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說 而已 愿你當真 愿你幸福 轉發(fā)和留言,小編送紅包
1
對于龔自珍,感覺很陌生。
整個近代史,幾乎聽不到他的傳說。
比如,你聽說過嗎?
小時候,記得在課堂上朗朗背誦: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p>
后來卻只記住了一句——不拘一格降人才。
即使過了很多年,還是只有這句詩能掛在我的嘴邊,一不小心就會跳出來。對的場景,不對的場景,都表現一番,從不管它引來的是羨慕還是鄙夷。
但,這還不算奇葩。
最奇葩的是,這么多年,我竟然不知道這句話,這首詩,竟然出自龔自珍。
這樣說,好像我對龔自珍很熟似的。
其實,不怕你笑,和你說實話吧,一點也不熟。
但也還算榫對榫,卯對卯,基本把他們倆合拍在了一起。從此明確知道:
不拘一格降人才,這句詩,就是《已亥雜詩》里,“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p>
其中最后一句。
而《已亥雜詩》又是一個總詩名。在其名下,竟然有315首。
我的媽呀,這是怎么寫出來的呀?
不僅如此,我也趁勢在這里顯擺一下。
如何?
《已亥雜詩》,是龔自珍48歲那年,也就是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
終于因厭惡了仕途,決定辭官回家。從此隱歸故里,讀書寫詩,逍遙殘年。而從京城返回杭州,又從杭州再到京城去接家眷。
往返路上,看到祖國大好河山,目睹人們生活困苦,一時觸景生情思緒萬千。遂即興寫下一首又一首,一首又一首這樣的詩歌。
匯成315篇,篇篇不咋地的《己亥雜詩》。
詩中,有文辭激揚,有深情外露,也有憂國憂民,還有指點江山。無時不刻表達著他的呼喚、批判、期望關懷民族、國家命運的愛國激情。
其中除了這首“不拘一格降人才”(隸屬第125首)外,還有: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第5首)
聰明的讀者,此時應知本文題目《9月26日,龔自珍,下面那句詩是他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正確答案了吧,嘿嘿。
“棄婦丁寧囑小姑,姑恩莫負百年劬。米鹽種種家常話,淚濕紅裙未絕裾。(有棄婦泣于路隅,因書所見。)”(第16首)
“萬事源頭必正名,非同綜核漢公卿。時流不沮狂生議,側立東華佇佩聲?!保ǖ?8首)
“十仞書倉郁且深,為夸目錄散黃金。吳回一怒知天意,無復龍威禹穴心?!保ǖ?7首)
“少年擊劍更吹簫,劍氣簫心一例消。誰分蒼涼歸棹后,萬千哀樂集今朝?!保ǖ?6首)
“能令公慍公復喜,揚州女兒名小云。初弦相見上弦別,不曾題滿杏黃裙。”(第99首)
……
是否看煩了,如果看煩了,就告我,我就不抄了哦。
其實,是我煩了。
讀了這么多,315首,我一首沒漏,全部讀了。但好像也沒找到,再比這兩首(第5首,第125首)更好的。
最后一首,第315首:
“吟罷江山氣不靈,萬千種話一燈青。忽然擱筆無言說,重禮天臺七卷經。”
好嗎?
我是不懂,你懂嗎?
2
好了,我們不說龔自珍的詩了,我們說他的人生。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49歲),生于浙江仁和(今杭州)東城馬坡巷。
家里祖輩,世代當官。
祖父龔禔身,與同胞兄弟龔敬身,同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進士。官做到內閣中書、軍機處行走;
龔敬還做到吏部員外郎,后來到云南做楚雄知府,為官清廉,在當地頗有政聲。
據說老百姓都喜歡。
而龔自珍的父親龔麗正,幼年時,就過繼給這位人民都喜歡的好官龔敬身做兒子。
嘉慶元年(1796年),父親也中了進士。后來也做官做到江南蘇松太兵備道,署江蘇按察使。
龔家人不僅做官顯赫,而且文學修養(yǎng)都極為高深。就連他的母親段馴,都著寫詩作文,還出版過詩集、文集,刻印傳世。
如此比起來,龔自珍可是落后多了,若加上他的兒子龔橙(據說賣國,帶八國聯(lián)軍搶劫圓明園),絕對屬于一代不如一代之類了。
先說龔自珍吧。
龔自珍就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長大,想不成功都難。
可問題是,后來,龔自珍還真沒成功(相比祖輩的官職爵位)。
只有一點,倒是超越了祖輩。比如詩文。比如現在我們都沒聽說過他祖輩寫過什么好詩,但龔自珍起碼有兩首好詩(《已亥雜詩》第5首,第125首)。
而若沒有龔自珍,誰又知他祖輩是誰??!
