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當涂太白鎮(zhèn)青山腳下,長眠著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在陽光和煦暖春已至的踏青時節(jié),我們開車從南京出發(fā),沿著寧蕪高速開車一個小時的時間從太白出口右轉(zhuǎn)就到達李白墓園。
走進墓園映入眼簾的是一扇四柱三門沖天式全青石牌坊,牌坊上高懸著“詩仙圣境”匾額,牌坊下一對石獅栩栩如生。遠處青林山郁郁蔥蔥猶如仙境一般。
李白墓園以生態(tài)旅游和文化旅游為主題,集休閑娛樂、欣賞李白詩文和書法作品、觀光園林藝術(shù)和憑吊詩仙李白為一體的綜合旅游景區(qū)。與采石磯、天門山形成李白文化旅游線路。這是李白墓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的大石碑。
李白墓園,現(xiàn)占地100畝,分前、中、后三個景區(qū),有牌坊、太白碑林、眺青閣、太白祠、李白墓、十詠亭、青蓮書院、盆景園等景點,其中太白碑林和李白墓冢兩個景點為景區(qū)核心景點。
我們通過安檢購買了門票,李白墓園門票30元,因我們六十歲以上享受半價。一進入園內(nèi)迎面是一塊白墻黑瓦的照壁,中間是一幅大型浮雕,畫面是李白《望天門山》的詩境,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迥出江上山,雙峰自相對。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參差遠天際,縹緲晴霞外。落日舟去遙,回首沉青靄.
眼前是借境建筑,長方形的鏤空窗戶如相框,遠處的青山,亦名青林山,山勢崢嶸,峰巒遙接,巖壑靈秀,蜿蜓起伏,林木蔥郁,泉水潺潺。近處亭臺樓閣碧水柳煙,好一幅美輪美奐的山水畫卷。
我們沿著右邊游覽路線來到太白碑林,這是一處典型徽派古典園林建筑。
門頭上“太白碑林”匾額由郭沫若先生題寫,字體蒼勁。
太白碑林內(nèi)鑲嵌著書法家書寫的李白各個時期經(jīng)典詩碑106方,作者有毛澤東、魯迅、郭沫若、于佑任、沙孟海、林散之、楚圖南、啟功、陳立夫、沈鵬等共計106位書法家作品,作品中古拙含蓄、清新秀發(fā)、奔騰豪放、橫折跌宕,風格不一。
太白碑林將詩歌、書法、建筑藝術(shù)溶于一爐,是文化精品的代表作。
記得上小學時課文就有李白的詩篇,現(xiàn)在徜徉在李白的詩海里,耳邊響起了“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钡脑娋?。
喜歡李白望廬山瀑布的詩,“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喜歡李白靜夜思的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p>
喜歡李白江上吟的詩,“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yīng)西北流?!?/p>
作為南京人還是喜歡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的詩,“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倿楦≡颇鼙稳眨L安不見使人愁?!?/p>
太白碑林風格采用江南園林式,回廊環(huán)水而建,亭臺榭閣,古樸典雅,造型別致,均有典型的徽派特色。
碑林內(nèi)芳草萋萋、水波蕩漾、石山古拙、林木青翠、景致怡人。
出了太白碑林,沿著青蓮湖邊漫步,四處彌漫著春天的氣息,湖水碧綠清澈,倒映著岸邊的美景。四處幽靜,綠意蔥蘢,一步一景,美不勝收。
走近“李白邀月像”,但見一色漢白玉造就的頎長身軀,手舉金樽,大有偉人風范。
《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唐]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這是北端的石拱橋,掩映在翠竹綠樹之中,很有詩情畫意。
這是通往李白墓園的院門,院門頭大理石上篆刻“造極”二字匾額,極譽詩仙太白的詩文和人品之高。
院落左轉(zhuǎn)進入一處圓形拱門,這是通往“十詠亭”的道路,門前一座石拱橋叫“化鶴橋”橫跨青蓮湖,給人一種曲徑通幽的感覺,別有洞天。
這是李白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
