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shù)方面,
本號6月8日那天推送之后,權重指數(shù)已經出現(xiàn)下跌企穩(wěn)現(xiàn)象了。
至于昨天到今天的走勢,按部就班中。
注意應用第二原則,即交易操作的方向是以當前走勢結構能量所指示的多空漲跌的大概率方向。
所以,不要去瞎擔心。大盤短線波動區(qū)間是大約3540-3700,這點仍然沒變。
好了,看到這里就不要繼續(xù)看本文下面的內容了,開始私人筆記內容。
———————
注意??:提醒!本文為私人筆記,內容可能會讓你不適,不建議你閱讀,無關閑雜人等請立即放棄閱讀、并關閉本頁面!若繼續(xù)閱讀而引起你的思想、精神出現(xiàn)任何問題,與作者及本公眾號無關!
【本文為暫擬即興草稿,正式發(fā)表等以后再說】
前一篇文章提到,人類去隔壁的最近的4光年的類地星球上,按照人類所知的最快的速度都需要花四百多年時間。指的是最快的已知可發(fā)展出來的科學基礎上,當然沒有曲率飛船那么先進,速度為十分之一光速。那為什么十分之一光速,單趟到隔壁4光年星球需要四百多年,而不是四十年呢?因為從零加速到十分之一光速需要花很長時間,然后十分之一光速減速到停下也需要很長時間。十分之一光速全速推進期間時間其實就比較短。這玩意兒去翻一下《三體》,你就明白了。
前一篇文章末尾提到,宇宙年齡是138億年,宇宙可觀測半徑465億光年及以上,因為宇宙一直在膨脹,而且膨脹還在加速。三維人類世界的科學法則是光速是最快的,沒有什么速度能超過光速。
但顯然宇宙膨脹的速度遠超光速。
再給你舉個速度超過光速的例子。
跳芭蕾舞旋轉知道吧?
或者你像熊貓那樣打滾。
打滾速度超過光速?
當你在旋轉的時候,整個世界都將在你眼中飛速旋轉。
而運動是相對的,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認為自己沒動,是山啊樹啊花啊草啊,或遠處電線桿子等外界景物在繞著你天旋地轉。
你距離太陽有1.5億公里,這意味著你在地球上旋轉時,相對于你而言,太陽一直在沿著一個半徑1.5億公里的軌道圍著你轉圈圈。
這個軌道的半徑連光都要8分鐘才能跑完,而太陽卻能在以秒為單位的時間內沿著軌道的周長一圈又一圈地轉個不停。
太陽此時的相對速度比光速快了好多倍。
這……顯得有點無聊了。
說點正經的。
諸如此類的'超光速',本質上只是低速運動隨距離的增加而產生的一種疊加效果,只能體現(xiàn)在計算結果中,并不是真正的超光速運動。
有一把50毫米長的尺子,當在1秒內膨脹了一倍,刻度仍然是50毫米,可實際長度變成了100毫米,如下圖。
此時,尺子上的所有刻度之間的距離都從原先的1毫米變成了2毫米。也就是說,任意刻度左右兩側的鄰近刻度都向遠處移動了1毫米。這意味著在尺子膨脹的過程中,每條刻度兩側的相鄰刻度,都在以1毫米/每秒的速度遠離。因為膨脹時間花了1秒。
但是,尺子是從50毫米變成了100毫米,這意味著最左側和最右側的兩條刻度,相對于彼此的位移量已經達到了50毫米,也就是50毫米/秒的速度。
明明所有刻度都在以直線運動的方式彼此遠離,然而相鄰刻度之間的相對速度全都很慢,遠距離刻度之間的相對速度卻在成倍地提高,這就是物體在均勻膨脹的載體上,隨著距離的增加而疊加出來的相對速度。
顯而易見的是,這種相對速度盡管在宏觀上體現(xiàn)出了實際影響,但本質上仍然只是低速運動因距離產生的疊加效果。
實際相鄰單位之間的遠離速度,仍然是低速的。
在宇宙膨脹的過程中,雖然可觀測宇宙半徑465億光年,遠大于宇宙年齡是138億年,那些遠距離的星系就是在這種效應下體現(xiàn)出超光速退行的,所以,只是在計算結果上認為宇宙是在超光速膨脹,或者說距離非常遙遠的星系在超光速遠離地球,但僅僅是一種效果,而不是哪些宇宙的部分或星系真的在超光速運動。
就跟前面刻度的例子一樣,相鄰星系間、或相鄰天體間的遠離速度肯定一直都是遠低于光速的。
那么什么叫做瞬間?瞬間就是即時啊。
光不行,光速太慢了。瞬間當然不能指望光了。
一束光從太陽照到地球要8分鐘。地球到隔壁星系的類地行星4光年,也就是,就算一束光,從地球出發(fā),去那顆星球,也需要4年時間。
那么慢,完全無法接受。
然而,沒有什么東西的速度能超過光速,如果連光都太慢了,那其它的飛行器就更指望不上了。
時間確實是一個牢籠。
有瞬間到達的嗎?還真有,那就是量子糾纏。
假設隔壁離地球4光年的星系中的類地星球叫三體星球,三體人制造了四個智子,其中兩個智子發(fā)射到了地球,干擾地球的科技進程,封鎖了包括高能粒子加速器在內的基礎科學的發(fā)展。另外兩個智子仍留在三體星球。
為什么不把已有的四個智子全部發(fā)往地球呢?
