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月二十二日,奧特曼皆夫人在網上訂了泉州一日游,準備去廈門邊上的古城泉州,去看看南方的古城寺廟,還有著名的洛陽橋。早上一早,旅行社的車便到曾厝垵來接人。
驅車一個多小時,來到泉州南少林寺,又稱鎮(zhèn)國東禪寺,相對于河南的少林寺而言,此地是中國南方武術之發(fā)源地,它位于泉州清源山東麓,相傳為曾救唐王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和尚入閩所建。
南少林的規(guī)模不及蒿山少林寺,且歷史上曾經三毀三興,歷盡蒼傷。
這是進寺的道,進山門后路邊不少童子雕像,憨態(tài)可掬,栩栩如生。
進了山門要拐個彎才到大殿,因此導游阿文講我們從牌坊進來的不是正門,正對著天王殿的才應該是正門,只可惜寺院幾興幾毀,正門已經廢了。
這里曾培養(yǎng)出了南少林拳王黃飛鴻,后又由黃飛鴻弟子傳至香港,并遠播東南亞及美國等地。
此地自唐宋以來,曾歷經三廢三興。唐代,“少林寺反閩王王審知附梁,被毀”;
北宋太平興國六年“清源少林寺千僧反蒲壽庚之降元”,千僧抗元,少林寺再次被毀。
清乾隆二十八年,泉州少林寺因反清復明第三次被毀,火燒少林寺之后,少林寺和尚至善法師避禍民間,繼續(xù)招收少林弟子,反清復明。
南少林的三毀三興,除第一次外,均是反抗外族入侵,不愿作亡國之民,可歌可泣。
這是天王殿,介紹說這里供奉的是大肚彌勒佛,還有四大天王。
大殿供奉的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彌勒佛,它以布袋和尚為原型塑造。在佛教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學習包容。其中“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四大天王是佛教四位護法天神的合稱,俗稱四大金剛,他們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
北方多聞天王手上拿著一把傘,傘就是遮蓋, 意思是我們廣學多聞的時候,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清凈心,不要被外面的世界所污染。
中國大乘佛教寺廟中的東方護法天王,通常情況下尊身為白色,穿甲胄,尊手持寶慧琵琶。是中國佛教三十三天中的大尊天王之一。
南方增長天王,“增長”意為能傳令眾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故名增長天王。身為青色,穿甲胄,手握寶劍,有兩義:一、寶劍象征智慧,慧劍斬煩惱;二、為的是保護佛法,不受侵犯。
西方廣目天王:“廣目”意為能以凈天眼隨時觀察世界,古名廣目天王。身為紅色,穿甲胄,為群龍領袖 ,故手纏一赤龍(或作赤索),看到有人敵對佛教,即用繩索捉來,使其皈依佛教。
當然,四大天王民間更為通俗的解釋是四樣法器寶劍,琵琶,傘,蛇,寓意風調雨順,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這是南少林寺的榕樹,在這里看到的榕樹都有很多須根,是為大葉榕,須根入土,逐步變粗壯,可成其為獨木成林。
這寺廟門前的麒麟祥獸,可是與其它寺院前的雄獅石像不同。古人把此雄性稱麒,雌性稱麟,《宋書》:麒麟者,仁獸也。牡曰麒,牝曰麟。
麒麟是吉祥神寵,主太平、長壽;麒麟因其深厚的文化內涵,放置寺廟大門,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而天王殿后步步高升的臺階一直通往最上面的觀音殿。里面供奉四面千手觀音。為民間救苦救難,有求必應之慈悲菩薩。
泉州南少林始建于唐朝,興盛于兩宋,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經歷幾度興廢,史跡猶存。
南少林寺于1992年10月在原址重建,至1997年成大雄寶殿、五觀堂及僧舍。2002年開始在大雄寶殿正前方復建天王殿。此為泉州南少林寺的第四次重建。
建于祭臺墻上的佛祖達摩祖師的像。
三門峽的空相寺是佛教初祖達摩大師葬身之處,古老的空相寺過去是佛門圣地。
建于廟宇兩邊的走廊,氣勢軒昂!彰顯南少林地處乃風水寶地。
寺院中栽有兩棵千年小葉紫薇,樹形虬髯,多姿多態(tài)。