據(jù)記載唐寶應(yīng)元年(762年),李白去世。時為當涂(今安徽省當涂縣)縣令的李陽冰將他葬于城南龍山東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白生前的好友范作之子范傳正與時任當涂縣令諸葛縱合力遷葬于與龍山相對的青山。
既是詩仙又是酒仙淺酌低吟皓月應(yīng)憐零亂影;
初為游客終為逐客凄愴潦倒蛟龍好護漂流魂。
這幅楹聯(lián)在太白祠享堂大門兩旁。此聯(lián)為江西彭澤著名書法家陶博吾先生撰文并書。
太白祠前后兩進,素白粉墻,黑灰瓦頂。祠內(nèi)青磚鋪路,飛檐聳脊;展現(xiàn)了明清宗族祠堂的建筑風格,門頭牌匾“太白祠”三字出自當代草圣林散之所題。
詩中無敵酒里稱仙才氣公然籠一代;
殿上脫靴江頭披錦狂名直欲占千秋。
此聯(lián)為安徽歙縣著名書法家王樂先生手書。太白祠大門前兩旁廊柱上。
欲上青天攬明月;
吾將此陵巢云松。
懸掛在太白祠大門兩側(cè)的對聯(lián)。此聯(lián)為著名書法家司徒越先生集李白詩句并書。
太白祠位于墓園中軸線上,廳內(nèi)迎面聳立著一座高2.47米,重約3噸的漢白玉李白塑像,塑像側(cè)身而立,左手按劍,右手后,雙眸含慧、胡須飄拂。不由得讓我想起李白的俠客行的詩,“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p>
堂中塑像背景是一幅墨綠色微版畫,以李白在當涂游蹤為寫意,版畫上方為書法家舒同所題“李白高蹤”匾額。廳堂下中上方懸有書法家司徒越手書“詩無敵”三字匾。
揚波噴云雷落筆搖五月;
舉杯邀明月垂輝映千春。
趙樸初題當涂李白墓園太白祠。
身無七尺心雄萬夫拔劍銜杯上青都倩六龍回車攬明月;
珠咳九天詩呈五色解冠拍手下白帝借一片孤帆歸青山。
此聯(lián)為著名書法家王業(yè)霖先生撰文,著名書法家方紹武先生手書。
兩側(cè)壁上還鑲嵌著6塊石碑:1塊雕刻李白全身畫像;1塊刻有李白《臨路歌》;另3塊重刻唐代李華、劉全白、裴敬撰寫的碑文,最為珍貴的1塊為幸存的宋碑。
我們來到詩圣太白的墓地,墓地呈圓形,青石塊砌邊。墓頂小草青青,如同一襲綠毯覆蓋墳墓。墓后圍墻外一片蔥郁的樹木守衛(wèi)著。墓前碑刻:“唐名賢李太白之墓”,相傳是詩圣杜甫的手筆。
碑刻上方分別有官帽、銅錢和酒樽。據(jù)考證,墓內(nèi)有唐代宣歙觀察使范傳正所刻唐碑一塊及李白仙骨。墓地清爽干凈,配以白墻綠樹和草坪,給人以安詳靜莊重的感覺,油然而生對詩仙的崇高之情。
墓園里的樹木也是風情萬種,處處體現(xiàn)詩圣太白的情懷。這顆一百多年的香樟樹長得枝繁葉茂,猶如大鵬展翅,起名“大鵬之夢”。
詩人總是期望自己能夠像“大鵬”一樣,縱橫千里,笑傲江湖,“大鵬飛兮振八裔”,我感覺到此時形似李白雙手托起蒼穹,奮起智能,輔弼帝王,濟蒼生,安社稷。
《上李邕》
唐·李白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diào),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這兩顆樹也是風情萬種,叫“九五至尊”。唐代詩人李白一生素有詩仙、酒仙、謫仙之稱,他所作之詩,一千多年來,可謂前無古人 后無來者。詩圣杜甫稱李白詩作“詩無敵”。
1980年,修葺一新的李白墓園對外開放,在園區(qū)內(nèi)天然長成了兩顆形狀奇特的香樟樹,一棵從根部生長出來九個丫,另一棵從根部生長出來五個丫,兩顆香樟樹緊緊挨在一起,形成了對李白詩作的最高評價。好像在稱贊李白是詩人當中的“九五之尊”。
我們來到最后一個景點“十詠亭”,李白晚年在當涂寫過十首歌詠當涂山川風物的詩,即“姑熟十詠”,因以名亭。亭中有照壁,上刻李白“姑熟十詠”詩,字為著名書法家黃葉村手書。前后題額“十詠亭”三字分別由著名書法家劉夜峰、黃葉村所題,并附有十詠亭重建記,著名書法家王業(yè)霖文并撰寫。
我想,李白這一生沒有甚么遺憾的,人生一世,有一首詩詞流傳就足夠了,而李白留給我們那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這些詩歌無疑是我們民族的寶貴遺產(chǎn)。李白的詩歌,堪稱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學作品的魂,這些豐富的富有激情的詩篇將會隨著我們民族的延綿而源遠流長。李白的詩,如醇美甘甜的乳汁,哺育一代又一代熱愛文學的后人。
我喜歡讀李白的詩,欣賞李白一生唱到的風情萬種,今生雖然沒有大師的賦詩才情,但是我們可以盡情的憧憬李白心中的風景,帶著當年詩仙“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人名山游”的豪情萬丈,在有生之年尋著李白走過的腳印,多欣賞幾處祖國的大好山河,此生無悔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