量子感應是超距的,即使四個智子分處廣袤的宇宙的兩端,感應照樣可以在瞬間傳遞,它們構成的量子陣列依然存在。把兩顆智子留在三體星球,它們就可以實時接收位于地球的那兩顆智子發(fā)回的信息,這樣就實現(xiàn)了三體星球對地球的實時監(jiān)視,就是在三體星觀看地球的視頻直播。同時,智子陣列也使三體星球能夠與地球人進行實時通訊,就是量子通信。
在量子力學中,有共同來源的兩個微觀粒子之間存在著某種糾纏關系,不管它們被分開多遠,都一直保持著糾纏的關系,對一個粒子擾動,另一個粒子(不管相距多遠)立即就知道了。
量子糾纏等以后再細說?;氐奖疚摹?br>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之前,空間和時間有絕對空間及絕對時間,但相對論開始,就沒有了,只有相對空間和相對時間。
在一列高速運動的火車上,一位旅客正在用餐,他覺得自己是靜止的,可是地面上的道岔工看來,他卻在高速運動中:靜止和運動是相對的。不過,在愛因斯坦之前的科學家看來,無論是在火車上,還是在地面上的觀察者看來,火車的長度和火車上的時鐘快慢都是固定不變的。相對論卻告訴我們:其實,時間和空間也是相對的,與觀察者的速度有關。在不同的觀察者看來,時間的流逝速度和空間的長度都是不一樣的。在一個觀察者看來同時發(fā)生的事情,在另一個觀察者看來卻是一先一后發(fā)生的。
相對論是時空統(tǒng)一,即時間和空間是統(tǒng)一的,兩者可以相互轉化??梢詫r間看做是特殊的空間存在形式,或者反過來看。
物質在某個確定的時空中的絕對速度有兩個分量,一個是空間分量,一個是時間分量,即空間上的速度(通常所說的運動速度)和時間上的速度(通常所說的時間過得快與慢),而物質的絕對速度是一個恒定值(受限于此確定時空中信息傳遞的最快速度,對于我們來說就是光速),如果物質在空間上的速度快,即空間分量大的話,那么相應的時間上的分量就要小,也就是說時間將慢下來,反之,同樣的理解。
俗稱,速度越快的地方,比如飛船上,時間過得越慢。而空間加上時間的總量則不變,等于光速,即光速常量。
時間都是相對的。每個人、每個個體、每個物體都有各自的自己的時鐘,不存在統(tǒng)一的標準的時鐘。
如圖,黑箭頭向上表示時間。
假如太陽眨眼,閉眼再睜眼,太陽光照出來,到達地球是8分鐘后。
因為沒有東西的速度能超過光速,光隨著時間行進,相當于每個時間點的光照半徑,光的傳播沿時間軸呈錐狀,這樣就形成了光錐,圖中紅色的錐體。
早于8分鐘的那段時間內,地球不在光錐內,8分鐘后,地球才會處于光錐內。
光錐之外的人不可能了解光錐內部發(fā)生的事件。想想現(xiàn)在,宇宙中有多少重大事件的信息正在以光速向我們飛來,有些可能已經飛了上億年,但我們仍在這些事件的光錐之外。
光錐之內就是命運。
太陽上有人跟你揮揮手,地球上的你需要8分鐘后才能看到有人跟你揮手了。
在宇宙尺度上,當你進入光錐前,發(fā)生的任何事情,都和你毫不相關,沒有任何事情的速度能超過光速。
光錐形成清晰的錐形邊界。
但是,考慮到量子糾纏,則會有突破。
三體星球通過發(fā)射到地球的智子,可以在三體星球上4光年之外實時收看地球直播,智子能在光錐之外看到錐內發(fā)生的事。
待續(x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