自看了明代陳繼儒所列雅事后,便念念不忘。那二十四種樂趣似有了生命般,一個個清眉朗目,衣袂飄飄,呼之欲出,非與之徹談不能解心頭念想,遂一一相請。輯一集雅事系列,向古人致敬。
陳繼儒在《太平清話》寫道:“凡焚香、試茶、洗硯、鼓琴、校書、候月、聽雨、澆花、高臥、勘方、經行、負暄、釣魚、對畫、漱泉、支仗、禮佛、嘗酒、晏坐、翻經、看山、臨帖、刻竹、喂鶴,右皆一人獨享之樂?!?nbsp;
此二十四種是陳眉公將古人的九種雅事擴充了開去。
中國古人有九雅:焚香,品茗,尋幽,酌酒,蒔花,撫琴,聽雨,賞雪,候月。然陳眉公的二十四樂更添了野趣,心下很是喜歡。
馮唐說這些是東方文化的通靈時間。通靈即進入了一種境界,類似目下的靈修。
朋友相贈檀香
無論九雅還是二十四樂,首位當仁不讓則是焚香。
說到焚香,想起宋代趙彥端詞句:“留花翠幕,添香紅袖,常恨情長春淺?!鼻宕娙讼逄m也有“紅袖添香伴讀書”的句子。
焚香的習俗,在我國歷史悠久。古代焚香作祭祀用?!对娊洝吩疲骸拜d謀載惟,取蕭祭脂?!笔捴盖噍?。燃香蒿牛脂祭祀神明。
除了祭祀,焚香亦可驅逐蚊蟲,除去疾病。
香亦代表高潔,常指君子。屈原《九歌·山鬼》云:“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倍藕饧聪懔?。
到了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帶回西域香,焚香在宮廷傳開。漢代除了焚香,還開始了熏香。
《后漢書》載,宮中綾、錦多蠶絲制成,易被蟲蛀。人們用香熏衣物后,可以防蛀,衣被還留有余香,于是熏香便成了宮中傳統(tǒng)。
隋唐以后,西香由南香取代。時佛道二教尚香,信徒眾多,焚香遂普及。杜甫詩云:“朝罷香煙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陸游詩曰“少年樂事消除盡,雨夜焚香誦道經。”
到了宋代,焚香更是文人崇尚的雅事。
洪芻所作《香譜》,是我國較早記錄香譜的著作,也是現(xiàn)今保存較為完整的香譜類著作之一。里面收羅了歷代合香配方、用香方法和用香史料。
蘇東坡的動手能力非常強。世人只知其廚藝高,發(fā)明了很多美食,殊不知他制香也是高手。
古代最美的香之一“雪中春信”,便是出自他之手。據(jù)說焚之有雪天聞梅花開放之意境。此香誕生,還有個典故。
蘇軾為制春梅初綻之香,調制7年均不滿意,直至元祐五年正月初七突降一場春雪,蘇軾遂將梅花心之雪,放入御賜的羊脂玉碗里,再置入炮制好的種種香料,終于調出“雪中春信”。
樂觀的蘇軾被貶海南儋州后,還用海南沉香制出一款印香,送其弟蘇轍作壽禮。他在儋州時常焚香,平心靜氣。“豈若注微火,縈煙裊清歌”。
明清時期焚香更為廣泛。明代出了著名的宣德爐,代表了銅香爐制作的巔峰階段。
冒辟疆在《影梅庵憶語》中描寫他與董小宛品香:“歷半夜,一香凝然,不焦不竭,郁勃氤氳,純是糖結。熱香間有梅英半舒,荷鵝梨蜜脾之氣,靜參鼻觀。”真是雅而浪漫。
《紅樓夢》寫香處更多。第三十七回道:
迎春又命丫鬟炷了一枝“夢甜香”。原來這“夢甜香”只有三寸來長,有燈草粗細,以其易燼,故以此燼為限。如香燼未成,便要罰……寶玉又見寶釵已謄寫出來,因說道:“了不得!香只剩了一寸了,我才有了四句。”又向黛玉道:“香完快了,只管蹲在那潮地下作什么?”
第二十二回里,薛寶釵出的謎語“曉籌不用雞人報,五夜無煩侍女添” 。謎底便是“更香”。更香是古代用于計時的一種香。
第七十六回《中秋夜大觀園即景》的聯(lián)句中,黛玉和湘云有“香篆銷金鼎,脂冰膩玉盆”的聯(lián)句。香篆就是篆香,又稱百刻香,是將一晝夜劃分為一百個刻度,也用于計時。
獨享二十四之樂的陳眉公,在其另一部著作《小窗幽記》寫道:“白云在天,明月在地;焚香煮茗,閱偈翻經;俗念都捐,塵心頓盡?!?/p>
似乎古人翻經、撫琴、品茗、讀書時,均先焚香,聞香入定,與世間俗事隔一道屏障,走入自己的內心空間。
焚香品茗
朋友贈我檀香,點一兩次后,便放入衣櫥當了熏香。
寫這篇文章時,拿出點燃。
焚香品茗,獨坐一室,漸有了“俗念都捐,塵心頓盡”之感。
一忽兒功夫,穿越千年,與諸君賞香焚香了......
您若喜歡此文,請點贊與“在看”,讓我知道。
上文推薦: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