但龔自珍的詩文,卻是自幼受到母親教育,在襁褓中就開始了正規(guī)的早教。所以長大后,還是在詩文方面,技高一籌。
8歲,龔自珍開始學習研究《經史》、《大學》。
12歲,從外祖父段玉裁,學《說文》。他搜輯科名掌故;以經說字、以字說經;考古今官制;為目錄學、金石學等。
另外,在文學上,他也開始早早進入創(chuàng)作。
13歲,作《知覺辨》;15歲,詩集編年。
18歲,倚聲填詞。同時,應順天鄉(xiāng)試,由監(jiān)生中副榜第28名。
過了3年,龔自珍再次應順天鄉(xiāng)試,結果還是名落孫山。
這一年,他其實很倒霉,不僅再次名落孫山,漂亮的妻子還被庸醫(yī)誤診,死了。
也是這一年,天理教徒林清,與宮內太監(jiān)內外勾結,率眾攻入皇宮,險些攻下紫禁城。
后人慨嘆:
此為“漢、唐、宋、明未有之事”。
其實呢,林清進攻紫禁城的計劃并非萬無一失。朝廷早已接到情報,但官員們互相推諉,得過且過,誰也不把這個情報當回事。
最后任由林清率領一幫隨便拼湊起來的教眾,就輕松攻入了皇城。
嘉慶帝痛定思痛,總結經驗教訓,得出來四個字:
“因循疲玩”。
而龔自珍,也深以為然。
3
1814年,22歲的龔自珍,從徽州護送妻子的棺柩回到杭州,存放在湖西的茅家埠。
他寫了四篇《明良論》,第一次明快地表露了自己的政治見解,對君權專制進行抨擊。
外祖父段玉裁閱后又驚又喜,他欣然加墨批點,認為他的論述正中當今政治要害,是別具一格的見解。
后返回徽州,參與父親主持的《徽州府志》重修工作。
死了老婆,自然就又續(xù)娶嘍,于是,龔自珍就又續(xù)娶了安慶知府何裕均的侄孫女何吉云。
結果,新媳婦剛進家門,祖父就病逝了。
于是龔自珍又趕緊脫下滿身喜氣,與家人回杭州遵制守孝。兩年后才返回京城,沒房,暫時租住北京法源寺。
又是法源寺哦,前幾天寫的那篇齊白石,就是在京城沒錢買房,租住在法源寺。(【9月16日】齊白石,憑啥?57歲還敢來北京,做北漂)
等一切都安頓好了,龔自珍,再次準備沖刺中考。
1818年,26歲的龔自珍,又應浙江鄉(xiāng)試。
哇,終于中舉。
補習8年,不容易啊。
不過大家知道的,都是因為當時沒有衡水二中。
主考官為當時著名漢學家,高郵王引之(1766年—1834年)。
其祖王安國,為左都御史兼領廣東巡撫、禮部尚書、吏部尚書;其父王念孫,為直隸永定河兵備道,皆以治名物訓詁著稱。
曾奉旨勘訂《康熙字典》訛誤,撰成《字典考證》。后人輯有《王文簡公文集》。
三十四歲考中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編修,三十八歲參加翰林院考試,名列一等,晉升為侍講。
老師這么厲害,偏偏龔自珍,不爭氣。考中舉人,考不中進士,還是白搭。
第二年,龔自珍參加會試,竟然毫無懸念地自然落選。
便索性留在京師,與比自己大4歲的魏源,一起跟著非著名經文學家劉逢祿,孜孜不倦地研讀起了《公羊春秋》。
這魏源(1794年4月23日—1857年3月26日,63歲),也是倒霉孩子。
若說龔自珍笨,魏源更笨。
他28歲中舉人,比龔自珍還晚2年。然后,哥倆又一起在道光九年(1829年),應禮部會試。
不知道是誰連累了誰。
竟然倆人雙雙落第。
而且房考就是他們的老師劉逢祿。
劉逢祿也是醉了。作《兩生行》哀憐之,從此龔魏齊名,悅動京城。
但魏源不愿等了?;ㄥX捐了個內閣中書舍人候補。進入藏書豐富的內閣,徜徉于內,博覽史館秘閣官書及士大夫私家著述,自得其樂去也。
不過,過了沒幾年,他還是忍不住又考,終于在51歲考上進士。
官高郵知州。做官也不痛快,于是晚年又棄官歸隱,潛心佛學。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識分子的代表。
就是他提出那句著名的——“師夷長技以制夷”,開啟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學習的新潮流。
但龔自珍沒錢,所以,還得繼續(xù)老老實實走著他的科舉之路。
其后,龔自珍經歷再次會試,再度落第。但那時,內閣中書缺人,就將他以舉人身份挑選為內閣中書。
第二年起,又任國史館校對等官職,先后干了十幾年。
其間,他閱讀了內閣豐富的檔案和典籍,勾索舊聞,探討歷代得失,以后又參加《大清一統(tǒng)志》的修撰,寫出了《西域置行省議》等有深刻見解的文章。
4
1830年,38歲的龔自珍,經過第六次會試,終于考中進士。
其實,這里還發(fā)生了一個小故事。
以前為什么考不中,而這次卻考中了呢?
