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央視主持人白巖松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們注定是堅持孝順父母的最后一代人,也是會被兒女們拋棄的第一代?!?/p>
“趁現在還能動彈,要趕緊提前規(guī)劃養(yǎng)老生活,給自己的晚年預留一份尊嚴?!?/p>
這句話看似有些極端,但細想之下,當今社會的很多老人的確面臨著這種現狀:
自己需要孩子照顧,可孩子卻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回家。
更可悲的是,老人渾然不知這就是一種新型不孝,還在四處夸贊孩子有本事。
當今社會的老人為何容易陷入“老無所依”的境地?老人究竟應該如何為自己綢繆?
先來看幾個令人心酸的故事。
(老人)
高齡老人自縊身亡
今年8月23日,一則新聞刷爆了社交網絡:湖南千萬富翁羅先生在精神病院自縊身亡。
羅先生是一位白手起家的生意人,小時候家里很貧困,后來他通過做一些小生意,一步步實現人生逆襲,成為湖南當地的千萬富翁。
羅先生年輕時候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和妻子育有一兒一女,兒女如今都已經成家并且為人父母。
早在幾年前羅先生就因為身體不好住過院,出院后他原以為兒女會回來照顧他,但兒子和女兒都以工作忙為由拒絕回來。
羅先生體諒孩子們也需要養(yǎng)活一大家子人,于是便沒有計較。
2022年,羅先生的兒子和女兒終于放下繁忙的工作,多次回家探望老父親,但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向老父親“借錢”。
(羅先生)
兒子問羅先生借40萬,女兒向羅先生借88萬,羅先生想都沒想就把錢給了兒女。
不久后,羅先生又將自己的一些資產過戶給兒女,希望減輕他們的生活壓力,好讓他們多來陪陪自己。
然而現實情況是,資產過戶之后兒女就態(tài)度大變,很少再來探望他。
羅先生眼看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于是便到兒子家,詢問自己的養(yǎng)老問題。
在交談期間,羅先生與兒子發(fā)生爭吵,羅先生一怒之下便打砸了兒子的家。
兒子認為父親不可理喻,甚至覺得父親可能患有精神病,于是便把羅先生送到了精神病院。
(新聞報道)
羅先生數次向精神病院領導和社會各界求助,都沒能得到重視,最終他在8月23日在精神病院自殺身亡。
想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羅先生一定非常后悔,不該將自己的財富轉交給兒女,導致自己老無所依。
老母親索要子宮房費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在2016年9月,一位85歲的李奶奶就曾因為贍養(yǎng)問題,將四個孩子起訴至濟南市濟陽區(qū)人民法院,要求他們支付自己房費。
她所說的房費,就是每個孩子在自己肚子里住了9個月的費用。
當時負責這個案件的是濟陽區(qū)人民法院的王瑩法官,為了了解案件情況,王瑩分別找到了李奶奶的幾個孩子。
大兒子認為,老太太生前一直把存款交給女兒保管,老了不能動彈了卻讓兒子養(yǎng)老,這太偏心了。
(老人)
二兒子埋怨母親,在當年辦理自己戶口時沒有重視,導致自己工作生活處處受限。
三兒子說當年父親去世,葬禮的禮金和父親的存款都被大哥拿走了,要想談贍養(yǎng)問題,必須先把那筆賬算清楚。
小女兒說自從父親去世后,幾個哥哥不肯照顧母親,自己一個人照顧了母親5年。
2016年母親已經是85歲高齡,自己實在無力再照顧了,況且自己還有癱瘓在床的婆婆和正在上學的孩子。
