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老師講作文》每周五連載
假期臨近,疫情趨緩,很多同學都會離開學習生活的城市,回到家鄉(xiāng)。說到家鄉(xiāng),我國有很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不同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有不同的風俗,在你的家鄉(xiāng),有沒有什么和傳統(tǒng)節(jié)日有關(guān)的獨特風俗呢?
比如有的同學最喜歡端午節(jié),因為端午節(jié)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于是寫了一篇作文《家鄉(xiāng)的風俗》想請我點評一下,我們不妨一起來讀:
家鄉(xiāng)的風俗
說到端午節(jié),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和粽子有關(guān)的記憶了。每一年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們大家都會去買粽子吃,今天,我卻要跟著奶奶學一學怎么自己包粽子。
首先奶奶先帶我去了超市,超市里眼花繚亂,各種商品琳瑯滿目。奶奶買了糯米、蘆葦葉、紅棗。東西買完了,我們就大包小包地帶回了家,路上我都要提不動了,還好我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順利回到家。奶奶先把糯米和紅棗洗干凈了,再把蘆葦葉放在水里浸泡了一會兒,準備工作就做好了。
包粽子的時候,奶奶做什么,我就跟著奶奶做什么,不一會兒,我的第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墒牵铱纯词掷锏聂兆?,再看看奶奶手里的粽子,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奶奶包的粽子比我的好看多了。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我包粽子的手藝終于得到奶奶的肯定。過了一會,奶奶把我和她包的粽子放進鍋里煮,煮熟了揭開鍋蓋一看,我包的粽子都爛了,但是奶奶包的粽子都好好的,奶奶說肯定是我在包粽子的時候露了一點縫隙,沒有裹緊,才導致粽子里面的糯米跑了出來,看來我的功夫還差得遠呢!
雖然如此,我依舊很喜歡包粽子這個家鄉(xiāng)風俗。
文章讀完了,你覺得如何呢?本文寫包粽子的習俗,具體而言寫的是“我”向奶奶學習包紅棗糯米粽的過程?!鞍兆印笔亲魑闹蓄l頻出現(xiàn)的??停椅闹小拔摇彼?,也不是特別的粽子(比如福建的燒肉粽、浙江的長粽、四川的辣粽等等),因此本文在選材上只能算普通,并不亮眼。此外,文章的一大缺陷便是過程的不具體。文中詳略失當,應(yīng)該詳細寫的包粽子過程被一筆帶過,僅寫了“奶奶做什么,我就跟著奶奶做什么”,而不重要的采購環(huán)節(jié)卻花費了太多筆墨。
我們再來讀一篇文章,以作對比:
家鄉(xiāng)的風俗
我隨著爸爸媽媽回到鄉(xiāng)里曾祖母家過中秋。
抬頭望月,銀盤依舊是如此神秘,在云層中若隱若現(xiàn),可望而不可及,令人不禁心生遐想:廣寒宮中的嫦娥是否在感嘆離愁?是否也在思念著親人呢?
“呼——”我吹了吹,一口飲盡杯中的花茶,起身去幫曾祖母做桂花糕——這是家鄉(xiāng)中秋節(jié)的習俗。
我們將糯米粉、桂花蜜、面粉混合,倒入清冽的井水,攪拌均勻至面糊粘稠,提而不斷,再上籠蒸一刻鐘就可以了。不一會兒,一股股煙從小孔中鉆出,屋里頓時彌漫起來,還能時不時聞到一陣墻外桂樹傳來的桂花香,清麗飄逸。一陣風拂過,桂花便會零落飄下,織成一地金毯。最動人的滋味,總是大自然無償?shù)酿佡洠S節(jié)氣變化,自然而然,比任何人工合成的食品好上百倍千倍。
曾祖母將蒸熟的糕趁熱拿出,教我用濕紗布裹住,翻掀,揉捏,將它變得光滑細膩,切開、擺齊。最后,只需淋上一大勺桂花蜜,灑上糖漬桂花,便大功告成了。
一口咬下去,入口極柔,帶著一絲甜味和清涼,細碎的桂花粒點綴其間,口舌生香。米香、花香、蜜香,三香交織,清甜可口,層次分明?!肮鹱釉轮新?,天香云外飄”的意境融化在了舌尖。
在老家,祭月的儀式被保留得相對完整,絕不是快節(jié)奏的大城市里在天臺吃幾口月餅就完事兒的敷衍樣子。祭月的八仙桌被擺了出來,桌上放著紅燭和各式各樣的水果佳肴。幾個孩子被大人揪著去跪拜月亮,心里嘟囔著繁瑣——桂花糕就要涼啦!
曾祖母說,家鄉(xiāng)是一個由河連接而成的地方,人們以打漁為生,信奉著夜晚的月亮是保佑平安的神靈,便在月圓之日祭祀祈福,求一個平平安安。
“平平安安……”我在心里默念著。母親給了我一盞花燈讓我?guī)У艿苊妹蒙辖秩ネ?,出了門,我聽見門前小溪的水流聲。月光如流水般,籠著輕紗織的夢,點點星光沒入了沉沉夜色。
樹影婆娑,燈火零星,細碎的月光拉長了身影。我們笑著,鬧著,突然聽見村里哪家也在喊著:“桂花糕好咯……”
一抬頭,團圓的月亮,正陪著我們。
本文寫做桂花糕與傳統(tǒng)祭月儀式,文筆優(yōu)美,讀完令人享受。文章伊始緊緊圍繞家鄉(xiāng)中秋節(jié)的風俗——做桂花糕而展開,香氣仿佛也迎面撲來。
文章寫桂花糕的制作過程極為細致,而且還寫到了“傳來的桂花香”,“一陣風拂過,桂花便會零落飄下,織成一地金毯”。由此引出后文的“米香、花香、蜜香,三香交織”,從味覺和嗅覺都帶給了我們身臨其境的獨特體驗。
文章另一大特色就是將中秋節(jié)寫出了家鄉(xiāng)的味道。無論是親手做桂花糕、鄭重的祭月儀式,還是提著花燈上街,頗具儀式感的習俗無不展現(xiàn)了中秋這一對于中華民族極其重要的團圓節(jié)日在作者家鄉(xiāng)被重視的程度。這其中,又以“祭月儀式”最有特色。作者用大城市中的“敷衍”來反襯家鄉(xiāng)中秋儀式的隆重。大人們“揪著”貪吃的孩子跪拜月亮的場景引人發(fā)笑,同時也寫出了習俗的傳承。作者沒有停留于此,而是借曾祖母之口說出了當?shù)亓曀椎木売桑钗恼掠辛藲v史與文化的深度,自然也就有了足夠的個性,跳出了常見的“做桂花糕”和“過中秋”主題的文章套路,稱得上別具一格。
— 小 結(jié) —
中國的傳統(tǒng)佳節(jié)往往有美食相伴,這是我們常見的寫作材料。寫此類作文時,我們應(yīng)避免落入俗套,最好能寫出自己家與眾不同的過節(jié)方式,挖掘其中的特別之處與背后的內(nèi)涵。對于“粽子”“桂花糕”“春卷”“湯圓”等與節(jié)日相關(guān)的美食,如果要寫制作過程,也要注意寫清楚具體步驟,最好能調(diào)動多種感官,尤其是對于味道和聲音的感受,會有意料之外的效果哦!
下期預告:萬老師講作文 (64) | 為什么改短比寫長更困難?——作文的刪減之道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