大雄寶殿左右的普賢殿象征著理德、行德,與象征著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薩相對應,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
而在大乘佛教中,如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被尊稱為“華嚴三圣”。
這泉州的南少林,雖不及嵩山少林寺規(guī)模宏大,然因為也有歷史故事而引人入勝。而且最難能可貴的是不收門票。
由南少林出來,我們旅行團50余人在泉州的這家名叫五福農家菜的館子吃了午飯的團餐,感覺味道還可以,還有海鮮。
這里出門一拐彎就到了今天的第二個景點《開元寺》
開元寺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跡,也是福建省內規(guī)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該寺始創(chuàng)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蓮花道場,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開元寺。
現(xiàn)存主要廟宇系明、清兩代修建,南北長260米,東西寬300米,占地面積78000平方米。
殿中的金鋼左腳微翹,導游解釋民間有傳說,當年有高僧打掃寺院,命金剛翹腳一點,打掃后忘叫金剛落腳。所以這腳就一直翹著了。
啤文記載 開元寺創(chuàng)建于唐,占地約120畝,為閩中有數名剎,現(xiàn)存木構樓宇全為明清建筑。大雄寶殿和甘露戒壇還保存明代建筑形式。殿內的斗拱附飾飛天伎樂為國內木構建筑所少見。寺內有東西兩石塔,西名仁壽塔,宋紹定元年建(公元1237年),東名鎮(zhèn)國塔宋嘉熙二年建(公元1238年),二塔均仿木構樓閣形式。雕刻精工,雄偉壯麗,為國內石塔建筑的珍寶,大殿拜庭兩旁列置唐,宋,明經幢及小石塔十余座雕刻亦精。
這些小石塔雕刻精美,應該是歷代高僧的靈骨所在地,然因為歷史久遠,如今已經不知道是哪名高僧的靈魂所在地。
拜庭兩旁古榕參天,大雄寶殿雕塑技術高超,尤其是粱槽間的24尊飛天樂伎,在中國國內古建筑中罕見。
院內所栽榕樹為千年古榕, 盤根錯結,形態(tài)蒼勁。
殿前階石,如灑上水,則顯現(xiàn)一千年蜈蚣,民間傳說當年蜈蚣精作亂,被佛所感召,鎮(zhèn)壓于殿下。
殿后廊的兩根古婆羅門教青石柱,同為明代修殿時從已毀的元代古印度教寺移來。大殿內用近一百根海棠式巨型石柱支撐殿堂,俗稱'百柱殿',殿內供奉的五方佛像,法相莊嚴,是漢地少有的密宗軌制。
大雄寶殿之后的甘露戒壇,系中國現(xiàn)存三大戒壇之一。甘露戒壇,建在中軸線的第二臺階上。甘露戒壇始建于宋,明末重建,重檐八角攢尖頂,四周環(huán)廊,占地645平方米。壇有五級,最高一層供奉明代盧舍那佛坐像木雕。開元寺甘露戒壇與北京戒臺寺、杭州昭慶寺并稱中國三大戒檀。
這開元寺院門口,同樣兩尊麒麟,不過此雕像似獅似麒麟,看來南方的寺院,風俗與中原確有不同。
大雄寶殿前拜亭的東、西兩側分置鎮(zhèn)國塔、仁壽塔兩石塔,俗稱東西塔。
這是西面的仁壽塔,精雕的石塔,外觀卻如木塔一般,是著名的仿木石塔。
只可惜石塔大門緊鎖,如今不讓登塔了,否則在塔上據高臨下,倒是可以一窺古城風貌。
出來開元寺,門口便是數華里長的泉州古西街,西街是泉州最早開發(fā)的街道和區(qū)域。
早在宋朝,它就已經象征了泉州的繁榮,它還是泉州市區(qū)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區(qū),保留著大量具有歷史原貌的建筑,西街片區(qū)現(xiàn)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共計20多處,分屬古建筑、古遺址、石刻等多種類別。
當然,在如今的商業(yè)環(huán)境下,盡管泉州外來游客不多,沿街也盡是小吃商戶,只是價格要比廈門便宜不少。
奧特曼在這里吃了一份四果湯,其實就是冰凍水果露,倒也清甜可口。
‘接著我們游覽了泉州的西湖公園,西湖公園總占地面積100公頃,其中陸地面積17.72公頃,水域面積82.28公頃,為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
西湖公園繁花錦簇,波光瀲滟,魚歡蝦躍,白鷺棲息,湖光山色渾然一體,是泉州市區(qū)具有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湖上古典園林。
?
