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號稱靠旅行來補充能量的享樂主義奮斗者,鄰近的日本在我折騰過N次出境游后,才第一次被列為考慮的目的地。想想可能一是總覺距離太近,春節(jié)和十一當然要拿來去更遠的地方,二是多少由于近代歷史對這個國家有負面看法。但始終還是好奇于繼承和延續(xù)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國家,于是就有了清明櫻花季的關西之旅。
馬克吐溫說過,旅行是消除無知和偏見最好的方法。清明只有五天的時間,匆匆走過京都、奈良、大阪,功課不足求知欲尚未滿足,舊偏見確實消除了些,但也產生了些新的偏見,尚且做一些只言片語的記錄吧。
空無一物的極簡主義
從booking上訂的京都民宿是個日本人自己住的木質結構二層小樓,老板在京都站接到我們,幾分鐘后車子就駛入寂靜的小巷子里,特意交待這里是民居要保持安靜,民宿的日式推拉門一推開,還是讓我這個已經(jīng)做了攻略有個心理準備的人有點吃驚——起居室小到箱子都打不開,沒有沙發(fā),擺了個小小的餐桌和兩把折疊椅,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廚房和洗手間卻比起居室還大,居然還有碩大的浴缸,和一個比人還高的冰箱。上到二樓,則是空無一物的榻榻米,房間有多大,床就有多大。每天清晨從這個空無一物又極其安靜的房間中醒來,都能感受到極簡環(huán)境下安寧與清靜。
京都住的coto kyoto Toji民宿
極簡文化除了對定義了智能手機的喬布斯的巨大的影響力外,這些年在全世界范圍內也有很大的影響力,《斷舍離》一本書掀起了全世界的扔扔扔。日本人理解的極簡,和禪有關,并不是對抗物質,對抗生活,而是理性地看待物質、欲望,過平衡的生活。
在傳統(tǒng)日式美學里,多少都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子,但一向以建功立業(yè)為志向的中國文人,都會是在受挫后才有閑情逸志來體驗自然,接受極簡,而在日本,由于宗教、歷史和文化原因造成的階層固化,底層民間一出生就會認命,一家?guī)资鸀閭鞒型粋€手藝而自豪,自然就會更甘心地來過樸實又簡單的生活。四個晚上均住在榻榻米的房間,體驗到整個房間空無一物時人內心則更安定時,默默了做了個決定,回家以后我又得再扔些東西了。
侘寂之美有多美
一向擅長向優(yōu)秀文明學習的日本,在美學方面結合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西方的設計理念,在日常生活的設計中也表達出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傳承著禪宗文化的禪宗庭院,在設計中會盡可能減少庭院里多余的物品,只放一點點,這樣才有讓人調動起感官,來感受庭院里的石頭。
日本美學最早是強調物哀,接著是幽玄,近代則是侘寂,我理解的侘寂,是充滿了禪意的,強調光陰流逝而來的滄穆與寂寥,在不完美和短暫中發(fā)現(xiàn)美,接受自然的生死循環(huán)。
京都高臺寺的枯山水
京都是日本古都,按唐朝長安城仿建,古跡眾多,正值櫻花季游客眾多,大部分古跡我們都沒去,花了很多時間在京都古巷中體驗我大唐風光。一天傍晚我們從鴨川步行至游人較少高臺寺,只為一睹侘寂“枯山水”的景致。
“枯山水”是一種“無池無水”的庭院景觀,它產生的原因是京都的缺水地貌。日本人把佛教、禪宗的自律苦行精神與中國北宋的山水畫意境相結合,融入了當代景觀之中。 用沙礫的線條表示水紋,是一張留白的山水畫卷。
日落時盤座于高臺寺枯山水前,嘗試著像僧人一樣打座,將對面的枯山水想象成海洋,確實是個很能讓人靜心的地方。
日本茶道初體驗
不可一日無茶的我,對茶文化一直很好奇,提早在仙貝旅行上報名了位于祇園的茶道體驗。去時茶館已經(jīng)坐下兩個美國人,再加上我們一家三口,一個茶道師,小小的茶館這樣就坐滿了。
茶道的工具很簡單,流程卻很繁瑣
日本茶道由“日常茶飯事”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演變至今已成為一門綜合性的藝術活動,規(guī)程繁瑣,先講來講解,再進行點茶、煮茶、沖茶、獻茶。強調尊敬、和睦、清雅、寂靜。
出于尊重,也是自認練過瑜伽,我也像茶道師那樣瑜伽金剛座的坐法堅持坐著,十多分鐘后,茶道師提醒說這個姿勢日本人很習慣,但怕客人太過辛苦,那時腿和腳真的是酸了,馬上調整到坐姿,但身邊的美國姐姐一直未改坐姿到體驗結束,誰說美國人不會亞洲蹲的?