原來,龔自珍的考卷,落入了王中丞考房內。批閱頭場第三篇,感覺很奇怪,笑不可遏。隔房的溫平叔侍郎聽到他笑得鴨子一樣怪誕,就叫他把卷子也拿給他看閱。
看后說:
'此浙江卷,必龔定庵也,性喜罵。如不薦,罵必甚,不如薦之。’
王中丞聽了,頻頻點頭,便把龔自珍的考卷推薦上去,讓他勉強中了進士。
自此,龔自珍春風得意。
在殿試對策中,仿效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撰《御試安邊撫遠疏》,議論新疆平定準格爾叛亂后的善后治理,從施政、用人、治水、治邊等方面提出改革主張。
臚舉時事,灑灑千余言,直陳無隱,閱卷諸公皆大驚。
但可惜,主持殿試的大學士曹振鏞是個有名的“多磕頭、少說話”的三朝不倒翁。他以:
“楷法不中程”,不列優(yōu)等,將龔自珍置于三甲第十九名,不得入翰林,仍為內閣中書。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你龔自珍考卷太亂,字寫的太丑,所以不符合館閣體的規(guī)范。
所以,雖然考卷內容還算優(yōu)秀,但依然不能列入優(yōu)等,而無法進入翰林院成為庶吉士。
一句話,不能作為皇帝近臣,起草詔書,為皇帝講解經籍,成為內閣輔臣。
龔自珍那個后悔啊,簡直無法說了。
原來,那時的科舉考試,對考生的書法是非??粗氐模踔吝€重要過文章內容本身。
清朝科考尤其要求用“館閣體”,即:
字體烏、方、光、大,字體越是好看,就越容易入考官法眼。
后來曾國藩在對咸豐的上書中,也對這一不合理的潛規(guī)則進行過抨擊:
“自道光中葉以來,朝士風氣專尚浮華,小楷則工益求工,試律則巧益求巧。
……衡文取士,大典也,而考差者亦但論小楷、試律,而不復計文義之淺深。
……今日之翰、詹,即異日之督撫、司道也,甫脫乎小楷、試律之間,即與以兵、刑、錢、谷之任,又豈可但觀其舉止便捷、語言圓妙而不深究其真學真識乎?”
但是龔自珍,已經成為書法要求的受害者。
后來,他為雪恨,令家中女兒還又媳婦,甚至婢妾,都學習館閣書法,勤學苦練,方舒心中悵恨。
此時的道光皇帝,一腔熱血,希望做個明君。天天上朝理政,勤奮批示奏折。
可是他沒想到,怎么他越是勤奮,而奏折卻越是多呢?
