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和孩子同讀了一本童書《戰(zhàn)馬》,寫了一篇《戰(zhàn)馬》讀后感。
昨天我們一起看了斯皮爾伯格導演的同名電影,這部電影獲得六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
按照我以往的經(jīng)驗,一般是小說比電影好看,因為小說留出了大量想象的空間。但是這部電影,因為有一些改編,電影中刻畫的人物形象比小說的描寫更加飽滿。
比如電影中的母親形象。
這個故事中,只有一位母親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艾伯特的媽媽羅西。
她的出場,是一個能干的、粗糲樸實的村婦形象。她看到丈夫花了所有的積蓄,買了一匹血統(tǒng)高貴,但是不能干農(nóng)活的馬(喬伊),非常氣憤。她要求丈夫馬上把喬伊退掉,把錢要回來。
艾伯特懇求媽媽留下喬伊,因為他非常喜歡喬伊,他愿意照料它,訓練它耕作。媽媽給了艾伯特一個月的時間,要求他必須在期限內(nèi)讓喬伊適應耕作。
媽媽一出場,是強勢的,火藥味十足的。
由于艾伯特的爸爸把所有的積蓄都用來買馬,無法支付租賃農(nóng)場的租金,全家人的生活幾乎陷入絕境,爸爸非常懊悔,在沖動中想要殺死喬伊。媽媽在旁邊鎮(zhèn)定地勸阻爸爸,和善而堅定。
此時的媽媽,人格相當穩(wěn)定,是定海針,安撫了爸爸的沖動。
艾伯特在大雨中訓練喬伊犁地,狼狽之極。莊園主過來說風涼話,對媽媽說:我是不會讓自己的孩子跟個犁刀在爛泥里翻滾的。
媽媽抓起手中的毛衣針,指著莊園主的鼻子說:如果你繼續(xù)指點我如何管我兒子,或是我的耕地,或是我的馬,我的田…我的農(nóng)場,你會失去一只眼。
莊園主聳聳肩,走了。
我理解艾伯特一家和莊園主的關系,就像是咱們舊社會的佃農(nóng)和地主的關系。
此時的媽媽,充滿攻擊性,就像齜著牙的母獸,不顧一切捍衛(wèi)自己的小獸。
有了媽媽的支持,艾伯特的心里踏實和篤定,從而有力量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由此,我想到的是,如果艾伯特在學校里被人欺負,有媽媽這樣的支持,心里多么踏實。換言之,有媽媽這樣支持的孩子,心理篤定踏實,眼里會有自信的光芒,不容易招惹別人的欺負,也不會欺負別人。
爸爸總是在外面喝酒,艾伯特怨恨爸爸。媽媽告訴他,爸爸曾經(jīng)在戰(zhàn)爭中獲得杰出指揮勛章,退役后,爸爸扔掉了勛章,為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傷害而悲痛,喝酒是為了忘記這些痛苦。爸爸拒絕為這些勛章而驕傲,但他從未放棄生活,一心想讓妻兒生活得好一點。
此時的媽媽,是柔軟的,飽含深情,是理解丈夫的妻子,是和兒子坦誠溝通的母親。
我喜歡這個真實質(zhì)樸的母親形象,像大地,像日光與月光的平衡。
孩子得以追隨自己的心,勇敢走向前方。
這樣的人格力量,是對孩子最好的祝福。
(對作者最好的支持就是讀完點右下角的”在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