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古“甘州”,是甘肅的“甘”字由來,而張掖之名始于漢武帝時期,更早于甘州之名。
唐代以前,絲路一帶的中心是武威,唐至清代,絲路一帶的中心遷到張掖,而清代以后直到現(xiàn)在,甘肅的省會成為蘭州。
夏朝之時,張掖為西戎;
周穆王時,西戎歸順中原;
西周之時,戎狄共居于此;
此后直至漢代以前,此地為月氏領地;
秦漢之際,匈奴驅逐月氏,此地成為匈奴休屠王、渾邪王屬地;
漢武帝時,驃騎將軍霍去病收復此地。
漢武帝在此置郡,名為“張掖”,意為“張國臂掖,以通西域”。
兩晉南北朝之時,沮渠蒙遜在此建立北涼國。在其治下,張掖發(fā)展農業(yè),大興儒學,擴大西域各國的文化交流,繼承發(fā)揚漢文化,推廣佛教,翻譯佛經,開鑿石窟。尤其西域地區(qū)音樂非常發(fā)達,北涼國君將當?shù)匾魳?、歌舞與龜茲樂相結合,創(chuàng)造音樂《秦漢伎》,使張掖文化呈現(xiàn)空前繁榮的局面,成為北方中國佛教的中心,同時也使張掖成為中國內陸與西域通使和商貿的中心。其中《秦漢伎》傳入中原,稱《西涼樂》,成為北朝宮廷的“國伎”,而張掖的佛教音樂傳入中原,稱《西涼州唄》,成為北朝佛寺的法樂。因武威為涼州,而張掖在武威之西,故又稱西涼。
西魏時,因境內甘泉,改張掖為甘州。所以張掖之名早于甘州之名。
唐朝時期,張掖大力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其國際貿易地位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張掖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場所,而大唐國力強盛,疆域廣闊,張掖亦取代武威成為河西與西域的中心。大唐經濟繁榮,而文化亦昌盛,尤以音樂非常發(fā)達,原本詩、詞也是為唱服務的,而唐玄宗更是酷愛音樂,自辦梨園,親自教習音樂,楊貴妃是他在音樂上的知己。甘州音樂《波羅門佛曲》傳入宮廷后,唐玄宗改制為《霓裳羽衣舞》;甘州邊塞曲流入中原后,成為教坊大曲,以《甘州破》、《甘州子》、《八聲甘州》、《甘州曲》等命名的詞牌、曲牌流傳甚廣。
后唐時,回鶻占領甘州。
北宋時,黨項族首領李元昊擊敗回鶻,建立西夏,繼承漢文化,繼續(xù)興修水利,發(fā)展農業(yè),推崇佛教、道教,建成了規(guī)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大佛寺。
元朝始建甘肅行省,立張掖為省會。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前往上都途中,曾在甘州停留一年,在《馬可·波羅游記》中記錄了張掖的繁榮。
明朝時,張掖為陜西行都司及甘肅鎮(zhèn)的治所。
清朝時,張掖為甘州府治所,甘肅提督統(tǒng)軍統(tǒng)軍駐地,節(jié)制涼州、肅州、西寧、寧夏四鎮(zhèn)總兵。
清朝之后,中國沒有跟上工業(yè)革命的步伐,錯失了科技興國的時機,國力日弱,戰(zhàn)亂頻仍,疆域收縮,而甘肅的中心亦轉移到蘭州。
張掖之輝煌與繁榮,歷史素有“金張掖、銀武威”的說法。張掖此地可謂寶地,有世界獨一無二的七彩丹霞、怪石嶙峋的冰溝丹霞、可稱“小克羅拉多”的峽谷、亞洲最大的軍馬場、國家級濕地保護區(qū),張掖還有大佛寺、木塔寺、土塔寺、西來寺、馬蹄寺、鎮(zhèn)遠樓、山西會館、民勤會館、黑水國遺址等名勝古跡。我們今次是第三次來到張掖,仍充滿無限驚喜。
丹霞地貌:以陡崖坡為特征的紅層地貌。
丹霞地貌在我國公布廣泛,但分布之集中,造型之壯觀者,在世界范圍內,也只有張掖七彩丹霞一處。這里的丹霞地貌發(fā)育于距今約2億年的前侏羅紀至第三紀。
與大家分享幾張張掖七彩丹霞的照片。
丹霞地貌形成需要千百萬年,而毀掉也不過須臾之間,中華大地地大物博,卻也養(yǎng)成了我們的人民不懂得珍惜。希望大家行走在中華大地上時亦能心念萬事萬物皆有來者,皆有往者,來之不易,往去何迅,能珍惜世間美好的事物!
下期將向大家介紹冰溝丹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