了解完這些情況后,王瑩法官發(fā)現四個孩子最深的矛盾點,是父親去世時的人情賬目和存款問題。
于是王瑩找到李奶奶的大兒子,將這兩筆賬目一一厘清,做了一份公平義正的處理方案。
(新聞報道)
最終四個孩子都同意了這份方案,但對于老母親的贍養(yǎng)方式,幾人再次發(fā)生激烈爭吵。
有人堅持要按季度輪流贍養(yǎng),有人提出另外三人掏錢雇其中一個兄妹贍養(yǎng),還有人竟然提出湊錢把老母親送進養(yǎng)老院。
王瑩看到李奶奶兒女們的態(tài)度,簡直被刷新了三觀,但為了妥善解決問題,她還是決定想辦法喚醒他們對老母親的感恩之心。
因此她特意安排了一場采訪,并全程錄制視頻,令她感到意外的是,在整個過程中李奶奶沒有說過兒女的一句壞話。
王瑩刻意問到幾個孩子小時候發(fā)生的事,李奶奶越說越激動,時而開懷大笑,時而淚花閃爍。
事后王瑩將這段視頻讓幾個兄妹一一觀看,幾人看到視頻中的老母親無不潸然淚下。
(老人--圖源網絡)
最終,他們一致決定由四人輪流照顧老母親,一人負責三個月,直到母親壽終正寢。
至此,李奶奶的贍養(yǎng)問題終于得到了解決,雖然這個結局還算圓滿,但李奶奶一提到這場官司,還是難免心生悲涼。
寒門學子遠走高飛
除了這兩個案例,還有一件類似的事。
有一位陳阿姨,出生于1962年,家住陜西商洛的一個大山溝里。
年輕時候陳阿姨和丈夫生了一個兒子,后來又收養(yǎng)了一個孤兒。
為了養(yǎng)活兩個孩子陳阿姨夫婦種了很多地,幾乎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種地)
由于常年勞累,陳阿姨幾乎瘦得皮包骨,但為了供孩子讀書她從沒說過一句累。
原以為孩子們長大了就好了,可是在2004年,她收養(yǎng)的小兒子卻因為一次再普通不過的家庭教育,負氣離家出走后再也沒有回家。
悲痛之余,陳阿姨跟親戚訴說,幸好她還有個親生兒子可以依靠。
2008年,大兒子在湖北某大學畢業(yè)了,但他不愿意回到落后的家鄉(xiāng),于是便留在了湖北一家國企工作。
陳阿姨得知兒子找的是國企的工作,激動得潸然淚下,逢人就說自己的兒子有出息。
幾年后,兒子帶回來一個湖北女友,陳阿姨非常滿意,欣然同意了兩人的婚事。
在談到婚房問題時,兒媳要求在湖北買房定居,陳阿姨表示這件事她不干涉。
(樓房)
最終,兒子兒媳在湖北買了房,陳阿姨拿出多年積蓄支持兒子裝修新房。
2015年,兒媳生下了一個男嬰,陳阿姨別提多高興了,電話里她跟兒子商量,讓兒子把孩子帶回陜西辦百日宴,但兒子卻說孩子太小不方便。
一轉眼,孩子已經快一歲了,陳阿姨實在想念孫子,她想去看看孫子,可自己一輩子都沒出過大山,連怎么坐車都不會。
每次打電話,她都試探著問兒子什么時候把孫子帶回來看看,可兒子就是不給準話。
后來陳阿姨才知道,是兒媳住不慣家里的土房子,壓根不同意把孩子帶回來。
就這樣,直到2022年孫子已經7歲了,卻沒有親眼見過自己的爺爺奶奶。
(醫(yī)院)
陳阿姨的兒子,也只是偶爾寄點錢回來,除非父母病了他才回來到醫(yī)院短暫陪伴幾日。
遺憾的是,今年春天陳阿姨因為胃癌去世了,直到臨終之前她還在念叨舍不得孫子......
結語
都說養(yǎng)兒能防老,可是以上三個老人的經歷,卻狠狠說明了:養(yǎng)兒防老終成空,老人一味給孩子付出,注定會老無所依!
尤其在當今社會經濟環(huán)境低迷的情況下,很多兒女為了自己的生活四處奔波,即便有心孝順父母,也沒有能力真正做到。
所以對于我們老年朋友而言,一定要趁著自己頭腦清晰、腿腳利索的時候,提前規(guī)劃好自己的養(yǎng)老生活。
此外,老人也需要多跟子女溝通,大膽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而不是出于父愛母愛一味地妥協(xié)!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