因為奏章看不完,他很苦惱。
前面說到的那個把龔自珍壓下去的曹振鏞,便投其所好,給道光皇帝獻上一策:
“今天下承平,臣工好作危言,指陳闕失,以邀時譽,若遽罪之,則蒙拒諫之名。
此后中外章奏,皇上無庸遍閱,但擇其最小節(jié)目之錯誤者譴責之,則臣下震于圣明,以為察及秋毫,必無敢肆者?!?/p>
道光一聽,大喜。
從此,
每有臣工上疏諫言,道光不看具體內容,而是:
“擇其最小節(jié)目之錯誤者譴責之”。
就是你在奏折里,寫錯一個字,或哪句話不夠通順,便讓你因言獲罪。
久而久之,不但官員們不敢做事的風氣沒有改良,反而更加糟糕,連真話都不敢說了。
因為皇帝愛聽好話,大家便報喜不報憂。
等到洪秀全率領太平軍起義時,地方官員害怕受責,瞞得一天是一天,直到太平軍已經成為一股嚴重的威脅勢力時,才為朝廷所知,軍情已被嚴重延誤。
5
1839年,春,47歲的龔自珍,已經做了多年官,卻做得很不開心。
他屢屢揭露時弊,觸動時忌,因而不斷遭到權貴的排擠和打擊。最近他又忤其長官,便決計辭官南歸,
6月4日,他正式離京,心中充滿了悲涼,此一去,歸隱故鄉(xiāng),難在報國,不知是對是錯。
9月,他又自杭州北上接還眷屬。
兩次往返途中,百感交集的龔自珍寫下了許多激揚、深情的憂國憂民詩文,這便是著名的《己亥雜詩》315首。
第5首中的“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第123首,“不論鐵鹽不愁河,獨倚東南涕淚多。國賦三升民一斗,屠妞那不生栽禾?!?/p>
寫出了作者對清朝政府不重視籌劃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鹽鐵生產、稅收和水利等問題。
一味依賴東南的漕運,對江南人民加重剝削,致使農業(yè)生產凋敝,人民困苦不堪,危害國家經濟的現實進行了大膽揭露和批評。
再如《己亥雜詩》中第八七首,“故人懷海拜將軍,側立南天未蕆勛。我有陰符三百字,蠟丸難寄惜雄文?!北磉_詩人對禁煙斗爭的關注,對國家命運的關注。
還有第125首,“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p>
揭露社會弊病,抨擊官僚制度,給人以鼓舞和激發(fā)。他對死氣沉沉的社會,砰然一擊,驚醒很多世人的沉夢,促使人們向真、向善、向美、向勇。
但這一切,也只能是發(fā)發(fā)牢騷罷了。
兩年后的又一個春天,龔自珍執(zhí)教于江蘇丹陽云陽書院。
3月,父親龔麗正去世,龔自珍又兼任了原由其父主持的杭州紫陽書院講席。
夏末,他還寫信給江蘇巡撫梁章鉅,準備辭去教職,赴上海參加反抗外國侵略的戰(zhàn)斗。
9月26日,卻突患急病,暴卒于丹陽。
死得很突然。
夏說:
關于龔自珍暴卒之事,民間有多種傳說。
一種是說,龔自珍在京做官時,是明善堂主人的上客。主人的側福晉顧太清慕其才,二人有曖昧事。
比如,自珍詩集中游仙詩及詞中《桂殿秋》、《憶瑤姬》、《夢玉人引》諸闕,倘恍迷離,都是為這件事而引發(fā)的。
后來被明善堂主人察覺,只好引疾歸鄉(xiāng)。結果還是被明善堂主人鴆殺了。
還有一種說,龔自珍晚年眷戀一個私娼,叫靈蕭,而靈蕭卻另有所愛。
有一天,他去靈蕭家,遇見了那個人,龔自珍便讓靈蕭與他斷絕往來。靈蕭明應,而暗中往來愈密切。
半年后,龔自珍在靈蕭家又遇到那人。
氣憤中的龔自珍回家拿了鴆毒交給靈蕭,命她毒死那人。
這種毒藥本出自宮內,服下后并非立即死,死后也沒有傷痕可驗。那靈蕭收下藥,隨即放入酒中,端給自珍。
龔自珍飲下,回到家就感不適,數日后死了。
到底該信誰的?
我也難以辨別,若真想分辨?zhèn)€清楚,我覺得,只有去問龔自珍本人了。
梁啟超曰:
“舉國方沉酣太平,而彼輩若不勝其憂危,恒相與指天畫地,規(guī)天下大計。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確與有功焉。
今文學派之開拓,實自龔氏。 光緒間所謂新學家者,大率人人皆經過崇拜龔氏之一時期;初讀《定庵全集》,若受電然?!保ā肚宕鷮W術概論》)
龔自珍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tǒng)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
不過,據說柳亞子的欣賞水平并不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也不知道是誰說的這個話。
那就只好,拉下去,掌嘴八十。
一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