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數千年的歷史積淀給揚州留下燦爛的文化、眾多的古跡、厚重的底蘊。
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叫無形文化遺產,根據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眾多,揚州市共有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9項(在江蘇省名列第二)、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46項、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6項、縣(市、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237項,共有國家級傳承人17名、省級傳承人82名、市級傳承人278名。
中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55項,其中揚州就有3項。揚州3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是:1.雕版印刷;2.古琴;3.剪紙。
揚州雕版印刷技藝始于唐代,發(fā)展于宋元時期,興盛于清代。
千百年來,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仍保存著傳統(tǒng)的、純手工的雕版印刷技藝,擁有陳義時、陸文彬等一批國家級、市級雕版印刷技藝非遺傳人。
這批傳人運用傳統(tǒng)工具手工操作,整理、雕刻、出版了一大批珍貴古籍。使中國的雕版印刷傳統(tǒng)工藝及其文化形態(tài)——燈不滅,薪火相傳,造福人類,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顆明珠。
古琴藝術(廣陵琴派),江蘇省揚州市傳統(tǒng)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古琴藝術(廣陵琴派)是中國古琴流派之一,它發(fā)源于江蘇省揚州一帶。明末清初徐常遇編著《澄鑒堂琴譜》,標志著廣陵琴派已臻成熟。
廣陵派琴曲既有北派的剛健之氣,又具南派的柔和之情,兩相融合,形成“音隨意走,意與妙和”的藝術風格。
揚州剪紙,江蘇省揚州市民間傳統(tǒng)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揚州剪紙是江蘇省揚州市文化藝術的一項重要組成內容,揚州是中國剪紙流行最早的地區(qū)之一,唐宋時期就有剪紙報春的習俗。
揚州剪紙線條清秀流暢,構圖精巧雅致,形象夸張簡潔,技法變中求新,形成了特有的剪味紙感和藝術魅力,為中國南方民間剪紙藝術的代表之一。
張秀芳,女,漢族,1943年生,江蘇揚州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揚州剪紙代表性傳承人。
揚州剪紙從刺繡花樣發(fā)展到現在的藝術型剪紙,其表現手法和中國面白描的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白描是以線為表現手段,依靠線本身的變化來表現各種物象。而揚州剪紙整幅作品就是由線條組成,可以說是用剪刀代替毛筆,剪出流暢的線條。
如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永壽先生的代表作《百菊圖》中的“羅漢須”,線條彎轉流暢,卷曲自如,每片花瓣就是一根彎轉流暢的線條,線線連接,上密下疏,卷曲的線條蒼勁有力,整個花頭飽滿整體。
如果除去工具和表現手法的話,可以說,揚州剪紙就是我們剪出來的中國白描。
揚州剪紙作品一般素色為主,使得作品清新素雅。摒棄掉多余的顏色,除了清秀流暢的線條就是逼真寫實的造型。
