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一本買了很久卻一直沒看的書,作者確實一位有造詣的大家,因為書一旦翻開就忍不住一直讀下去。對我來說,讓我開始接觸文學的,是木心的那套《文學回憶錄》。此后,我便開始了閱讀經(jīng)典文學的歷程,確實從那些文學中認識了更多的人性,對工作和生活有了更多的反思。無意中接觸到的這本《文學常識》,讓我進一步的認識文學的世界。這個問題很好,到底什么是文學,問題很簡潔,然而答案卻不簡單。
什么是文學?這是一個我覺得我懂了,但又回答不上來的問題??聪壬鷮懙男蜓圆胖?,原來這是先生在香港科大的課程講稿,經(jīng)助教整理后出版成書的。作為一名理工科的畢業(yè)生,我非常認同先生的觀點:
教育的第一目標并非提供學生的生存技能,而是提升學生的生命品質(zhì),即培育學生全面的優(yōu)秀的人性。理工科學生所以也要讀點文學、哲學、歷史,就是因為人文修養(yǎng)可以提高生命的品質(zhì)。文學課程重點不在文學知識,而是在心靈教育。
關于專業(yè)教育,先生認為:
專業(yè)教育的基本導向,并非引導學生去競爭專業(yè)的“分數(shù)”,而是燃點學生對本專業(yè)濃厚的興趣。有了興趣,課程結(jié)束后,學生自然會主動自學,去專研。在人生漫長的歲月里,決定一切的還是自學。把學生從分數(shù)的負擔中解脫出來,并從內(nèi)心深處愛上文學專業(yè),課程才算得上成功。
人不但有動物性的一面,也有屬于靈性和悟性的一面,文學就是用來啟發(fā)、激發(fā)人的靈性和悟性的。理工科的學生如果缺少靈性和悟性,那就只能當“技術員”或“工匠”,一旦有了靈性和悟性,就可能朝著“科學家”、“思想家”的目標邁進了,生活和工作也就充滿了詩情畫意了。
人生可以追求偉大,也可以甘于平凡,最重要的是人一定要有詩意的生活。人活得應該像人,有理想,有尊嚴,有色彩的活著。如果活得像牛馬、像機器,那就談不上詩意了。牛馬是“物”,機器也是“物”,人如果為物所奴役,詩意便淪喪了。
要給文學下一個定義,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每一個大作家或者大詩人,都一定會有對文學的獨特理解,也都會有自己對于文學的審美判斷。比如,莫言在定義文學的時候,說“文學就是在上帝的金杯里撒尿”。理解起來的確有點困難,但卻說出了文學的一個重要特征,那就是自由。文學是在多種精神價值創(chuàng)造形態(tài)中最自由的形態(tài)。人在社會現(xiàn)實中,實際上只有困境,沒有自由。人之所以需要文學,正是希望在缺少自由的生存環(huán)境中贏得自由的瞬間。
現(xiàn)實中或缺少愛情、溫馨、理解、向往,而把現(xiàn)實中所有的這些遺憾,通過語言文字展示與人,彌補缺憾,這便是文學的功用。因為生命的不圓滿,生存的缺憾,而追尋生命和生存之外的更高存在,便是文學。為了表達這個存在,它充分想象,充分述說,打破現(xiàn)實世界中的條框、戒律,撕毀各種教條,包括政治學、倫理學、宗教學的教條,這便是“在上帝的金杯里撒尿”。
文學的出現(xiàn)很早,歷史很長,從事文學事業(yè)的人也很多,但并非每一位作者都明白“何謂文學”。關于何謂文學,先生嘗試給了一個回答:
文學是自由心靈的審美存在形式。
讀起來的確很拗口,但先生說其實沒那么玄乎,其實就是三要素
人與人的差別,作品與作品的差別,最終體現(xiàn)在境界上。在現(xiàn)實中作家會對人做好壞的判斷,但在藝術中,作家則對任何人都投以悲憐的態(tài)度。如果一個作品沒有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并不呈現(xiàn)一個時代、一個朝代的政治沖突與選擇沖突,而是體現(xiàn)了一切時代、一切朝代的生存困境和人性困境,那便是王國維所謂的“宇宙境界”?!都t樓夢》便是這樣的代表作。老話說“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那是因為前者滿布“兇心”,后者布滿“機心”。
莫言曾經(jīng)說:
只描寫別人留給自己的傷痕,不描寫自己留給別人的傷痕,不是悲憫,而是無恥。只揭示別人心中的惡,不袒露自我心中的惡,不是悲憫是無恥。只有正視人類之惡,只有認識到自我之丑,只有描寫了人類不可克服的弱點和病態(tài)人格導致的悲慘命運,才是真正的悲劇,才可能具有“拷問靈魂”的深度和力度,才是真正的大悲憫。
如果我們在看《紅樓夢》的時候,心靈被賈寶玉打動,或許就會凈化仇恨、嫉妒、貪婪這些情緒。無論何時,無論何地,無論何人,其實都有看不見的辛苦。然而,人雖然身負重擔,卻還不自殺,仍然留戀生活,是因為我們的腦海還有很多美好的瞬間,讓人割舍不去。很多時候,這些美好的瞬間,都是由文學創(chuàng)造的。人類幾千年經(jīng)受了許多的苦難,但神經(jīng)不會斷裂,對人生不會絕望,文學起了很大作用,它讓人類的痛苦、憂慮、恐懼在審美中得到凈化,得到一定程度的解脫。文學是通過心靈的感悟和覺悟,實現(xiàn)教育的目的,從內(nèi)心深處接受崇高的情感和人間的真情。一旦接受,便根深蒂固,堅定不移。
關于文學批評,先生說每個人都可以寫文學,同樣每個人都可以批評文學,猶如廚師和食客,廚師做了菜,食客就可以批評,廚師決不能因此對食客說,“你說我的菜做得不好,那你做給我看”。然而,食客要尊重廚師,廚師也要有兼聽的情懷。
翻看自己一直寫的文字,還算是平實,很多時候的觀點和疑問也直指自己的內(nèi)心,雖然不一定自信,不一定的高大上,但絕對真實,真實的反映了這個時代的小人物的小心情。雖然還未領教莫言的作品,但從莫言的字里行間能感受到他的力量,也感受到文學的力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