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兩組對話:
1.教師問丁師 2.孩子問丁師
教師問丁師
教師:作為一個少兒英語老師,經(jīng)常有孩子上課很調(diào)皮,隨便下座位,講話,大吼大叫。
遇見這種情況,第一、我會有點兒生氣;第二、我認為確實影響了上課節(jié)奏;第三、家長對紀律要求也很高,很希望我對他們嚴格。
但是之前看了丁老師的書,現(xiàn)在就很疑惑,不知道應該怎么用心,才是對孩子真正好,同時,也能完成基本的教學目標。
丁師:用孩子管理孩子!問問其他孩子,他這樣對不對???回答“不對”時,也要問孩子,不對,怎么辦呢?
不管孩子怎么回答,根據(jù)回答的內(nèi)容,都要反向追問一下。
教師:作為老師,備課時越來越?jīng)]有創(chuàng)造力,怎么辦?現(xiàn)在備課都變成一件痛苦的擠牙膏一樣的事,越來越難備出一堂有趣有意義好玩的課了。
丁師:自己沒有新東西,就推給孩子,讓孩子教孩子!向孩子們學習!既鍛煉了孩子,還解決了自己的問題。
孩子問丁師
孩子(9歲):宇宙的存在有意義嗎?
丁師:意義是站在人這個角度上,我們?nèi)说拇竽X制造出來的東西,是人要給個意義。
但我們?nèi)颂煨×?,宇宙的存在與不存在,人根本無法干擾它,它就是自然運行、自然發(fā)展。
所謂的意義,是我們?nèi)巳绾握J識這個宇宙,認識宇宙的運行規(guī)律,從而找到我們?nèi)耸菑哪睦飦淼?,我認為這就是意義,人為地,給它個意義。
孩子:人是空虛的嗎?
丁師:人真的存在嗎?人活在自己的念里,沒有念,你存在嗎?你不存在,你就是個虛的。
我們的背景是什么,是空空蕩蕩的什么也沒有,我們生活在我們的背景里。
我們都會做夢,你夢見你上山,你夢見你上這里來,你看到別人,也看到你自己了,看到的那個“看”,你感覺,是不是你自己?當你感覺那個“看”是你自己的時候,這個“看”什么樣?這個“看”是虛的還是實的?!
丁師(對家長):孩子感知到了,才提出來這個問題,如果感知不到,他提不出來。我們的孩子很偉大,別小看他,他比我們強!
從這兩組對話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
我們的教師還在關(guān)心
該怎么“管”孩子,怎么“教”孩子,
在這個管教的過程中,
“教育者”又倍感乏術(shù)、力不從心;
而孩子們呢?
他們關(guān)心宇宙、質(zhì)疑存在,
探索生命的意義和實相...
孩子的心量如此廣大,
作為教師、家長,我們這些成年人
到底憑什么來“管”,
用什么來“教”呢?
丁師說,天才不是教出來的!
那么,天才從何而來?
天才不是教出來的!
問:您說“天才不是教出來的”,那是怎么來的?
丁師:放開孩子,讓孩子跟自然界學、跟地學、跟天學,這就是天才!
跟教授學、跟專家學,那就是人才!跟著爸媽學、跟著爺奶學,那就是蠢才!因為99%父母,不是人才。
問:那么,天才教育的內(nèi)容設(shè)計理應是,以察地理、觀天象為主;以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史為輔;順帶學點能生存的技能為趣!
丁師:學習自然界包容一切,不舍棄一物,讓孩子們學包容,接受、接納一切的存在;
學習大地養(yǎng)育一切生命,不求回報,培養(yǎng)孩子厚德載物的品行,德行天下的情懷;
學習天空的胸懷,包容所有,自己卻是個“沒有”(空),培養(yǎng)孩子的心胸寬廣、遼闊,包容一切而不占有,心包太虛!
問:老師,學自然界,學地,學天,這都是心性上的學習。成年人可以通過“閉關(guān)”,覺知練習來實現(xiàn)。孩子呢,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該怎樣做呢?
丁師:九歲以下的孩子,可以引導他們“把自己沒了”,每天不少兩次,每次不低于五分鐘。持續(xù)兩個月,半數(shù)以上的孩子都能體驗空性!
問:明白。也就是說可以在靜坐時來引導。大一點兒的孩子呢?
丁師:九到十三周歲,讓他明白道理,這個年齡段好奇心強,坐不住。十三周歲以上,可以閉關(guān)。
問:老師,孩子體驗到空性時,怎樣讓他確定那個“什么也沒有”、那個“空”就是他自己呢?
丁師:問一下就行了,肉體是你,還是“沒有”是你?
(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