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明)呂坤
【談道】
在《談道章》中,呂坤提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道” 的呈現(xiàn),道只有一個,只有一真,而“中”卻是道中天子;中道是圣人權(quán)衡度量萬物的標(biāo)準(zhǔn);而中下有庸,中庸之道更是了不得。同時,他把宇宙歸結(jié)為“理”和“氣”,認(rèn)為理是先天存在的,氣是后天生成的。此外,他還對古代哲學(xué)的重要命題知與行進行了論述。綜而言之,呂坤把繁紛復(fù)雜的世界歸納為一個 “道”字。
昔人有言:“朝聞道,夕死可矣”!
【原文】
真器不修,修者偽物也;
真情不飾,飾者偽交也。
家人父子之間不讓登堂,非簡也,不侑而飽食,非饕也,所謂真也。
惟待讓而入,而后有讓亦不入者矣;惟待侑而飽,而后有侑亦不飽 者矣,是兩修文也。
廢文不可為禮,文至掩真,賊也。君子不尚焉。
【譯文】真實的器物不需加以整修,整修后就成了假器物;真實的情感不用掩飾,掩飾后就是虛偽的交情。家庭中父子之間不用謙讓 就登堂入室,并不是簡慢無禮;不需勸請卻吃得很飽,并不是貪饞,這是率真坦誠的體現(xiàn)。只等有人禮讓才進去,而后來有請讓也不進入;只等有人勸說才吃飽,而后來就是有人勸說也吃不飽,這就是整修和掩飾。廢棄文飾就沒有禮儀,但文飾過度就會掩蓋真實,成為禮儀的禍害。君子不推崇這種作法。
【原文】
自然者,發(fā)之不可遏,禁之不能止。
才說是當(dāng)然,便沒氣力。
然反之之圣,都在當(dāng)然上做工夫,所以說勉強。
勉然做到底知之成功,雖一分?jǐn)?shù)境界,到難題試驗外,終是微有不同,此難以形跡語也。
【譯文】所謂自然,就是產(chǎn)生后便無法遏制,想制止住都不可能。剛 剛認(rèn)為應(yīng)當(dāng)如此,剎那間就無能為力了。就像通往至圣目標(biāo)的道路,人人都在怎樣做上下功夫,所以講究要努力。努力做下去可以取得成功。然而即使達到的目標(biāo)差不多,只要用難題加以驗證,終究就有些不同。這很難用語言來形容的。
【原文】
愚不肖者不能任道,亦不能賊道,賊道全是賢智,后世無識之人,不察道之本然面目。
示天下以大中至正之矩,而但以賢智者為標(biāo)的。
世間有了賢智,便看的中道尋常,無以過人,不起名譽,遂薄中道而不為。
道之壞也,不獨賢智者之罪,而推崇賢智,其罪亦不小矣。中庸為賢智而作也。
中足矣,又下個庸字, 旨深哉!此難與曲局之士道。
【譯文】 愚笨無才的人不能擔(dān)負(fù)道,也沒有能力篡改道。篡改道的人 全都是智識卓越的人。然而后代沒有見解的人,不能分辨其本來 面目。昭示大中至正的準(zhǔn)則于天下,總是以所謂賢智的言論作為 典范。世上的賢智者,認(rèn)為中庸之道太一般了,沒有什么過人之 處,不能給他帶來名譽,于是就輕視中庸之道而不愿去實踐它。
道遭破壞,不僅僅是賢智的人的罪過,那些推崇賢智者的人,他 們的罪過也是很大的。中庸之道是由賢智的人提出來的。一個 “中”字已經(jīng)夠了,又在它的下面添了個“庸”字,其道理就更 深刻了。對于這一點很難同局外人說得清楚。
【原文】
中之一字,不但道理當(dāng)然,雖氣數(shù)離了中亦成不得寒暑,災(zāi)祥失中則萬物殃。
