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律啟蒙》是康熙年間所編著,作者為車萬育,這篇文章收錄在《四庫全書》當中。是訓練兒童應(yīng)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yīng)對。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xié)調(diào),瑯瑯上口,從中得到語音、詞匯、修辭的訓練,是一部具有音韻美的啟蒙格律典籍。
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讀起來,如唱歌般,并且含概了多方面的知識和智慧。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見韻味。詩詞和對聯(lián)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文學形式,兩千多年來一直薪火相傳,至今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開始這種文學修養(yǎng)的訓練,對聲調(diào)、音律、格律等都有嚴格的要求。因此,一些聲律方面的著作也應(yīng)運而生這類讀物,在啟蒙讀物中獨具一格,經(jīng)久不衰。明清以來,如《訓蒙駢句》、《笠翁對韻》等書,都是采用這種方式編寫,才能得以廣泛流傳。
《聲律啟蒙》分上卷和下卷,分別對應(yīng)《106部平水韻》中“平聲”部的“上平”和“下平”,簡單的說,就是《平水韻》的“平聲”部的格律訓練典籍。
從今天開始,“素心傳統(tǒng)文化書塾”開展《聲律啟蒙》的詳解篇章,雖然更新的進度未必很快,也未必能夠規(guī)律,但是一定確保細膩精致,讓我們一起走入傳統(tǒng)文字的時空,讓那些婉約的詞句,再度閃耀光華。
那么,就讓我們從“上卷”的“一東”韻開始,且與我慢慢前行,且聽我循循道來……
一東
云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
《聲律啟蒙》,不僅僅只是讀起來瑯瑯上口,易于訓練語言,掌握對韻的基礎(chǔ)。也不僅僅是積蓄了廣繁的詞匯,讓我們能從中吸取充分的詞句的容量。更重要的是,其中蘊藏了大量的知識和智慧,史實與典故,這才是我們需要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
云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
云、雨,雪、風,本是自然界中的四種天氣現(xiàn)象,它們往往是相互影響,同生共存的。
在中國數(shù)千年的文以載道的長河中,有太多關(guān)于風、云、雨、雪的筆觸,很多時候,不僅僅代表著寒來暑往的氣候變化,更代表著人們彼時彼刻的心情與境遇。
云對雨,雪對風,這是兩幅對聯(lián),在平仄上對仗工整。而在自然界中,“云騰致雨,露結(jié)為霜”,隨著氣候的變化,為我們呈現(xiàn)出不同風景的同時,也往往表達著作者的一種心靈的告白與寄托。
關(guān)于這樣的詩文,簡直數(shù)不勝數(shù),俯仰皆是。
“濕云生兩屨,細雨暗孤篷?!薄额}傳神》宋·陸游。
“積雨暗空林,濕云飛不起?!薄堕e居》明·吳孺子。
“臨風畫角曉三弄,釀雪野云寒四垂。”——《書感》宋·陸游。
“春工釀雪無端密,大塊囊風不肯收?!薄哆^鄱陽湖次游子明韻》宋·范成大。
晚照對晴空,也如是,皆是描寫自然景致的某一個瞬間。
晚照,是指夕陽,太陽落入地平線之前的那一段短暫的時刻。夕陽斜輝,縱然有萬千的美麗,也終會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無奈和悲涼。很多時候,也指代韶華落幕,皓首銀輝以及那些即將轉(zhuǎn)瞬即逝的時光。
晴空,卻正好相反,正是艷陽高照,天地明朗的時候。于人生來講,便是代表著志得意滿,風華正茂,前途無量的好時光。晚照對晴空,是風光的不同,亦是歲月與心境的不同。
“晚照背高臺,殘鐘殘角催?!薄堵淙铡诽啤R己。
“一川晚照人閑立,滿袖楊花聽杜鵑?!薄断獦蛲砼d》宋·鄭協(xié)。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薄肚镌~》唐·劉禹錫。
“夕照紅于燒,晴空碧勝藍?!薄肚锼肌诽啤ぐ拙右?。
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
“鴻”指的往往是大雁,而“燕”指的往往是梁間筑巢的小燕子,它們有著共同的特點就是寒暑交替的時候,會跟著氣候進行遷徙,屬于候鳥,但又有所不同。
鴻雁在野,一般的時候會象征著高遠的志向和憧憬,所謂”鴻鵠之志“者,便是擁有著遠大的抱負。
梁燕于宅,常常代表著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的思想狀態(tài),所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而”來“與”去“本身又是一對反意詞,因此,可以相對。
“去燕新辭主,來鴻舊作賓。”——《雁至》明·雷思霈。
“迥拂來鴻急,斜催別燕高?!薄讹L》唐·李商隱。
“來鴻已遵渚,去燕亦辭梁?!薄逗妥诱昂吞諟Y明雜詩十一首》宋·蘇轍。
“來鴻去燕十年間。鏡中看,各衰顏?!薄督亲印吩ぴ脝枴?/span>
宿鳥,即是倦鳥。夕陽西下的時候,也正是倦鳥歸巢的時候。所以,宿鳥也往往被指代疲于奔命而期望歸宿的人。
鳴蟲,便是指蟋蟀、蟬、蜂等等可以發(fā)出聲音的草蟲。它們往往于谷雨時分開始鳴叫,然后歷經(jīng)一個炎熱的夏天,在霜降之時蟄伏或者死亡。而“鳴蟲”也往往代表懷著憂慮心境享受短暫韶華的人們。
“寒花隱亂草,宿鳥擇深枝。”——《薄暮》唐·杜甫。
“別林遺宿鳥,浮水載鳴蟲?!薄峨E葉》唐·無可。
“棲鳥歸何晚,鳴蟲響漸收?!薄肚镉辍匪巍堮纭?/span>
“棲鳥翔不息,鳴蟲亦啾啾。”——《詠懷六首》明·黃肅。
很多朋友在作文的時候,會感覺到心中有無限的情思,卻無論如何也表達不清楚,詞不達意。其實,這只是由于頭腦中的詞匯量不夠充沛的原因。而有許多時候,我們總覺得別人的詩詞怎么意境那樣深遂,練字那樣精道,可我們在寫作古典詩詞的時候,想要用比較高古而有格調(diào)的字詞,卻怎么樣都覺得不恰當,不是膚淺就是拗口。其實,這是由于我們生活在現(xiàn)代的人們,對于古典文字詞句的積累不夠豐富的原因。
在此,素心頻頻舉例,不厭其煩,只是希望,大家能夠反復應(yīng)用,重復吟讀,將這些傳統(tǒng)詞匯牢牢掌握,爛熟于心。那么,當我們再要進行寫作,或者作詩填詞的時候,這些最基本的積累,便會像源頭活水,潺潺不斷地流于筆端了……
愿朋友們,能夠沉淀下浮燥的心境,隨我慢慢走入古典文字的世界,讓那些曾經(jīng)婉約,旖旎的情懷,一點點重新回到我們的生活中來,且隨我在這安和清寧的歲月里,一枝一葉地拾掇起那些遺失的美好,且聽我娓娓道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