揚州剪紙的線條流暢,注重細節(jié)描寫,對于形態(tài)有著嚴格要求。如張永壽在創(chuàng)作《百菊圖》時,就經常對著菊花,邊觀察邊剪,其造型不僅傳形,更在傳神。
揚州剪紙的構圖精巧雅致,作者構思巧妙,方寸之間現乾坤?;B魚蟲在寫實的同時為了滿足畫面的需要適當變形夸張,滿足裝飾圖案的形式美法則。
形象是變化的,整體是統(tǒng)-的; 對稱的構圖中又有均衡;陽剪的線條和陰剪留下的面形成對比,整體中點線面又有調和;流暢變化的線條又使整體作品中充滿了跳躍的節(jié)奏和韻律感,整個畫面極具裝飾感。
揚州剪紙所用的紙張是白色的安徽手工宣紙,要求質地平整、厚度正好、韌性強又不含其他雜質。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剪紙的輔助工具,比如木板、錐子、骨筆等。
揚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共十九項。
揚劇,是江蘇省揚州市的地方傳統(tǒng)戲劇,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揚劇原名“維揚戲”,俗稱“揚州戲”,流行于江蘇省的揚州、鎮(zhèn)江地區(qū)和安徽省的部分地區(qū)及南京、上海一帶。
它以揚州民間歌舞小戲花鼓戲和蘇北民間酬神賽會時由男巫扮演的香火戲為基礎,吸收揚州清曲、地方民歌小調而最終成型。
揚劇歷史悠久,遺產豐富,不僅是揚州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地方戲曲發(fā)展史上也有著特殊的地位。揚劇音樂曲牌眾多,角色有生、旦、凈、丑等,重視丑、旦的表演,形成基本的喜劇風格。
揚州評話,是以揚州方言徒口講說表演的曲藝說書形式,興起于明末清初,流行于蘇北地區(qū)和鎮(zhèn)江、南京、上海等地。開山鼻祖為明人柳敬亭。揚州評話表演講求細節(jié)豐富,人物形象鮮明,語言風趣生動。
2006年5月20日,揚州評話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揚州清曲是在明清時期流行于揚州一帶的俗曲和小調基礎上發(fā)展形成的曲藝唱曲形式,又名“廣陵清曲”、“維揚清曲”,俗稱“小唱”或“唱小曲”,主要流行于江蘇省的揚州、鎮(zhèn)江和上海等地,用揚州方音表演。
揚州清曲傳統(tǒng)上是不化裝、無說白和無形體的表演,風格輕便簡潔、樸實無華。其中最有價值的是音樂,曲調源自當地小調,還包括傳自四方的各地小調,富有民間性和地域特征。
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揚州漆器是中國特色傳統(tǒng)工藝品種之一。起源于戰(zhàn)國,興旺于漢唐,鼎盛于明清。其工藝齊全、技藝精湛、風格獨特、馳名中外。
早在秦漢時期,揚州彩繪和鑲嵌漆器制作工藝就有很高的水平,揚州北郊天山漢墓,北京老山漢墓,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中都有揚州漆器的早期作品;唐代揚州漆藝還被鑒真大師傳播至日本;到明清時代,揚州成為全國的漆器制作中心,盛極一時。
揚州漆器曾于1910年和1915年、2001年三次參加國際博覽會,均獲得金獎。
趙如柏(1939年8月—2020年2月18日),男,漢族,江蘇省洪澤縣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揚州漆器髹飾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揚州漆器制作技藝主要有十大工藝門類:點螺工藝、雕漆工藝、雕漆嵌玉工藝、刻漆工藝、平磨螺鈿工藝、彩繪(雕填)工藝、骨石鑲嵌工藝、百寶嵌、楠木雕漆砂硯工藝、磨漆畫制作工藝。
揚州琢玉工藝源遠流長。唐代的揚州玉器工藝達到新高峰,宋代揚州玉雕出現了鏤雕和練條技藝。清代乾隆年間揚州玉雕進入全盛時期,1840年后,揚州琢玉行業(yè)逐年衰弱。20世紀50年代,揚州玉器廠成立,揚州玉雕技藝重新得到傳承。
揚州玉雕將陰線刻、深淺浮雕、立體圓雕和鏤空雕等多種技法融為一體,形成渾厚、圓潤、儒雅、靈秀、精巧的特點,具有秀麗典雅、玲瓏剔透的藝術風格。