飲食起居失中則一身病。
故四時各順其序,五臟各得其職,此之謂中,差分毫便有分毫驗應(yīng),是以圣人執(zhí)中以立天地萬物之極。
【譯文】“中”這個字,不但是當(dāng)然的道理,即使是自然氣候,沒有了中也就沒有冬寒夏暑的變化;災(zāi)與祥失去了中就會使萬物遭受禍殃,起居飲食沒有中就會身患疾病。所以四時各守其秩序,五腑 六臟各守其職,這就是叫作“中”,如果有一絲一毫的偏差,就能得到驗證。因此圣人緊緊把握住“中”,作為天地萬物的根本。
【原文】
或問:“中之道,堯舜傳心,必有至玄至妙之理?!?/span>
余嘆曰:“只就我兩人眼前說,這飲酒不為限量,不至過醉,這就是飲酒之中;這說話不緘默,不狂誕,這就是說話之中;這作揖跪拜,不煩不疏,不疾不徐,這就是作揖跪拜之中。一事得中,就是一事的堯、舜。推之萬事皆然。又到那安行處,便是十全的堯舜?!?/span>
【譯文】也許有人會問:“居中的道理,是由堯、舜心傳的,它一定有非常玄妙深奧的道理?!蔽覈@息說:“僅就我們倆眼前的事來說吧,飲酒不達到限量,不至于醉倒,這就是飲酒的'中’;說 話時不緘默無語,又不輕狂妄語,這就是說話的'中’;作揖跪拜時,既不煩瑣疏漏,又不快不慢,這就是作揖跪拜的'中’。
一件事能夠持中,這件事就做得像堯舜一樣。以此類推所有的事情都是這樣。如果所有的事該這樣做時都這樣做,那就是真正的圣人了。”
【原文】
有大一貫,有小一貫。
小一貫,貫萬殊;
大一貫,貫小貫。
大一貫一,小一貫千百。
無大一貫,則小一貫是零星,
無小一 貫,則大一貫終是渾濁。
【譯文】 貫通萬物的道理,既有大的,也有小的。小的道理,千差萬別。大的道理,貫穿著小的道理;小的道理貫穿于許許多多特殊的個體。沒有大的道理,小道理終究是零星分散的;沒有小道理,則大道理終究是渾沌不清的。
【原文】
理路直截,欲路多歧;
理路光明,欲路微曖;
理路爽暢,欲路懊煩;
理路逸樂,欲路憂勞。
【譯文】 理性之路是康莊大道,貪欲之路狹窄崎嶇;理性之路光明無限,貪欲之路昏暗晦澀;理性之路爽快通暢,貪欲之路懊惱煩悶;理性之路安逸快樂,貪欲之路憂郁勞神。
【原文】
無萬則一何處著落?無一則萬誰為張主?此二字一時離不得。
一只在萬中走,故有正一,無邪萬,有治一,無亂萬,有中 一,無偏萬,有活一,無死萬。
【譯文】沒有萬,一又存在于什么地方呢?沒有一,萬又靠誰來主宰呢?這兩個字互相依存,誰也不能分開。一是在萬之中,所以有 正一,也就沒有邪萬;有治一,也就沒有亂萬;有中一,也就沒有偏萬;有活一,也就沒有僵固的萬。
【原文】
陽道生,陰道養(yǎng)。
故向陽者先發(fā),向陰者后枯。
【譯文】陽道擁有促生的作用,陰道擁有滋養(yǎng)的作用。因此,向陽一面的植物總是最先萌發(fā)生長,而背陰一面的植物總是最后枯萎。
【原文】
道莫要于損己,學(xué)莫急于矯偏。
【譯文】 治道沒有比克制自己更為重要的;治學(xué)沒有比矯正偏差更為重要的。
【原文】
七情總是個欲,只得其正了都是天理;
五性總是個仁,只不仁了都是人欲。
【譯文】 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終究都是人的欲望, 只要來得正當(dāng)就符合天理;五性(仁、義、禮、智、信)終究都 是仁,只是沒有了仁的時候就全部成了欲望。
【原文】
萬籟之聲皆自然也,自然皆真也,物各自鳴其真,何天何 人?何今何古?