體驗出來,小妞很納悶,為何沖一杯茶要如此麻煩,某人回答她說,想必古代日本非常貧困,招待客人只有一杯清茶,沒有佳肴,更無美酒,于是只好增強儀式感來表達對客人的熱情與尊敬。我想這也是原因之一,但想想也是符合日本美學里傳承的極簡文化,通過茶道的繁瑣規(guī)則來修煉內心,以禮法超然于物外。
春天到京都來看櫻
雖說京都一年四季都有值得觀賞的美景,但我們選擇來的櫻花季不巧正是全年游客最多的時間。
各國機場的海關一般都會給人肅穆的感覺,但櫻花季來到大阪感受會非常不同,因為海關的柜臺都是粉紅色的,還貼有很多櫻花的圖案。
櫻花季的京都、奈良和大阪,到處都是人,為避開人潮,我們專挑了些人少的地方來賞櫻。
京都國立美術館旁邊的小道
鴨川旁邊的小路
晚上9點半的東寺,有足夠的燈光可以看夜櫻
花見小路旁邊的小路上,我們專挑人少的路走,同樣有不少櫻花
在鴨川漫步時走進一個的神社,是某個家族的祠堂,也對外開放
鴨川是我們在京都的主要游覽地,沿河的游樂場,到處有櫻花
小妞拍的近景
城市里與人和諧相處的它們
面積僅相當于中國一個省的日本,卻生活著1億多人口,除了大阪、東京這樣大城市外,其它城市的高樓大廈很少,寺廟、神社卻很多,由此也可推斷出日本人的居住空間有多擁擠了。
但即便擁擠,日本卻擁有世界范圍內數(shù)一數(shù)二的高效秩序和清潔的環(huán)境,城市內的生態(tài)也保持得好。
中國文化里把烏鴉視為不吉利,但被中國人嫌棄的烏鴉在日本卻很受歡迎,烏鴉在歷史中是幫日本第一代天皇建立國家神鳥,走在大街小巷里,頭頂常常有烏鴉飛過。
京都城內小河清澈見底,鶴與烏龜在這里很常見。
東寺外的仙鶴與烏龜在閑話家常
日本人對動物太過溫柔,我倒是覺得有些動物被慣壞了。比如奈良的鹿,面積和深圳華僑城相當?shù)哪瘟伎h城,有一千多只鹿,鹿于奈良相當于猴子于峨眉山,一樣的狡猾。我們清晨到達奈良公園,看到一群鹿在等著人喂,我和小妞剛買好鹿鮮貝就被一群鹿給圍攻了,幾只又肥又壯的鹿用頭頂著往前走,沒來得及喂,我就被其中一只鹿咬了大腿。下午拿著一張美術館宣傳單正看時,突然被一只鹿叼走吃掉,好慶幸那時我不是在數(shù)錢。
奈良博物館門口,櫻花下閑庭信步的鹿
喂鹿要找小鹿來喂
奈良的鹿見人手里有鹿鮮貝,就會鞠躬要吃的
食在日本
日本雖然服務業(yè)發(fā)達,服務品質很高,但商場店鋪關門都很早,我們有一晚,還是周六,想在大阪的心齋橋買些東西,去了才發(fā)現(xiàn),大部分商鋪八點半就關了。但居酒屋關得很晚,也就是日本的深夜食堂。
連續(xù)幾天,白天要逛,吃上就沒花時間,于是一般是中午吃面,晚上烤肉或居酒屋。
居酒屋在日本非常的常見,通常坐落于各種繁華都市的一些小角落里,讓工作一天的人們遠離嘈雜的聲音,躲進一個小角落里,吃著美味的食物,享受一份寧靜與片刻的歡愉。
圖片來源于日劇《深夜食堂》
到京都的第一晚,我們走近民宿附近的一家居酒屋,一進去老板娘就給我們拿了份中文菜單。我還在想,老板娘真厲害,我穿了一身無印良品,都一眼看出我是中國人。落座才發(fā)現(xiàn),我也能看出誰是中國游客了,除了我們一桌,其它滿屋的西裝革履的男士,挽著袖子,抽著煙(日本真怪,室外只有很少的指定區(qū)域可吸煙,要吸煙必須在室內),喝著酒,大聲地聊著天。