2006年5月20日,揚州玉雕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揚州玉雕在藝術造型方面,大致分為三種:立體玉雕,半立體玉雕,玉石鑲嵌。立體玉雕又稱圓雕,半立體玉雕又名浮雕。
浮雕先用一塊玉石琢成攤形的玉板,后于平面上制作各種不同的圖案,這種浮雕又稱為平面玉雕。立體玉雕用一塊玉石材料雕琢而成,產品分單色和巧色兩種。它的藝術圖案,取材廣泛,內容豐富。通常分為人物、花卉、鳥、獸、爐瓶五大類。這些產品中又分為大件、中件、小件三種。
立體玉雕大部分為擺件,即陳列品,主要用于觀賞;半立體玉雕多為站屏、插牌;鑲嵌產品多為屏風和掛屏等大型作品。掛屏每堂四至六扇,屏風每堂多為六至八扇。屏風一般高為四至八市尺,掛屏尺寸一般小于屏風。
在藝術上,一般采用掛屏多整堂,屏風多隔景的處理方法;在造型上,既要注意到堤橋相連,又要注意到不同的景物,突出每扇的中心,樹茂花繁。揚州玉雕鑲嵌在造型結構上,是和揚州漆器結合在一起的。
揚州刺繡是流傳于揚州地區(qū)的傳統(tǒng)工藝,與蘇州刺繡的技藝屬同一門類,但由于受揚州歷代文化的影響和揚州八怪畫派的熏陶,追隨中國畫的文化內涵和筆墨情趣,“仿古山水繡”和“水墨寫意繡”逐步形成揚州刺繡的兩大特色。
揚州刺繡的特色是作品多取自于歷代諸多名家的優(yōu)秀山水、人物之作,畫稿意境深邃,構圖層次清晰,色彩雅致柔和,并以此開創(chuàng)了富有詩情畫意的仿古山水繡和神韻天然的水墨寫意繡,其特點是追隨優(yōu)秀中國畫的文化內涵和筆墨情趣,形成了格調高雅、雅逸傳神的藝術風格,在繡壇上獨樹一幟。
揚州刺繡素以劈絲精細、針法縝密、色彩豐富、表現力強的精細繡著稱,每件作品針法縝密、艷麗、工整、光潔。繡師們以精湛的技藝極力表現我國寫意畫瀟灑傳神的筆墨神韻和工筆畫的精致嚴謹。
揚州刺繡分藝術欣賞品和日用品兩大類,藝術欣賞品歷史上有仿宋繡、發(fā)繡等品種,多為富宦家庭女子所繡,所以也稱“閨閣繡”。以格調高雅、雅逸傳神的仿古繡、寫意繡獨善其長,并成為揚州刺繡的特色。
繡制水墨繡時,用絲線的粗細和不同色階的線色來表現“墨分五色”,即焦、濃、重、淡、清五個層次,以及黑白、濃淡、干濕的“六彩”效果。
針法注重疏密有致,疏而不散、密而不亂,從而表現出中國水墨畫筆墨精神及其中的意蘊,揚州刺繡素以精工細作著稱,一幅較大的作品往往耗時數年之久,某些部位的細微之處甚至用一根絲線的1/48繡制。
金銀細工制作技藝,上海黃浦區(qū),江蘇南京市、江都市傳統(tǒng)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金銀細工制作技藝需要經過繪圖、雕塑、翻模、拼裝、焊接、灌膠、繪鏨、表面處理、景泰藍、鑲嵌、裝配等一系列工藝流程制成成品。
2008年6月7日,金銀細工制作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971年,中國輕工業(yè)部部署恢復發(fā)展出口首飾生產。1972年江都辦起了金屬工藝廠,從上海請來了32位金銀工藝大師,加上揚州本地的數十位工藝大師,開啟了江都金銀細工傳承的新篇章。
揚州毛筆制作技藝,江蘇省江都市地方傳統(tǒng)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揚州毛筆以狼毫、兔尖(兔背之毫)為主要原料,地產孔麻為輔料,工具多自制。其制作技藝十分繁難,分水盆、裝套、旱作三個環(huán)節(jié)共一百多道工序,環(huán)環(huán)相扣,道道嚴謹。關鍵工序全憑藝人的手感、舌感和目測。筆尖粗細、長短、老嫩以及鋒狀均有講究,工藝精致而富有韻味。學制揚州毛筆,由師傅口傳心授,學者反復實踐、揣摩,入門難,精通更難。
高郵民歌最早的源頭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是高郵市高郵湖以及里下河的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廣為流傳的傳統(tǒng)民間歌曲,起源于龍虬文化時期,主要有號子、小調、情歌及各種生活、風俗歌謠,兒歌、對歌等,它既有蘇南民歌柔婉的特點,又有北方民歌爽朗的氣質,節(jié)奏婉轉輕盈,有著濃郁的里下河水鄉(xiāng)風格。
