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368年-1662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共29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由漢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
明金枝玉葉
明代玉器繼承了宋元的特點,造型粗獷,多以日常為題材,胎體較厚,鏤雕用法廣泛,平面雕兩層花,俗稱;【花上壓花】。
明玉圭
裝飾線條剛進利落,棱角分明,不拘小節(jié)。明代玉器漸趨脫離五代兩宋玉器形神兼?zhèn)涞乃囆g傳統(tǒng),形成了追求精雕細琢裝飾美的藝術風格。明代汪興祖墓 出土了玉帶飾14塊,碾琢隱起行龍,出沒于祥云之中,碾工玲瓏剔透,有鬼斧神工之妙。明代玉帶板延續(xù)了唐宋的風格,依舊做為官員的等級制度,明代玉器還出現了金枝玉葉,金玉結合的經典藝術作品,以及仿古玉圭,及佛像神人等造像,依舊保留了玉組件裝飾品。
明乳丁獸面紋觶(zhi)
乳釘紋獸面紋細部
明代的皇家用玉都由御用監(jiān)監(jiān)制,而民間最最著名的碾玉中心是蘇州,蘇州最著名的匠人是陸子岡,是明代極為傳奇的一個人物,他的玉雕作品可以說一概明代浮夸之風,無不精雕細琢,他首次創(chuàng)造了子岡牌,也就是一面有文字,一面有圖案的長方形玉牌,并且所提的詩句和玉雕的場景必定吻合,所刻文字一絲不茍,宛如筆寫。陸子岡還創(chuàng)造了合逑杯,在當時名聲鶴立,也是當時在玉器上刻有自己名款的工匠。
明合逑杯
明朝中期的玉器趨向簡略,承襲元末明初文人文化的興盛,出現了具有文人色彩的玉器,如青玉松蔭策杖斗杯等。明中期玉器的加工與集散多集中于東南地域如南京、上海、江西等地。上海陸深墓出土白玉鐵拐李、 白玉蝶、玉雞心佩、白玉帶鉤、鏤空壽字玉、玉戒指、玉道冠、玉簪等,玉件小巧玲瓏,代表了地主、富商等人用玉的品種和作工。
明玉帶板
這一時期的玉器開始顯現出明代社會的特點,玉器的制作加工也可真正代表明代社會的特點。
明玉香筒
晚明晚期期東南一帶社會穩(wěn)定,城市經濟繁榮,民間富裕,因此玉器產量有所增加。代表玉器有明十三陵定陵出土的玉帶鉤、玉碗、玉盂等,包括了死者生前御用玉器和死后的殉葬用玉。出現了嵌寶的玉器作品,玉器已吉祥的紋飾和文字為主,工藝開始了粗制濫造的情況。同時,古玩市場還大量制造了仿古玉器。甚至連清代的乾隆皇帝也曾經被明代仿古玉欺騙。
明玉組佩
明代玉器的工藝特征為以下幾點:
1:明代谷釘紋,多以管鉆套空,有明顯的痕跡。
2:動物造型的耳內多用錐鉆打凹,少見直筒。旋紋細而不均。
3:陰線寬深粗放,邊棱鋒利,槽地砣痕明顯,其過線,岐出現象比比皆是,故號稱“粗大明”。
4:底子處理不清,不平整,俗稱麻底。
明代玉佛像
從總體上看,明代玉器為花下壓花工藝,形象較為準確,細節(jié)處理不精,玉器從皇家貴族向貧民化發(fā)展。
南博子剛款玉簪
明代螭龍紋牌飾
明代童子臉部特征
明代人物細部特征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