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注:敏:有兩個意思,勤勉或敏捷。這兩種意思放在語句中都講得通。但綜觀整部《論語》,孔子看重的是少說多做、勤勤勉勉的人,未必是做事敏捷、風風火火的人。故《論語》中的敏,大多數(shù)應解釋為勤勉,而非敏捷。 就有道而正:就,靠近。孔子在另外一個場合還說過:“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保?/span>7·3)“聞義能徙”,就是“就有道”,“不善能改”就是“正”??苫ⅰ?/span>
翻譯:孔子說:“君子吃飯不求飽腹,居住不求安逸,對待工作勤勉努力,平時說話慎重嚴謹,接近有道的人來匡正自己的缺點:做到了這些,就可以稱作好學了呀!”
發(fā)揮:在孔子看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重要的是要努力去改正,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因此,改過就是好學的表現(xiàn)之一。有一次魯哀公問他你的弟子中哪個比較好學,他回答是顏回,因為顏回“不遷怒,不貳過”(6·3章)。所謂不貳過,就是不犯同樣的錯誤。古語說吃一塹長一智,如果不吸取教訓,經(jīng)常犯同樣的錯誤,在孔子看來,這就是不夠好學。當然,誠如西方學者所言,人讀歷史是為了吸取教訓,但是人從歷史中得出的唯一教訓,就是人從來不會吸取教訓。許多時候,一個人的性格缺陷或感情弱點,注定了他就是會在同一條陰溝里一而再再而三地翻船。因此,要做到“不貳過”,談何容易?大概,這也是孔子許之為好學的原因吧?
又,古時候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水平落后,往往量腹而食,數(shù)米而炊,對于有志于求道的君子來說,吃飽已經(jīng)是一種貪婪的表現(xiàn)了??鬃咏虒W生,也都注重精神上的追求,而非物質上的享受。這一點激勵了后世千千萬萬的仁人志士。孟子說:“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孟子·滕文公上》)即是指出了一個人若貪圖物質上的享受,而無高遠的精神抱負,那跟禽獸又有何區(qū)別?宋代王曾中了狀元,有人開玩笑說:這下子一生吃著不盡了。王曾正色回答說:“某平生之志,不在溫飽?!薄捌缴荆辉跍仫枴?,這樣的話語,真可謂鏗鏘有力。
1.15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渌怪^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詩經(jīng)·衛(wèi)風·淇澳》?!睹珎鳌罚骸爸喂窃磺?,(治)象曰磋,(治)玉曰琢,(治)石曰磨。”切、磋、琢、磨,本義是工匠對器具進行不斷的加工,這里引申為精益求精的意思。
翻譯:子貢問說:“貧窮而不諂媚,富有而不驕慢,怎么樣?”孔子說:“還可以。但不如貧窮卻能夠自得其樂,富有卻能夠喜歡禮儀?!弊迂曊f:“《詩經(jīng)》里說:'(像打磨藝術品一樣,)不斷地切呀磋呀,反復地琢呀磨呀?!蟾耪f的就是這個意思吧?”孔子說:“端木賜呀,現(xiàn)在可以和你談論《詩經(jīng)》了。我告訴了你表面的意思,你卻能夠領悟出話語背后的含義?!?/span>
發(fā)揮:朱熹曰:“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子貢自以無諂無驕為至矣,聞夫子之言,又知義理之無窮,雖有得焉,而未可遽自足也,故引是詩以明之。”
作者簡介:
吳伯雄,福建莆田人,復旦大學博士,現(xiàn)為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講師,教授中國古典文學。工作以來,時勤時墮。前年頗知發(fā)奮,先后著《論語擇善》,編《四庫全書總目選》,點校《宋史翼》。教研之余,頗事筆墨。然外表沉潛寧靜,內(nèi)心張狂躁動。近來性情一變,作別青燈,拋卻古卷,轉玩公眾號,專以文藝創(chuàng)作為事。揚才露己,任取笑于通人;掀天揭地,是快意于吾心。管他儒林文苑,過我詩酒生活。近作一詩,頗示己志,錄之于下,以饗知者。詩曰:
也曾靜默慕沉潛,
少年頭角時崢嶸。
板凳難坐十年冷,
初心不使一塵蒙。
可能駿馬作喑馬?
到底書生是狂生。
論語注成宣天下,
記取莆陽吳伯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