泉州如此小城,能辟出如此水域公園,并且免費對市民開放,此乃善莫大焉。
西湖大門的對面便是泉州博物館,我們本來應該去博物館,可惜今天大門緊鎖,說是因故停展,其實可能跟新型肺炎疫情有關。
但是在湖邊的草坪上,游客們悠閑自在,享受著生活的美好,絲毫沒有感覺危險的臨近。
洛陽橋,曾用名“萬安橋”,是中國福建省泉州市境內連接臺商投資區(qū)和洛江區(qū)的一座橋梁,位于洛陽江水道之上,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橋,素有“海內第一橋”之譽,是古代“四大名橋”之一。
洛陽橋全橋長834米,寬7米,有500個石雕護欄、28只石獅子、9座石塔,46個橋墩。全都是由花崗巖筑成,鋪設橋面的石板長10米,寬1米,重達10000公斤,是福建省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之一。橋梁專家茅以升稱贊其為“福建橋梁中的狀元”,與趙州橋、盧溝橋、潮州廣濟橋并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橋”。
宋代,泉州成為當時最重要的海港之一,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港商賈云集,店鋪林立,是重要的貨物集散地。經濟的發(fā)展對當地的交通條件也提出了嚴峻的考驗。為了適應人們的生活和經濟的需求,順應海外貿易迅速發(fā)展的趨勢,在泉州知府蔡襄的號召下,當地商民集資1400萬兩白銀興建了這座跨海大橋,實現(xiàn)“長虹臥波人爭越,閩海四洲變通途”的愿望。
人們?yōu)榧o念蔡襄的功績,在橋頭建了他的巨型石像。
洛陽橋應該在河南洛陽,那么此橋為何取名“洛陽橋”呢?唐朝初年,社會動蕩不安,戰(zhàn)爭時常發(fā)生,不少中原人南遷。河南和洛水一帶的人多遷到泉州及閩南一帶,當他們來到泉州時,看到這里的山川地勢很像古都洛陽,就把這個地方也取名“洛陽”。
洛陽橋的建造過程異常艱苦,主要是因為洛陽江在連江接海之處,深受海水侵蝕之苦,橋基必須特別堅固。
為此,采用了一種新型建橋方法,即在江底隨橋的中線鋪滿大石頭,筑起一條二十多米寬,二里長的水下長堤。然后在石堤上用條石橫直壘砌橋墩,成為現(xiàn)代橋梁工程中“筏形基礎”的先驅。這種技術,直到十九世紀,歐洲人才開始采用。
第二,當地人民發(fā)明了種牡蠣加固橋基的辦法。
牡蠣是在當地比較常見的海產軟體貝殼,具有固著性,它的殼可以附生在巖礁或者其它的牡蠣殼上,繁殖能力很強。以牡蠣固基就是利用牡蠣的這種迅速繁殖的特性,把原來松散的石堤膠結成牢固的整體,防止基石被潮水沖走。這種以牡蠣加固橋基的辦法,古今中外,絕無僅有。
第三,洛陽橋創(chuàng)造了我國建橋史上浮運架橋法的紀錄。
浮運架橋法也就是當時的人們采用“激浪漲舟,浮運架梁”的方法,建橋面的石條長達10米,寬1米,重達10噸,人們利用潮汐的漲落,把一條條重達數噸的大石板架在橋面上'。運用這樣的方法,最終一座“跨海長虹”建成了。
凝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的洛陽橋。
后人評價蔡襄:“他的功績,主要不在于史書、傳說中所稱道的施工技術難題的解決,而是他順應了當時海外貿易迅速發(fā)展的趨勢,順應了泉州港迅速發(fā)展的趨勢,利用了作為泉州地方長官的權威,支持、推動了洛陽橋的建造。
如此笨重的石料,在沒有起重機械的唐代,居然也靠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給它搬到了橋面上。
為了紀念當初建造洛陽橋的蔡襄的功績,人們在橋頭修建了蔡襄祠,并刻石紀念。
在橋堍一帶,還有當地人養(yǎng)殖牡蠣的謀生手段。
別看這里生蠔便宜,但是要把這些生蠔采集下來,搬上你的餐桌,漁民卻也是異常的艱辛。
洛陽橋的建成,使洛陽江天塹變通途,對泉州的南北交流和海外交通事業(yè)的發(fā)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大大加快了泉州經濟的發(fā)展,尤其是對外貿易的發(fā)展。同時還為南宋時期泉州出現(xiàn)的大規(guī)模建橋工程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洛陽橋在沒有現(xiàn)代化動力裝備的基礎上,利用人力和借助自然力而建成,是我國最早的海港大石橋,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在我國橋梁發(fā)展史上寫下了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