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著言簡意賅,意境深遠等特點,一直被我國人民奉為掌上圭臬,代代流傳。俗語來源于民間,是古代勞動人民寶貴的生活經驗的總結和歸納,而且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很積極的指導作用。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一些俗語似乎是顯得跟不上節(jié)奏了,因此被人們棄如敝屣,不以為然。其實俗語文化的傳承,歷經了很多朝代,也走過了不少風雨,雖說有的俗語文化內涵不能與時俱進,但是依舊能讓我們感悟出很多的智慧道理。而有一些俗語,也是永遠也不會過時的,因為有的俗語背后的文化內涵是在講人性,而人性是不會改變的,所以俗語文化自然也就歷久彌堅。
有這樣一句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這是古人留下的金玉良言,那么這句俗語到底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古人有此一說呢?
俗語的前半句是“母在不慶生”,母自然指的是母親。對于一個新生命來說,母親的孕育才能讓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出生的那一刻,對自己而言,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就被稱為生日。老祖宗的這句話是告訴我們,如果母親大人還在這個世界上,就不要輕易地給自己過生日。
母親經歷了十月懷胎和一朝分娩的痛苦,其中的艱辛是不言而喻的。在我國古代沒有這么好的醫(yī)療條件,因為母親難產而死的也不在少數(shù),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王公貴族,女人面對生孩子這件事情,所承擔的風險都是相同的。一個人的生日,其實就是母親最痛苦的那一天。
父母對兒女的恩情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如果一個人不能善待自己的父母,就會被人恥笑甚至絕交。自古就有“百善孝為先”的老話,而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每次到了過生日的時候,就向父母索取禮物,甚至因為母親給的太少而不高興。
老祖宗的這句話其實是一種勸誡,尤其是年輕人,要知道父母的恩情,到了生日那天也不要過分地聲張,要時刻謹記那一天是母親最痛苦的一天,要對父母表示尊重,這就是“母在不慶生”的真實含義。
俗語的上半句說母親,下半句自然講到了父親。古人有“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的忠告,認為身上的一切都是父母所給,不能輕易地丟棄,尤其是頭發(fā)還有胡須。于是古代的男子一直有著留發(fā)和留須的習慣。但是到了清朝,曾國藩卻主張“父在不留須”,這又是什么原因呢?
胡須代表一個人的年齡,胡須留得越長,說明這個人年齡也就越大。而晚輩在父親面前留須,就有一種喧賓奪主的行為,而且顯得十分老成,這自然會讓父親多想。父親作為一家之主,需要承擔家里的很多責任,我們不在父親面前留須,這是對父親的一種尊重。
古人的這句俗語是出于孝道而言的,我們今天看這句俗語,未免有些不近人情。事實上,俗語背后的道理是告訴我們要時刻把“孝”放到心上,而這些形式上的東西,也不必完全遵守,只要內心有父母,就比什么都重要了。
文 | 國學大觀園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