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飛馳人生》《聽說》截圖看到這里,相信已經有很多人表示根本不想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電動自行車了——這么慢,要啥自行車?有些店家也敏銳地發(fā)現了車輛限速和持續(xù)提示聲確實不太友好,因此在趁新規(guī)實行之前搶先將一些「不太符合」新規(guī)的庫存車輛拿去上牌,所以現在你還可以通過辦理過戶手續(xù)擁有一輛「超標但合法」的電動自行車。我的這輛小牛 UM Citi 就是這樣一條漏網小魚。
▍小牛 UM 怎么樣?
為配合今年四月強制實施的新國標而發(fā)布了新款,我手里的這輛小牛 UM Citi 僅僅發(fā)布了不到一年就已淪為舊款,但破解后能夠擁有 31km/h 速度上限并且在車速達到 15km/h 時「消音」,便沒有人在意它是不是舊款了。小牛 UM 這個系列的主打賣點是「輕」。舊款的 SL 超輕版車身質量僅有 40kg。這一點對我這種「肌無力」車手來說確實有吸引力。尤其是在狹窄的車庫空間里將它擺正位置真的挺不容易,車身迷你和輕巧幫了我大忙。其次,無鑰匙啟動和汽車級動力鋰電池也為整個開車、騎車、鎖車過程帶來更好的體驗。在鎖車狀態(tài)下,如果車輛發(fā)生振動,除了會發(fā)出報警聲之外,后輪也會鎖止,拖慢小偷攜車逃跑的步伐。在這基礎上,我還加裝了一個碟剎鎖,看起來沒什么大用場,但是心理上能給自己多一層安全感。不過對我來說最受用的還是外觀。盡管仔細看還是能夠發(fā)現細節(jié)做工方面有很多地方有待改進,但整體造型絕對稱得上新穎又耐看(實車比照片好看)。然而這并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就不對外貌作過多的描述了。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優(yōu)點,那就是售后了。好死不死,新車到手還沒到一個月,那盞 Blingbling 的 LED 大燈支架就被我撞斷了。立刻拍照發(fā)給小牛店長,讓她替我預約了配件,大約 3 天就通知我去更換。沒想到換一個小小的支架,要把大半輛車都拆了。最后配件加維修費也才 50 元。細心的讀者一定還記得,我去店里修了兩次車。是的,又過了一個月,大燈的 LED 圈竟然脫落了。我猜想這大概和我之前那次事故有關而不完全是質量問題,但店長二話不說直接幫我報修,不到一星期的時間,就免費給我弄來了新大燈換上。是的,又從頭到腳拆裝了一遍。這樣的售后服務我是服氣的。再來說說缺點。也許是為了遷就極簡的設計,這輛車幾乎沒有任何儲物空間 。唯一一處,還是在小牛店長的指引下找到的,位于電池下面,正好夠塞一本行駛證。因此,一個小背包就成了出行的必需品。以 3799 元的價格買一輛儲物空間容量≈0、續(xù)航里程 50km 的電動自行車(舊款 Pro 頂配版續(xù)航里程 100km 售價 6599 元),對很多人來說顯得性價比不高?,F在上某東一搜,3000 元就可以買到(理論)續(xù)航里程達到 100km 的電動自行車了。最讓我不能理解的其實還是它尷尬的充電方式。這款車必須把電池拿出來接上充電電源才能完成充電(后經評論提醒,這種充電方式是為方便停車地點沒有電源所設計的)。好在電池設計還算輕巧。拿在手里,有些分不清它是一個像電池的包包,還是一個像包包的電池。提到小牛,智能服務是繞不開的話題。小牛電動 APP 上能夠查看車輛的動態(tài),包括定位、電量、行車軌跡以及騎行的各項統計數據。另外,車機還支持 OTA 無線升級,十分人性化。所以,這一年 38 塊錢的服務費一定得掏。但最近我發(fā)現了一個問題:由于這輛車是和我先生共同在用的,而他竟然用 APP「監(jiān)視」我!當我連續(xù)在家宅了一個星期之后,他會吐槽:「你已經很久沒騎車出門了!」一邊說一邊打開 APP 給我看我最近一次行車記錄(宅犯法嗎?)。說好準備出門了,他會遠程催促:「都過去多久了怎么還沒出門?」(并不趕時間好嗎~)在外面騎著車突然停下來看了一會手機他會問:「你怎么在 xx 繞了這么久?」(是不是管太多了?)快到家的時候他會提醒:「可以給車充電了!」(還用你說?)剛才發(fā)現,其實是可以把這些信息的授權關掉的。但又該用什么理由關掉呢?這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甜蜜的負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