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眾號所發(fā)文字、視頻和圖片歡迎轉發(fā)、分享、贊賞、評論和轉載(紙媒刊發(fā)請聯(lián)系我們并注明出處)
“深圳文學杯”第七屆“田青打工文學獎”應征稿
許建勇\深圳市寶安區(qū)
正月里來是新年,家家戶戶都拜年。拜年是春節(jié)期間中國人最重要的一項社交活動,它流傳了上千年,蘊含了太多的感情與內容。下面有幾個關于拜年的故事與大家分享:
上世紀七十年代,有一年春節(jié)期間爸爸與大伯一起去給姨奶拜年,姨奶嫁到我們鄰縣山區(qū)的一個村子里,那里距離我們縣城近一百公里,那天爸爸與大伯一大清早合騎一輛自行車出發(fā)了,騎行了幾十公里,在中午時分到達了一個叫南向店的鄉(xiāng)鎮(zhèn),到這里便進入了山區(qū),要走翻山越嶺的山路,自行車也沒法通行,于是爸爸把自行車放在南向店一個朋友的家里,和大伯一起拎著兩包點心徒步進入了大山之中,誰知天公不作美,下午天空忽然風雨交夾,山路變得泥濘難行,行至天黑之時,離姨奶家還有二十公里。此時爸爸倆兄弟已疲憊不堪饑餓難耐,于是他們把帶給姨奶的兩包點心全部吃掉了,吃完點心稍事休息后,他們又出發(fā)了,終于在夜晚十點鐘左右到達了姨奶的家中。他倆見到姨奶時第一句話是,給您拜年了!姨奶聽后竟喜極而泣……
姨奶忙著給爸爸和大伯做了一鍋米飯,又拿出珍藏的臘肉炒了好幾個菜,爸爸和大伯都餓壞了,他們如風卷殘云一般將飯菜一掃而光……吃完飯,姨奶把火盆里的柴火燒的旺旺的,山區(qū)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柴火,大家圍著火盆說著話,紅紅的火苗映紅了每個人的臉,爸爸說那種感覺特別溫暖,所有的辛勞與付出都是值得的……那晚大伯問姨奶:我們在路上看見樹林里有許多一閃一閃的象眼睛一樣的綠光,那是什么呢?
姨奶說:那是狼……
這個世界總有一些讓我們思念與牽掛的親人,拜年是給自己一個見想見的人的理由,拜年是對親人的思念,是聯(lián)系親情的紐帶。
我的小叔每年正月都會去給自己的師傅拜年,從未間斷。小叔的師傅住在我們相鄰的縣城,小叔年輕時跟著師傅學習修理縫紉機的手藝,那時家家戶戶都有縫紉機,修理縫紉機的師傅也很吃香,但想把這門手藝學精也不容易,除了精通機械原理之外,還要會修損壞的零件,若某個零件沒有配件,還要會動手制作一個新的,在當時物質條件匱乏的年代里,縫紉機維修工就是一個集鉗工,焊工,車工,電工……于一身的高級技工。小叔跟著師傅苦學了三年才出師,后來他回到我們縣城自立門戶開了家縫紉機維修店,小叔憑著過硬的技術和良好的信譽,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收益頗豐,在九十年代他就買下了兩間商鋪,專門用于維修縫紉機,至今仍在經(jīng)營。在做手藝的同類人中,小叔算是佼佼者了。
發(fā)達后,小叔沒有忘記自己的師傅,以前逢年過節(jié)都會帶著禮物去看望師傅,現(xiàn)在年齡大了,平時就不走動了,但每年春節(jié)期間一定會去給師傅拜年,從未間斷。前幾年小叔的師傅去世了,小叔每年又去給師母拜年,一如既往,直至今日。這真是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呀!小叔是以拜年的形式來表達一種感恩的心情。
在這個社會上,我們要對一些人心懷感恩,要對一些事心存敬畏,這會讓我們不斷反省,不斷精進,這樣人生的道路才走的更加堅實,更加長遠……
老馮叔年輕時參加過抗美援朝戰(zhàn)爭,還當過連長。他的一些戰(zhàn)友每年正月初六都會齊聚他家,給他拜年。以前正月初六他家可熱鬧了,來拜年的戰(zhàn)友有好幾桌,后來人越來越少了,現(xiàn)在連一桌都湊不齊了。老馮叔這兩年患了老年癡呆,經(jīng)常一個人把自己反鎖在屋子里不愿見客,前年正月初六,他的癡呆癥又犯了,那天來了四個戰(zhàn)友給他拜年,老馮叔的兒子忙去喊他,敲了半天門也沒有反應,這時一個戰(zhàn)友微笑著沖著老馮叔的兒子擺了擺手,示意他讓開。這個戰(zhàn)友上前對著房門用力猛拍幾下,扯著嗓子喊到:連長,??好了,敵人又上來了……
老馮叔一下子跳了起來,他邊跑過來開門邊說:同志們,檢查武器彈藥,準備戰(zhàn)斗……
門打開了,老馮叔看見是幾個來拜年的戰(zhàn)友,先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起來,戰(zhàn)友們也都笑了……魔幻的是,那天老馮叔的病一下子好了,他與戰(zhàn)友們一起又說又笑,他竟然變得思路清柝有條有理,和正常人一樣。
拜年有時又是一種友情上的傳遞,它會讓我們回憶起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和事。
這兩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許多人春節(jié)回不了家,有的被迫在外地過年,只好通過電話給自己想見的人拜年,非常時期這都可以理解。拜年這個中國傳承了上千年的風俗習慣飽含了我們太多的期許與感情,它也不會因為疫情而改變,它一定會繼續(xù)傳承下去。疫情也一定會過去。到時一定會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愿新年勝舊年,愿將來勝過往!
作者簡介:許一楓,男,本名許建勇,1973年出生于河南信陽,大專學歷,在深圳工作20多年,從事過多種行業(yè)。生活閱歷豐富,對生活有深刻思考,這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有多篇散文,小說發(fā)表于深圳揚美文化報,東方散文雜志,寶安日報,紅樹雜志及小說讀書網(wǎng)等媒體,代表作有《深圳蟻族的生活》,作品立足于深圳本土,具有現(xiàn)實意義,讓人們更深入地了解深圳,熱愛深圳。
(注:本平臺所發(fā)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臺觀念與立場。如涉嫌抄襲及語句不當?shù)刃袨橛勺髡叱袚熑?。?/spa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