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的《軟能力》有一句話,我印象非常深刻:比能力重要,因為往往不行能力高的人最會捅刀子。
這話當(dāng)真貼切。吳軍指的是職場:一個沒能力的壞人,破壞力有限,而一個有能力的壞人,防不勝防。確實這在職場里有跡可循。
如果拓展一下,這句話變形一下就是標(biāo)題:才華和三觀,哪個更重要?
最近研讀一些小說時,就會冒出這句話來。年前有一部小說被官媒點名批評,因為小說愛情至上、美化毒販,和主流價值觀不合。最直接的后果是一群小女生在網(wǎng)上詆毀緝毒警察……
這部小說真的是黑紅了。如果撇開價值觀問題,作者能把故事寫出這樣的結(jié)果,算是有才華的……至少在文字駕馭能力和功底上,是沒有話可說的。
如果作為一部作品——公開發(fā)布的作品,就需要值得思量了。私人作品無論怎么YY,都是局限在個人幻想世界中,談不上什么錯誤。畢竟沒人能拷問作者的價值觀正確與否,誰能是作者心里的審判者?
但作者本身的虛榮心無法忍受作品被埋沒,把作品當(dāng)成滿足自己私欲的工具,毫不顧及影響。將所謂的影響作為彰顯自己實力的標(biāo)志,那實屬自私。
更何況,這作者的言論肉眼可見的毫無底線
才華和三觀,三觀更重要,作為人的基礎(chǔ)就是三觀,空有才華的人,不過是套著人皮的魑魅魍魎。
小說和現(xiàn)實不同,大部分人是否能分清兩者界限,還是要打個問號的。不要說2023年了,怎么還能有人分不清?
看看網(wǎng)上那些叫囂洗白的粉絲,這不就是現(xiàn)實嗎?
有才華無三觀的作者,確如毒藥。而不分黑白,全盤接受的讀者,又是為什么會出現(xiàn)?
這難道不是該深思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另一個反面教材就是家長投訴《中國奇譚》不適合兒童觀看。
毫無分辨能力的讀(觀)者是哪里來的?
答案有,自思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