高郵民歌有著與其他地方民歌不同的特點。經典代表作:數鴨蛋、高郵西北鄉(xiāng)、送夫參軍、卸甲民謠、秧歌號子、我的家鄉(xiāng)在高郵、回家鄉(xiāng)。
邵伯鑼鼓小牌子屬于一種絲竹與鑼鼓相間的民間器樂種類,流布于江都邵伯鎮(zhèn)及其毗鄰的楊莊、真武、樊川、仙女廟等地區(qū)(包括邵伯湖西岸邗江沿湖集鎮(zhèn))。明清時期江蘇地區(qū)的民歌、小調非常豐富,對于發(fā)展衍變中的民間器樂不能不有所影響。
邵伯鑼鼓小牌子正是這一歷史階段的產物:一方面其曲調來源于民間的清曲小唱;另一方面在樂曲結構上又受到傳統(tǒng)十番鑼鼓的影響,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音樂形態(tài)。
2007年10月,邵伯鑼鼓小牌子入選江蘇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揚州木偶戲又稱為傀戲、“窟儡戲,是一門古老的地方傳統(tǒng)藝術,以“剛柔相濟”“細膩傳神”而著稱于世。
揚州有木偶之鄉(xiāng)的稱譽,其杖頭木偶與泉州的提線木偶、漳州的布袋木偶齊名。泰興是我國的木偶之鄉(xiāng)。泰興廣陵鎮(zhèn)是木偶之鄉(xiāng)的發(fā)源地,這里的木偶劇起源于清朝中期,已經有了300多年的歷史。
揚州彈詞,原名弦詞,是一種以揚州方言為基礎的彈詞系統(tǒng)曲種。
揚州彈詞表演以說表為主,彈唱為輔。代表書目有《雙金錠》、《珍珠塔》、《落金扇》、《刁劉氏》等。
揚州彈詞和揚州評話屬于姊妹藝術,形成于明末,興盛于清初,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發(fā)源于揚州,流布于鎮(zhèn)江、南京和蘇中的里下河一帶。
2008年6月7日,揚州彈詞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揚州盆景是江蘇省的地方傳統(tǒng)手工技藝。與中國盆景的發(fā)展同步,是中國盆景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流派風格形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享譽于當代。它得益于揚州文化,又將自身融入于揚州文化之中,成為一門獨特的高雅藝術。
富春茶點制作是江蘇揚州市的地方傳統(tǒng)手工技藝,屬于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朝宣統(tǒng)年間,“富春茶社”獨樹一幟、改革創(chuàng)新,在茶點的多元化戰(zhàn)略上下功夫,獨創(chuàng)出“魁龍珠”、經過改良被譽為揚州面點“絕代雙驕”的千層油糕和翡翠燒賣、“三丁包子”等等美味茶點,一直流傳。
2018年5月24日,富春茶點制作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傳統(tǒng)工藝振興目錄。
揚州是一座休閑城市,修腳業(yè)極為繁盛,世代相承,素有“中華修腳刀之鄉(xiāng)”的美譽。聞名全國的“揚州三把刀”,“揚州修腳刀”是其中“一把刀”,指的便是揚州修腳術。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揚州陸琴腳藝三把刀發(fā)展有限公司獲得揚州傳統(tǒng)修腳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14年11月,江蘇省揚州市申報的“揚州園林營造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揚州靜力編輯制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