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是個大村子,一起扶貧的副隊長嫁給了這個村的書記,今年才生了個寶貝,隔三岔五在我耳邊灌:“我家郝軍(我以為姓郝名軍,其實姓汪)那個村子有東西,你什么時候去指點一下?!崩鲜潜弧扒蟆眳s一直未去,不是自己多少了不起,實在是擠不出時間。
12月9日,終于來了一次說走就走的黃龍游!去了才知道,原來副隊長在我面前所謂的“求“其實是“嘚瑟”:黃龍的鄉(xiāng)村治理相當好,扶貧工作開展有條不紊,各項工作都是排在當?shù)剜l(xiāng)鎮(zhèn)的前面,還說讓我去幫忙寫點什么,他們有著厚厚的一本書,是讓我去學習來著。管它呢,學習就是收獲,只放肚子里。
一進村,一群老嫗坐在隊部門口曬太陽,看到郝軍就很激動的樣子,我聽不懂,感覺那幾個老娘在逗郝軍開心。讓她們講普通話,有個老嫗說,她家的鋤頭被郝軍偷了,我說鋤頭是鐵器現(xiàn)在不值錢,她說那鋤頭把子值錢,是雜木的被郝軍“偷走”了。幾個老嫗你一言我一語,個個開心死了,只到郝軍黝黑的臉上被逗出兩頰紅潤,難得如此靦腆。
這是一個大山深處真正的千年古村,大小祠堂一大群,郝軍說得太快,我也記不清,感覺有什么敦本堂、同善堂、中和堂、天合堂,還有先蓋一個祠堂,然后在前面又蓋一個祠堂,名堂經多得是。
這里古巷深深,明清兩代民居十幾幢,這里有記載的就有十八景,可以說每棵樹、每塊石頭都留下鮮活的故事,有個叫趙懿梅的人為此整理并出版了厚厚一本書。
古徽州地區(qū)以龍為村名、山名的地方不少,但到現(xiàn)場察看大多似是而非,而黃龍這地方不一樣,河灘里的大大小小的青石泛著綠光,形如青龍,文溪河里就有一青龍將腦袋探出水面,像,絕對像!據(jù)說這條青龍就是黃龍村名的由來。文溪河隔岸各有一棵古樹也形如盤龍,而且這里到處都有龍的故事、龍的影子。
(站在龍頭上的小鳥叫紅尾水鴝雌鳥)
郝軍把我?guī)У酱迩?,爬下高高的河堤,來到河里指著河邊一塊石頭說那是將軍打坐、指著河中間一塊大石塔說那是龍爪石,還指著河對岸一座山凹說那是奔龍灣。傳說有條程家龍每年都來村里興風起浪,禍害村民,損壞糧食、破壞房屋,老百姓苦不堪言。這事驚動了上天,就派了個手持寶劍的將軍下來坐在村口程家龍來的必經之地等,準備將這條害人之龍徹底除掉。那天半夜三更,程家龍果然來了,看到手持寶劍的將軍,一看情況不對,腳蹬石塔,一蹦而起,飛向河對面的鯉魚山而去,從此,黃龍村風調雨順,四季平安,百姓安居樂業(yè)不提。只是將軍從此鎮(zhèn)守村頭,化為將軍打坐石;程家龍蹬石飛天處留下深深的五個爪印,稱龍爪石;就程家龍飛過對面的那鯉sh魚山頸部也缺了一道口,后人稱作奔龍塆。
在程家龍?zhí)优艿牡胤角∈莾上獏R合處,一條文溪、一條古溪,匯合處之下有雙源橋,將軍打坐石就在那橋邊上。
文溪是黃龍村的出口,這里有一座單孔橋,橫架南北,這橋有個很文雅的名字“匯秀橋”,據(jù)考證是乾隆37年(1772年)所建,已經有好幾百歲的年齡了。
匯秀橋北岸有文峰塔一座,隔岸相對的南岸是汪公廟(有說是越國公祠、有說是汪華廟),只可惜汪公廟只剩下一個青石門框,傳說文革時拆廟的人個個都得了怪病,以至拆到門框時再沒有敢拆,于是留下了這門框,還有散落在廟基上的屋柱墩。通過這些沒有被挪動的遺存,不難想象掩映在一片古樹林下的汪公廟在當年是多么地宏偉壯觀。
汪公廟邊上有棵古樹,樹干殘存只有高丈許的一塊彎彎的薄片,但就在薄片上又長出了新枝,別有一番滋味;與它遙遙相對的河對岸文峰塔邊上也有一棵古樹,樹干有幾個合抱粗,但也只殘存丈許,也長出兩新枝,盤曲而上,宛如蒼龍騰空,氣度不凡。
(此作是黃龍匯秀橋處,六尺整張)
黃龍到此一游是不行的,必然還得再去,這里可述可錄的故事太多,我非賢達,隨行亂記,看官如有興趣,不妨親臨探究,定不會虛行。現(xiàn)錄《雙溪合璧》一首為紀:
縱橫二水抱村流,
收括東南兩岸秋。
一鑒影聯(lián)雙璧靜,
清輝何用問源頭。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