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八三年春節(jié)(六 )
第二天早上,臘爨(cuan)早早和幾個娃吃過早飯,就準(zhǔn)備開始給二女家蒸禮饃。她先把蒸籠、篦子取好,擦洗干凈備用,然后給鍋里把蒸饃水也添足,這才端出發(fā)面的瓷盆。
臘爨剛要揉面團(tuán)時,崇文哥家的嫂子與東隔壁的虎子媽一起來了。
虎子媽說“我才聽你嫂子說,今天給二女蒸禮饃,過來看看,需要幫忙不?”
“嫂子,你來了就好,我原想叫你幫忙,又怕你家的親戚門戶沒有走完,所以只叫了我嫂子?!迸D爨趕忙請兩個嫂子進(jìn)來。
碧英已給兩位大媽一人倒了一杯熱茶。
“沒事,如果有親戚來,我就在隔壁,不礙事?!被⒆計尯攘艘豢诓杷?。
兩個嫂子洗了手,系上圍裙開始揉面,揉面前先給發(fā)面施堿,面團(tuán)揉的比較光滑了,堿面也揉的均勻了,臘爨在灶火里燒了一個面蛋,看發(fā)面堿的大小。大嫂看了一下面蛋,又用鼻子聞了聞,“堿還有點(diǎn)兒欠,再少加一點(diǎn)兒堿面。”說著又用勺子舀了半勺堿面,兩個嫂子繼續(xù)揉面。
大概揉了百十下,大嫂團(tuán)了一個小面蛋遞給燒鍋的臘爨,臘爨把面蛋放到火中燒,少頃,面蛋燒熟了,大嫂掰開面蛋一看,“好,這次堿大小合適?!?/p>
做的禮饃是和魚形狀一樣的,叫鶼鶼饃。兩個嫂子負(fù)責(zé)揉面團(tuán),臘爨親手做,她的手巧,做出的花饃像蠶繭。
碧英問母親“媽,給二姐送這種禮饃代表啥?”
“代表多子多福。”臘爨一邊做花饃,一邊回應(yīng)三女的話。
碧英看到母親做的鶼鶼饃形狀,長長的身體,前粗后細(xì),頭部用棗做的一雙眼睛,很像一只肥碩蠕動的春蠶。
后來臘爨又在饃頭上加一個鳥頭,碧英就問: “媽,為啥要加鳥頭?”
“給第一年出嫁的女兒送鶼鶼饃時,加一個鳥頭,這鳥叫比翼鳥,比喻兩口子比翼齊飛。”
碧英看幾個大媽在做花饃,自己也幫不上忙,就回到西屋,翻開字典查看鶼鶼的意思。
南方有比翼鳥,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注解:似鳧,青赤色,一目一翼,相得乃飛。
想起前段時間在學(xué)校圖書館看的明·無名氏《霞箋記·端陽佳會》:愿為比翼,永效鶼鶼,若有私心,神明作證。
還有清·蒲松齡《代畢信涉通王受茲啟》:惟愿琴瑟靜好,鶼鶼諧比翼之祥;鸞鳳和鳴,詵詵兆宜男之瑞!
碧英想:在古人看來,鶼這種水鳥,一目一翼,需要雌雄并翼,方能飛行,故稱比翼鳥。用陜西方言,鶼字必附帶兒音或者疊字,稱:鶼鶼。
這鶼鶼饃不就是傳說中的鶼鶼鳥么,比喻人與人之間的深厚感情和夫妻之間的恩愛感情。碧英深深的被古代勞動人民賦予禮饃的豐富文化內(nèi)涵所折服!
碧英從母親給二姐蒸的禮饃,象征著多子多福,夫妻恩愛美滿,想到這鶼鶼禮饃象龍一樣成為中華民族美好愿望的化身。
碧英合上字典,感嘆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真是博大精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