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一百首
099、烏梅丸
[組成用法]
烏梅10~20g、細辛3~6g、干姜6~10g、黃連6~10g、當歸10~15g、附子10g、川椒6~10g、桂枝10~15g、人參10~15g、黃柏6~10g。水煎服,每日二次。
作九劑時可按古法制丸,或用現(xiàn)代方法煉蜜為丸。成人每次服20g左右,兒童酌減。
[方證]
1.手足厥冷、心中煩狂。
2.嘔吐、腹中痛。
3.腹瀉、大便稀溏或瀉下粘液。
4.口苦、目赤、小便黃。
[現(xiàn)代應用)
1,寄生蟲性疾病可使用本方,如膽道蛔蟲癥、蛔蟲性腸梗阻、鉤蟲病等。
2.慢性膽囊炎、膽石癥、消化性潰瘍、糜爛性胃炎、不完全性腸梗阻、胃腸神經官能癥、神經性嘔吐等疾病以腹痛、嘔吐為主證時也可使用本方。
3.以慢性、頑固性腹瀉為主證的疾病多見到本方證。 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腸道易激綜合征、過敏性結腸炎、慢性細菌性痢疾等。
4.慢性角膜炎、角膜潰瘍、青光眼、翼狀胬肉、美尼埃綜合征、口瘡、化膿性中耳炎等五官科疾病也有使用本方的時候。
5.其他疾病如高血壓病、神經性頭痛、腦炎腦膜炎后遺癥、癔病、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白癜風、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哮喘、肺炎、糖尿病、頑固性呃逆、頑固性失眠、多發(fā)性直腸息肉、妊娠惡阻、慢性盆腔炎、功能失調子宮出血、痛經等都有見到本方證的機會。
[經驗參考]
烏梅丸對于蛔蟲性疾病有肯定療效。如許叔微《傷寒九十論》己載一例:里中一人,中表病,渴甚,飲水不上,胸中熱疼,氣沖心下.八九日矣。醫(yī)者或作中喝,或作賁豚。予診之曰:證似厥陰,曾吐蟲否?曰:昨曾吐蛔。子曰:審如是,厥陰證也??上舱?,脈來沉而緩遲耳。仲景云:厥陰為病,消渴,氣上撞心,饑不欲食,食則吐蛔。又曰: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今病人飲水過多,乃以茯苓甘草白術桂枝湯治之,得止。后投以烏梅丸,數(shù)日愈。本方又主“久利”,如朱慎修治一男,32歲,大便不正常15年。 日三四次,或一二次,便溏,細如筆桿,食肥肉則便次增多。近年來覺消瘦,曾多方治療無效,經西醫(yī)診斷為結腸炎。給予烏梅丸治療,3日后癥狀好轉,每日大便一次,精神尚佳。繼續(xù)服藥7日,食欲增加,精神旺盛,腹部舒適。停藥40天左右,一切正常,4個月隨訪,未見復發(fā)(廣東中醫(yī),1959;4:165)。烏梅丸的使用范圍十分廣泛,已經大大超出仲景的條文,此處不作贅述。
雖然本方足以治療膽道蛔蟲病的方劑出現(xiàn)的,但若僅僅把它看作是“驅蟲之劑”,尤疑是大大低估其臨床應用價值。其實,烏梅丸的真正定位應該是厥陰病的主方。厥陰病即是凡寒熱錯雜、虛實互見、氣血失調等疑難證候的綜合概括,而本方的組成則是寒熱并用、攻補兼施、融酸甘苦辛四味為一體的雜合而治。本方證的寒熱錯雜表現(xiàn)為既有手足厥冷、畏寒、冷汗出、大便溏瀉等寒證,又同時有心中煩躁、日赤,口苦、小便黃的熱匪。在腹痛、嘔吐、下利等消化系癥狀以外的疾病中,此種寒熱錯雜往往更是判斷是否使用烏梅丸的重要線索。在精神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應用中,“病者靜而復時煩”則是點睛之筆。既然是厥陰病的主方,因此,在應用時要聯(lián)系厥陰病的提綱證來擴大運用。使用本方病情緩者可用丸劑,病情急者多作湯劑,湯劑一般不用蜜及醋。
[原文點睛]
1.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當吐蚘,今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為藏寒,蛻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擾。蚘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338)
