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沙苗寨子
芭沙苗寨子是中國最后一個帶槍的部落,至今保留著男人用鐮刀剃頭的習俗。剃掉男性頭部四周大部分的頭發(fā),僅留下頭頂中部的頭發(fā),盤發(fā)為髻是成年的標志。
▲芭沙苗寨
摔跤是寨子里的保留活動
▲小黃侗寨
小黃侗寨是侗族大歌的發(fā)源地,她們的演出隊曾上過中央電視臺,為億萬觀眾呈現(xiàn)古老純正的味道。上世紀80年代,他們的歌聲甚至傾倒了整個巴黎。
▲小黃侗寨
身著傳統(tǒng)盛裝出嫁的侗寨姑娘
▲增沖侗寨
增沖鼓樓始建于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是貴州歷史最悠久、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侗家鼓樓,歷來是侗家聚眾議事、排解糾紛、迎送賓客、對唱大歌和吹笙踩堂等重大活動的場所。
▲增沖侗寨
重載的馬車行駛在雨后的石板路上
▲小黃侗寨
幾乎在每個苗家侗寨,隨意的走進苗族人家,都會看到織布機,也會看到中年的主婦們坐在織布機上札扎弄機杼的畫面。
▲大利侗寨
侗族同胞們依舊保留著傳統(tǒng)的種植藍靛、打藍靛制染料、架染缸浸染的傳統(tǒng)染布技藝。
▲停洞鎮(zhèn)
苗族人盤發(fā)髻的歷史悠久,在《黔南識略》中就說道:苗族“男女皆挽髻向前,綰簪戴梳,衣服以青為色”。
▲郎德上寨
苗族銀質(zhì)頭飾樣式繁多且精美,眾多銀質(zhì)頭飾中,銀角是為具有代表性的。銀角是仿水牛角的形狀,以體積大為美。
▲郎德上寨
黔東南苗族服飾,色彩鮮明強烈,豐富有序,主次分明。不同年齡、性別、場合、季節(jié)有不同的服飾。
▲郎德上寨
苗族人在日常生活中喜歡包裹頭帕,也會使用一些物品讓包裹出來的頭帕形成一定的形狀。頭戴幞頭的大媽們在午后街口。
▲郎德上寨
趕場是一種定期舉行的集會。苗族人在趕場時購買自己所需的食物和生活用品。
▲郎德上寨
苗寨里路過的一對母子
▲新塘苗寨
短裙苗的姑娘、婦女,無論春夏秋冬都穿著短裙,已經(jīng)有五六百年歷史。 一般身穿大襟上衣 , 下穿百折短裙 , 扎綁腿。領(lǐng)口、袖口、下擺和綁腿都是姑娘們自己繡制的彩錦。
▲新塘苗寨
姐姐背著自己的弟弟,隱藏在柱子的后面,弟弟好奇地望著鏡頭
▲新塘苗寨
黔貴地區(qū),怎么能少了鮮美辛爽的辣椒
▲肇興侗寨
古老的圍欄后面,老人帶著孩子在玩耍
▲加榜
貴州乃至中國最有氣勢的梯田,經(jīng)過千百年的開墾,從山頂?shù)缴侥_都是層層疊疊的梯田。這些梯田中間均散落著苗鄉(xiāng)獨具特色的吊腳樓,猶如點綴在銀河里的行星。無論春夏秋冬,每天清晨,一層層云霧從河邊緩緩升起,這些美麗的梯連同梯田邊上的苗鄉(xiāng)吊腳樓全都被籠罩在云霧中,遠遠望去,那些依稀可見的吊腳樓,若隱若現(xiàn),飄渺悠然。
動動手,為黔東南美景轉(zhuǎn)一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