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缶道人、石尊者等。吳昌碩是我國近代的藝術(shù)大師,他在詩書畫印諸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詩書畫印四者相互影響,融會貫通,共同形成了一種氣勢磅礴、境界恢宏、內(nèi)涵豐富的整體藝術(shù)風格。
吳昌碩的楷書在鐘繇的基礎(chǔ)上又吸取了黃山谷與北碑及唐人寫經(jīng)筆法,用筆方圓兼?zhèn)?,呈現(xiàn)出古拙隨意、剛勁婀娜的藝術(shù)風貌;吳昌碩的行草書早期受帖學影響,筆致精美,風格清秀,四十歲左右逐漸摻入篆書筆意,樸茂雄健,一變先前的清秀精美,七八十歲以后則篆、隸、楷、行、草各種筆法熔于一爐,雄渾蒼勁、恣肆老辣;吳昌碩的隸書脫胎于漢碑,用筆又參以篆籀筆意,化方折為圓轉(zhuǎn),結(jié)體化扁為長,章法上因字取勢,隨勢而安,不拘行列之規(guī)矩,用墨尤有趣味,變化多端;吳昌碩的大篆(以石鼓文為主)四十歲左右初具形似,五十六七歲漸離原刻,六十歲左右形成自家風貌,七八十歲時更為恣肆爛漫,境界超軼。吳昌碩的書學觀念中有注重氣勢,以氣取勝,重視傳統(tǒng),力追古拙的審美傾向,在學習方法上,他借鑒今人,廣參博涉,銳意創(chuàng)新,超越自我——這也是其風格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吳昌碩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座奇峰,他真草隸篆各體皆能,熔碑學、帖學于一爐,他的雄強書風直追三代、秦漢,是對宋元以來精巧、陰柔審美風格的有力反叛。吳昌碩的藝術(shù)思想、藝術(shù)道路對于我們今天的書法創(chuàng)作、研究仍然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吳昌碩(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缶道人、石尊者等。吳昌碩是我國近代的藝術(shù)大師,他在詩書畫印諸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詩書畫印四者相互影響,融會貫通,共同形成了一種氣勢磅礴、境界恢宏、內(nèi)涵豐富的整體藝術(shù)風格。
吳昌碩的楷書在鐘繇的基礎(chǔ)上又吸取了黃山谷與北碑及唐人寫經(jīng)筆法,用筆方圓兼?zhèn)洌尸F(xiàn)出古拙隨意、剛勁婀娜的藝術(shù)風貌;吳昌碩的行草書早期受帖學影響,筆致精美,風格清秀,四十歲左右逐漸摻入篆書筆意,樸茂雄健,一變先前的清秀精美,七八十歲以后則篆、隸、楷、行、草各種筆法熔于一爐,雄渾蒼勁、恣肆老辣;吳昌碩的隸書脫胎于漢碑,用筆又參以篆籀筆意,化方折為圓轉(zhuǎn),結(jié)體化扁為長,章法上因字取勢,隨勢而安,不拘行列之規(guī)矩,用墨尤有趣味,變化多端;吳昌碩的大篆(以石鼓文為主)四十歲左右初具形似,五十六七歲漸離原刻,六十歲左右形成自家風貌,七八十歲時更為恣肆爛漫,境界超軼。吳昌碩的書學觀念中有注重氣勢,以氣取勝,重視傳統(tǒng),力追古拙的審美傾向,在學習方法上,他借鑒今人,廣參博涉,銳意創(chuàng)新,超越自我——這也是其風格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吳昌碩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座奇峰,他真草隸篆各體皆能,熔碑學、帖學于一爐,他的雄強書風直追三代、秦漢,是對宋元以來精巧、陰柔審美風格的有力反叛。吳昌碩的藝術(shù)思想、藝術(shù)道路對于我們今天的書法創(chuàng)作、研究仍然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吳昌碩書法作品二】100幅
未完,待續(xù)!
關(guān)注公眾號,獲取海量書法資料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