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向≠表達能力不好
首先,接納孩子的性格。
不管內(nèi)外向,都有它們各自的優(yōu)點和長處。
性格內(nèi)向的人善于獨處、善于思考,所以他們的思想一般都比較深邃,更容易看透事情的本質(zhì)。
獨處時一項能力,活潑外向自然好,但經(jīng)歷過生活瑣碎、坎坷的人都明白:人生最終都是一個人在走的。季羨林說: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
當父母完全接納自己孩子的時候,沒有批評、評價、指責、貼標簽,流露出都是自然的愛,孩子感受到這份愛,獲得了安全感,以后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個溫暖的人。
其次,家長少說話,讓孩子多說話。
“孩子渴望別人能聽自己說話……在您家里的親子對話中,誰說的話更多呢?是不是大多是父母說孩子只負責點頭?……我建議應該讓孩子多多說話,家長用心傾聽?!?/p>
“在家庭親子對話中,父母說與聽的比例最好控制在1比2,也就是說讓孩子多說話,孩子的說話量應該是父母的2倍?!?/p>
這兩段話來自《原來孩子這樣學習會上癮》
提高表達能力的第一條就是讓孩子表達,孩子表達的第一場所就是在家里。當孩子有表達欲望的時候,父母合上嘴巴,伸出耳朵傾聽。
再次,多以詢問的方式和孩子溝通。
“你是不是在想這樣是不是想那樣?”就算父母猜對了孩子想做什么,也沒什么用處。
不替孩子思考、不替孩子說話。
“你想做什么?”“你是怎么認為的?”“你為什么這樣認為呢?”“今天有什么事情發(fā)生?”“你現(xiàn)在心情怎樣?”等等問題,都是很好的親子對話問題。
最后,多閱讀,大量的泛讀和部分精讀。
閱讀的過程中吸收大量的詞匯和句子,豐富了孩子的詞匯量,同時鍛煉了孩子的思維能力。
活躍的大腦,也可以提升孩子注意力。
孩子通過大量的閱讀積累,會逐漸輸出一些觀點,這些觀點不一定是自己,有可能是綜合書上的觀點,但時間長了就會形成自己的觀點。
當孩子對一件事情有個全面的認識時,表達起來自然游刃有余。
喜歡的話點一點“在看”,評論區(qū)里留言討論。
微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