居酒屋一般都會有一些固定的食客,他們每天下班后就不約而同的來到深夜食堂里放松消遣,點上幾串烤肉,壽司,或是生魚片,然后再來一瓶日本清酒,卸下白天的鎧甲,在這里自我放飛。
我一向排斥國內的酒桌,對勸酒文化向來反感,如果一桌子人不熟還要沒話找話簡直讓人坐如針氈,居酒屋這樣的設計太適合我這樣的宅女了,不想說話可選面墻的桌子,想要聊就選面廚師的桌子,而且清酒度數(shù)很低,一小瓶喝完也只是微熏。
一次進的居酒屋,老板不會講英語,翻譯器也不好用,老板打了電話給她一個華裔熟客才搞定了點菜。盡管語言不通,我們一晚上和老板夫婦用手比劃也聊得很開心,后來發(fā)現(xiàn)整個店都沒人了,才意識到問他們幾點關門,原來早應關門了卻一直在陪聊。真是慚愧,日本人將不打擾人刻在骨子里,聊得開心我們卻未覺察,趕快買單告辭。
京都東寺南門口的深夜食堂
日本人的優(yōu)雅
佛法中強調的“身”、“口”、“意”業(yè),對日本人的行為也有深遠的影響,身即行為,口即措辭,舉止優(yōu)雅,話語禮貌,內心才會變得更平和。
由于近幾年中國游客人數(shù)增長,關西有大量中國籍服務人員,但很容易和日本的服務人員區(qū)分,見人就會點頭或鞠躬,禮節(jié)非常到位的一定是日本工作人員。
到京都那天正值降溫,晚上六七點的室外溫度只有三四度,第一次到日本的我們,由于看不明白指示圖,找民宿來接我們的車找了一個小時,由于沒留電話,這一個小時,只穿著一個薄夾克的民宿工作人員拿著我姓名牌挨個問路人,終于問到我時,面對滿懷歉意的我,他一點沒生氣,禮貌地幫我們搬箱子,引我們上車,沒有一句抱怨。
關西五天,接觸到服務人員,都在傳遞一種服務精神,就是把他們的服務工作做到讓客戶感動,無論老少,工作對他們來說似乎是特別神圣的一件事。
日本的洗手間也非常有意思,各種沖水功能的馬桶蓋大家都不陌生,也是前些年日本代購熱銷的產品。洗手間還有幾個按鈕是模仿水聲的音樂,音量有大小選擇,具體功能大家可以猜下。聽某人講,博物館里男洗手間也有這幾個按鈕,日本人真是把洗手間都做到了優(yōu)雅。
知乎上曾有個問題是“去過100個上的國家是種怎樣的體驗?”,高票答案里有一句話是“懂得了這世界上沒有所謂天然正確和絕對政治正確,能夠接受別人有不同的三觀以及其衍生出來的思考方式。”我沒有去這這么多國家,但對這上答案也有同樣感同身受,昨天和某人聊到更喜歡年輕的自己還是現(xiàn)在的自己時,我說我當然更喜歡現(xiàn)在的自己,雖然青春逝去,但因為看得越多,對待這個世界就會越多的理解,越少的偏見。
某人聽說我要寫日本游記時,說了句:不怕被罵啊。我倒是覺得,多一點的分享,如果能夠對消除偏見有幫助,即便是建立了新的偏見,也算是對這個世界多一點了解,如果日本是我們未來的對手,那就更要去了解,這,有何不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