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的故事一共只有一百二十回,而光是梁山好漢就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總計一百零八位,所以要如何權(quán)衡好漢們的戲份,對于作者施耐庵而言一定是個不小的難題。
比如書中武松就占據(jù)了十回,魯智深也同樣占據(jù)了十回的篇幅,而后來同樣在二龍山落草的楊志若從第十一回末尾登場算起,有重要戲份的回數(shù)也有五回,雖不及武松和魯智深,但也算得上是施耐庵花費了大量筆墨去塑造的角色了。
不過故事初期猛如虎的楊志,上了梁山之后為何就泯然眾人了?
一、猛如虎的楊志
說楊志上了梁山之后泯然眾人,倒不是說他變得有多弱,而是指他的表現(xiàn)遠不如武松、魯智深亮眼,比如武松有斬殺耶律得重、沈安、方貌、貝應(yīng)夔等戰(zhàn)績,魯智深更是擒下方臘之人,而楊志則顯得“低調(diào)”得多,多數(shù)時候只是淪為群像戲中的一個群眾演員。
(青面獸劇照)
不過上梁山之前的楊志可一點兒也不弱,甚至可以說是威風(fēng)不輸武松、魯智深的存在。
比如他初登場時,書中就有這么一段描述:“只見那漢子頭戴一頂范陽氈笠,上撒著一托紅纓;穿一領(lǐng)白緞子征衫,系一條縱線絳,下面青白間道行纏,抓著褲子口,獐皮襪,帶毛牛膀靴;跨口腰刀,提條樸刀;生得七尺五六身材。”
這造型一看就絕非等閑之輩,而他初登場時面對的第一個對手就是后來成為了“梁山五虎”之一的“豹子頭”林沖,你且看楊志表現(xiàn)如何。
(林沖、楊志劇照)
原著道:“此時殘雪初晴,薄云方散,溪邊踏 一片寒冰,岸畔涌兩條殺氣,一往一來,斗到三十來合,不分勝敗。兩個又斗了十數(shù)合,正斗到分際,只見山高處叫道:'兩位好漢不要斗了!’林沖聽得,驀地跳出圈子外來?!?/p>
若非王倫及時叫住二人,這場戰(zhàn)斗必將有一人要倒下,只是最后倒下的人是楊志還是林沖,那可就不好說了。
后來楊志殺牛二的橋段也堪稱經(jīng)典,那潑皮牛二仗勢欺人,想要搶楊志的刀,還揚言楊志若不服就砍了他,楊志這輩子就沒聽過這么無語的要求,既然這家伙求死,那就賜他一死,于是他手起刀落便將牛二給砍了,光是這份狠勁,楊志就注定能成為一員猛將。
后來在二龍山落草時,那魯智深是大哥,楊志則是二當家,就連打虎的武松也僅僅只能排在第三的位置,而且以武松的性格,他會愿意屈居人下,可見他是服楊志的武功的,畢竟楊志可不是宋江那種樂善好施之人,他只是個武夫,武松服他,自然只會是因為武藝。
二、上山后的透明人
然而上了梁山之后的楊志卻好似變了個人一般,在三山聚義之后,他也隨魯智深和武松一起投奔了梁山。
(魯智深劇照)
對于楊志而言,梁山的那幫人其實算是他的仇人,畢竟他當年若不是失了生辰綱,又何至于走到要落草的這一步,他的大好前程,就是被晁蓋、吳用等人毀了,當然,此時說什么都遲了,為了活命,他也只能與這幫人同處聚義廳。
不過他還是得到了宋江的重用的,后來的他成為了八驃騎先鋒使之一,也隨宋江參與了大小戰(zhàn)事無數(shù),只是他在后續(xù)的征伐中,就鮮有亮眼表現(xiàn)了,大有幾分“擺爛”的意思。
其實從前文提到的楊志與梁山上的那“七星”有仇,就足以讓楊志存有二心,他出工不出力也實屬正常,但真正讓他寒心的,或許還不是當年那七星“智取生辰綱”這件事,壓垮楊志的最后一根稻草,或許是晁蓋的冷漠。
三、寒了心的猛漢
上了梁山的人就都是好兄弟嗎?顯然這答案是否定的,無論是從出身還是其他方面來說,梁山上的那一百單八將都存在區(qū)別,可以說梁山之上是派系叢生,小團體頗多,想讓這幫好漢真心相待,自然是難如登天。
比如不同立場的好漢之間就很難共情。
(晁蓋、宋江劇照)
如李逵的母親被老虎吃了之后,眾人的態(tài)度就令人寒心,原著第四十三回中就有這么一段描述:“李逵拜了宋江,給還了兩把板斧,訴說取娘至沂嶺,被虎吃了,因此殺了四虎。又說假李逵剪徑被殺一事。眾人大笑。晁、宋二人笑道:'被你殺了四個猛虎,今日 山寨里又添得兩個活虎,正宜作慶。’眾多好漢大喜,便教殺羊宰馬,做筵席慶賀兩個新到頭領(lǐng),晁蓋便叫去左邊白勝上首坐定。”
一句安慰的話都沒有,也不知李逵見眾人如此態(tài)度,心中作何感想?晁蓋、宋江等人幾乎沒有任何的共情能力,當然,這事與楊志無關(guān),他此時還沒上山,但到了原著第五十八回中,楊志可就見到了晁蓋等人的丑惡嘴臉了。
三山聚義之后,梁山勢力又壯大了不少,一場盛宴是免不了的,或許是酒過三巡,眾人都有些醉了,便開始口不擇言了,于是書中有這么一段描述:“大排筵慶賀新到山寨頭領(lǐng):呼延灼、魯智深、楊志、武松、施恩、曹正、張青、孫二娘、李忠、周 通、孔明、孔亮共十二位新上山頭領(lǐng)……楊志舉起舊日王倫手內(nèi)上山相會之事,眾人皆道:'此皆 注定,非偶然也!’晁蓋說起黃泥岡劫取生辰綱一事,眾皆大笑。次日輪流做筵席,不在話下。”
(楊志劇照)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對于晁蓋等人來說,“智取生辰綱”是一場勝利,但那件事卻毀了楊志的前程,改變了他的人生,楊志此時賠笑,也只是無奈而已,晁蓋說這話的時候就沒想過這事對楊志意味著什么嗎?
這樣的態(tài)度,別說讓楊志寒心,就連讀者也難免認為這樣的一眾好漢就理應(yīng)落得凄涼的結(jié)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