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557年—581年),北朝政權(quán)之一,由宇文覺在宇文護的擁立下建立。557年,在宇文護的擁立下,宇文覺正式稱帝,定都長安,國號“周”,史稱“北周”。宇文覺年幼,大權(quán)由堂兄宇文護掌握。其后,宇文護殺死宇文覺,立宇文毓為帝。560年,宇文護又毒死宇文毓,立宇文邕為帝。572年,宇文邕誅殺權(quán)臣宇文護,掌控朝政,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577年,宇文邕滅亡北齊,統(tǒng)一北方。581年,北周靜帝禪位于楊堅,北周滅亡。
北周(557年—581年),北朝政權(quán)之一,由宇文覺在宇文護的擁立下建立。557年,在宇文護的擁立下,宇文覺正式稱帝,定都長安,國號“周”,史稱“北周”。宇文覺年幼,大權(quán)由堂兄宇文護掌握。其后,宇文護殺死宇文覺,立宇文毓為帝。560年,宇文護又毒死宇文毓,立宇文邕為帝。572年,宇文邕誅殺權(quán)臣宇文護,掌控朝政,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577年,宇文邕滅亡北齊,統(tǒng)一北方。581年,北周靜帝禪位于楊堅,北周滅亡。
宇文肱(?—526年),宇文泰的父親。559年,其孫宇文毓追尊他為德皇帝。
宇文泰(507年—556年),鮮卑族,西魏的實際掌權(quán)者,北周政權(quán)的奠基者。推行均田制,創(chuàng)立府兵制度。他執(zhí)政西魏二十余年,奠定了北周的基礎(chǔ)。557年,其子宇文覺稱帝后,追尊文皇帝,廟號太祖。
孝閔帝宇文覺(542年—557年),宇文泰第三子,北周第一位皇帝,是宇文護擁立的傀儡皇帝。557年,在宇文護的扶持下,廢黜西魏恭帝,宇文覺稱帝。宇文覺想親自掌控朝政,與宇文護發(fā)生沖突。宇文護于是逼迫宇文覺遜位,將他貶為略陽公并幽禁。不久宇文覺被殺害。572年,宇文邕誅殺宇文護,給宇文覺上謚號孝閔皇帝。
明帝宇文毓(534年—560年),宇文泰庶長子,北周第二位皇帝。557年—560年在位,謚號明皇帝,廟號世宗。557年,宇文護迎立宇文毓繼位。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崇尚節(jié)儉,整頓吏治。560年,被權(quán)臣宇文護毒死。
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宇文泰第四子,宇文覺和宇文毓異母弟,北周第三位皇帝。560年—578年在位,謚號武皇帝,廟號高祖。在位期間,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yè),國勢強盛。因有口傳遺詔,宇文護沒辦法改變,于是擁立宇文邕繼位。572年,誅殺權(quán)臣宇文護,獨掌朝政。繼續(xù)推行均田制,改進和發(fā)展府兵制度。574年,宇文邕下令展開滅佛運動。577,攻陷鄴城,滅亡北齊,統(tǒng)一北方。578年,宇文邕因病逝世。
宣帝宇文赟(559年—580年),宇文邕長子,北周第四位皇帝。578年—579年在位,謚號宣皇帝。在位期間,沉湎酒色,暴虐荒淫,大肆裝飾宮殿,濫施刑罰,北周國勢日漸衰落。579年,宇文赟禪位,自稱天元皇帝,但仍掌控朝權(quán)。580年,由于縱欲過度,嬉游無度,病逝。
靜帝宇文闡(573年—581年),原名宇文衍,宇文赟長子,北周末代皇帝。579年―581年在位,謚號靜皇帝。579年,接受宇文赟的傳位,以隨國公楊堅為輔政大臣。581年,被迫禪位楊堅,北周滅亡,被封為介國公。581年,被楊堅暗中派人害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