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說到寶寶的喂養(yǎng)問題,很多家長都會非常頭疼。因為寶寶畢竟還小,吃東西只管自己喜不喜歡,而不會去甄別合不合適。因此,家長在對小寶寶進行喂養(yǎng)的時候,不但要考慮合適,還要考慮寶寶喜歡。
只是,也有些“無知”的人,只會考慮寶寶喜不喜歡,從而對寶寶造成“隱形傷害”。
8個月寶寶只喝奶奶沖的奶粉,寶爸嘗過一口后:媽,別讓我難做
陳先生有一個8個月的兒子,媳婦想著要出去工作,于是決定斷奶。為了盡快讓孩子斷奶,陳先生便購買了奶粉。只是,寶寶哪怕餓上一天,都不愿意喝奶粉。
寶寶奶奶出招,讓寶媽白天不要帶娃,奶奶帶,或許斷奶更快。果不其然,奶奶帶娃的第三天,就開始乖乖喝奶粉了,并且壓根不想著吃母乳,這斷奶算是完成了,寶媽如愿出去工作了。
在周末的時候,陳先生自己帶娃,寶寶餓了,便按照說明書給寶寶沖兌了奶粉,自己還嘗了一口,感慨了一下:真難喝。然后,寶寶喝了一口就推掉奶瓶!
陳先生立即找孩子奶奶,不想,孩子奶奶到廚房后不久,再拿著奶瓶給寶寶的時候,寶寶竟然大口大口喝了起來。陳先生很納悶,在下一次孩子奶奶給沖好奶粉之后,自己偷嘗了一口,發(fā)現(xiàn)和上次的味道不一樣,這次很甜。
陳先生疑惑地問:“媽,這奶粉怎么這么甜?”
孩子奶奶:“我多放了一勺奶粉,再加了點糖,你看小家伙吃得多開心!”
陳先生臉色忽然變了:“孩子媽說過,孩子小不能吃糖,這要是讓她知道了,豈不是又要生氣!媽,你能科學(xué)育兒不?別讓我為難??!”
這下老人傷心了:“我不會科學(xué)育兒,你不也一樣長大了!糖多好啊,以前還吃不起呢!你媳婦你媳婦,你就知道你媳婦!”母子倆談話雖然不歡而散,但是最終奶奶還是為了孩子好,逐漸將加糖的方法給改了。
孩子飲食上的這幾種“老誤區(qū)”得改,作為父母需和老人多溝通
很多老人其實也是好意,只想孩子吃點自己喜歡吃的,卻不知這些對孩子身體有多大危害。因此,作為父母,得自己找準(zhǔn)這幾個“老誤區(qū)”,別讓老人帶歪了,并且也要告訴老人這些為什么是誤區(qū)。
1、孩子吃得多,才有福,錯!
“能吃才是?!边@句話,被很多人誤解。這個能吃,并不是指能吃很多,而是能吃食物。
對于孩子而言,其腸胃還非常弱,自己對飲食又沒有控制能力,再加上有些照顧寶寶的人,還會給寶寶“投食”。孩子在吃得過飽的情況下,腸胃負(fù)擔(dān)重,久而久之就會出現(xiàn)積食、發(fā)燒、脾胃虛等情況。
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日積月累讓身體抵抗力變低的行為。
2、孩子吃得好,才更好,錯!
大魚、大肉之類的大補,對孩子來說,才算好么?這也是很多老人的誤區(qū)。
這些食物,相對來說雖然價格昂貴些,營養(yǎng)成分也確實比較多,但是,過猶不及。葷類食物營養(yǎng)再好,也代替不了水果蔬菜的營養(yǎng)。
開心果媽媽覺得,孩子真正意義上的吃得好,是指孩子的食物營養(yǎng)均衡。三葷七素外加一點水果,或許更利于寶寶的健康。
3、孩子喜歡吃,那就吃,錯!
“孩子想吃,我也沒辦法啊!”
“孩子愛吃,那就給他吃啊!”
“不多放點糖、鹽,都沒味道,孩子怎么吃?”
老人對孩子,總是多了那么一份溺愛,凡事只要寶寶開心就好。有些食物偶爾食用,對寶寶也沒有特別大的影響,所以老人偶爾溺愛一下也無傷大雅。但是,經(jīng)常性吃不合適的食物,對寶寶身體的影響可能就比較大。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吧,孩子吃糖,1個月吃一個、一個星期吃一個、每天吃一個,肯定是不一樣的。
開心果媽媽寄語
開心果媽媽覺得,孩子的喂養(yǎng)問題,是孩子的“健康基礎(chǔ)”。只有將這個基礎(chǔ)打好,孩子的身體才會更加健康。但若是家長思想內(nèi)存在以上這幾種“誤區(qū)”,那無疑是在摧毀這個基礎(chǔ)。
今日話題討論:你們家老人的喂養(yǎng)方式,存在以上這幾種“老誤區(qū)”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