2.蚘厥者,其人當吐蚘,今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烏梅丸主之。(《金匱要略》第十九篇第七、八條)
烏梅三百枚、細辛六兩、干姜十兩、黃連十六兩、當歸四兩、附子六兩(炮,去皮)、蜀椒四兩(出汗)、桂枝六兩(去皮)、人參六兩、黃柏六兩。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于大。先食飲服十九,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食臭等。
[注論精選)
徐忠可:蛔厥,厥者逆也。此與臟厥相類,臟厥由無陽,蛔厥亦因臟寒,不能自安而上入,但邪有淺深,故臟厥則煩無暫安,蛔厥則須臾得止。故首言當吐蛔,以見因寒而蛔不安,至蛔上入膈,非無蛔而竟煩之比也。唯因蛔則動靜不常,故既煩復止。及復食而”區(qū)且煩者,聞食臭而蟲欲得食,則更上而吐出也(《金匱要略論注》)。
鄭欽安:一治巔頂痛。夫厥陰之脈會于巔頂,今見巔頂痛者,是厥陰之邪侵于上也。烏梅丸專主厥陰,故治之而愈。二治睪丸腫痛。夫睪丸,俗稱為外腎。世人多以腎目之,不知此乃木之余氣所生。古賢配之震卦,震,木也。二陰—陽,二睪丸為偶,玉莖一為奇,奇居腹面,偶居背面,所配確乎不爽,而世人蓋未之細求其理也。予每于此處病,多以烏梅丸治之而愈。—治腹痛飲冷。夫腹痛,爪甲青,明足厥陰陰寒之氣,阻其真陽運行之機,邪正相攻,故見腹痛。既云寒邪.何得飲冷,必是陰極陽生,見此寒熱錯雜。烏梅丸寒熱并用,故治之而愈(引《醫(yī)法圓通》)。
喻嘉言:此條微旨,千百年來,全無識者。昌于篇首,總括大意,掣出腎陽、胃陽二端,原有所自。臟厥者,正指腎而言也;蛔厥者,正指胃而言也。曰脈微而厥,則陽氣衰微可知,然未定其為臟厥、蛔厥也。惟膚冷而躁無暫安,乃為臟厥。臟厥用四逆及灸法,其厥不回者主死。若蛔厥則時煩時止,未為死候,但因此而馴至胃中無陽則死也。烏梅丸中,酸苦辛溫互用,以安蛔、溫胃、益虛,久利而便膿血亦主此者,能解陰陽錯雜之邪故也(《尚論篇》)。
尤在涇:傷寒脈微而厥,寒邪中于陰也,至七八日,身不熱而膚冷,則其寒邪未變可知。乃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發(fā)躁,陽氣欲絕,非為蛔厥也?;棕收?,蛔動而厥,其人亦躁,但蛔靜則躁亦自止,蛔動時復自煩,非若臟寒之躁無有暫安時也。然蛔之所以時動而時靜者,何也?蛔性喜溫,臟寒則蛔不安而上膈;蛔喜得食,臟虛則蛔復上而求食,甚則嘔吐,涎液從口中出。按:古云:“蛔得甘則動,得苦則安?!庇衷唬骸盎茁勊釀t靜,得辛熱則止。”故以烏梅之酸,連、柏之苦,姜、辛、歸、附、椒、桂之辛,以安蛔溫臟而止其厥逆;加人參者,以蛔動中虛,故以之安中而止吐,且以御冷熱諸藥之悍耳(《傷寒貫珠集》)。
柯韻伯:仲景之方,多以辛甘、甘涼為君,獨此方用酸收之品者,以厥陰主肝而屬木?!逗榉丁吩疲耗驹磺?,曲直作酸?!秲冉洝吩唬耗旧?,酸人肝,以酸瀉之,以酸收之。君烏梅之大酸,是伏其所主也。佐黃連瀉心而除痞,黃柏滋腎以除渴,先其所因也。腎者肝之母,椒、附以溫腎,則火有所歸,而肝得所養(yǎng),是固其本也。肝欲散,細辛、干姜以散之;肝藏血.桂枝、當歸引血歸經也。寒熱并用,五味兼收,則氣味不和,故佐以人參調其中氣。以苦酒漬烏梅,同氣相求,蒸之米下,資其谷氣。加蜜為丸,少與而漸加之,緩以治其本也。仲景此方,本為厥陰諸癥之法,叔和編于吐蛔條下,令人不知有厥陰之主方。觀其用藥,與諸癥符合,豈只吐蛔一癥耶?蛔為生冷之物,與濕氣相成,故寒熱互用以治之。且胸中煩而吐蛔,則連,柏是寒因熱用。蛔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殺蟲之方,無更出其右者。久利則虛,調其寒熱,扶其正氣,酸以收之,其利自止(《傷寒來蘇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