六經(jīng)籟道者也,統(tǒng)一圣真,而漢末以來胥執(zhí)一 響以吹之,而日是外無聲矣。
觀俳謔者,萬人粲然皆笑,聲不同也而樂同。人各笑其樂,何清濁高下婢蚩之足云?故見各鳴其自得。
語不詭于六經(jīng),皆普通之眾響也,不必言言同,事事同矣。
【譯文】萬籟之聲都發(fā)于自然,自然就是真,萬事萬物發(fā)出的聲音就是真。什么是天?什么是人?什么是古?什么是今?六經(jīng)(《詩》、 《書》、 《禮》、 《樂》、 《易》、 《春秋》)是道的聲響(籟),至圣純真一統(tǒng)天下。然從漢末以來,卻只有一家在鳴響,還竟然說除此之外再沒有其他的聲音了。觀看喜劇表演時,成千上萬的人都開懷大笑,聲音雖然不同但歡樂的心情一樣。每個人都為值得自己笑的地方而笑,哪里還能分辨出清高濁污、高尚低下、美丑妍媸呢?所以各自都在為自己而快樂。言論只要不違背六經(jīng),就都 是道發(fā)出的聲音,并不要求每句話相同,每件事都相同。
【原文】
有天欲,有人欲。
吟風(fēng)弄月,傍花隨柳,此天欲也。
聲色貨利,此人欲也。
天欲不可無,無則禪;
人欲不可有,有則穢。
天欲即好的人欲,人欲即不好底天欲。
【譯文】有的欲望發(fā)自自然,有的欲望由人所為。謳歌自然,流連美 景,這是自然的欲望。聲色犬馬謀取暴利,是人為的欲望。發(fā)自 自然的欲望不能沒有,如果沒有就成了佛門弟子;人為的欲望不 能有,如果有就污穢不堪。發(fā)自自然的欲望就是好的人為欲望;人為的欲望就是不好的自然欲望。
【原文】
滿腔子是惻隱之心,滿六合是遠惻隱之心處。君子于六合飛 潛動植,纖細毫末之物,見其得所則油然而喜,與自家得所一般;見其失所則閔然而戚,與自家失所一般,位育念頭如何一刻 放得下?
【譯文】 如果仁慈惻隱之心充斥滿腔,那么整個世界都是側(cè)隱之心施 恩的場所。君子對于世界上的萬物,無論空中、水中和陸地上的 動物和植物,以至于微小的生物,只要看見它們各得其所,喜悅 的心情就油然而生,就像是自己有所得益一樣;看見它們流離失 所,就會感到傷心悲戚,就像是自己有所失一樣,這種念頭(為物而喜,為物而憂)每時每刻又怎么能忘記呢?
【原文】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便是肫肫其仁,天下一家滋味。
然須推及鳥獸,又推及草木,方充得盡。
若父子兄弟間有各 自立達、爭先求勝的念頭,更那顧得那個。
【譯文】 自己想有所建樹,又想使別人有所建樹,自己想有所發(fā)展, 且又想他人有所發(fā)展,這就是非常誠懇的仁心,它能使天下人如同一家般親密。然而還必須將它擴大到烏獸以及草木,才能表現(xiàn)得徹底。假如父親兒子與兄弟之間各自追求成名發(fā)達,爭強好勝,哪里還能顧得上他人呢?
【原文】
知彼知我,不獨兵法,處人處事一些少不得底。
【譯文】了解對方和自我,不單單是兵家取勝遵循的法則。為人處事 同樣不能不遵循。
【原文】
靜中真味至淡至冷,及應(yīng)事接物時,自有一段不冷不淡天 趣。
只是眾人習(xí)染世味十分濃艷,便看得他冷淡。
然冷而難親, 淡而可厭,愿不是真味,是謂撥塞灰嚼凈蠟。
【譯文】恬靜之中的真滋味就是冷淡到極點,這樣等到待人接物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一種不冷不淡、不即不離的情趣。只不過因為大家都沾染了非常濃艷的世俗風(fēng)氣,因而就將真滋味看得很淡薄。當(dāng)然,過份的冷就難于親近,過份的淡就令人討厭,這都不是真滋味,因而就像撥寒灰,嚼蠟燭一樣索然無趣了。
【原文】
萬事萬物都有個一。
千頭萬緒皆發(fā)于一,千言萬語皆明此 一,千體認(rèn)萬推行皆作此一。
得此一,則萬皆舉。
求諸萬,則一反迷。
但二氏只是守一,吾儒卻令用一。
【譯文】萬事萬物都有它們的共性(規(guī)律)。千頭萬緒都是從一開始, 千言萬語都是說明某一道理;無數(shù)次身體力行都是做某一件事。
懂得了規(guī)律,那么萬事都可進行;求得了萬物的共性,那么其個性反而丟失了。然而釋、道都只是固守規(guī)律,我們?nèi)寮覅s善于利 用規(guī)律。
【原文】
三氏傳心要法,總之不離一靜字。下手處皆是制欲,歸宿處 都是無欲,是則同。
【譯文】 儒、釋、道三家傳心的關(guān)鍵所在,都離不了一個“靜”字。
他們總是從克制欲望開始,結(jié)局都要達到無欲的境界,這個法則都是一樣的。
【原文】
罕譬而喻者,至言也;
譬而喻者,微言也;
譬而不喻者,玄言也。
玄言者,道之無以為者也。
不理會玄言,不害其為圣人。
【譯文】很少舉例而曉喻的,是至理名言;運用舉例而曉喻的,是精細之言;有了比喻但不作說明,就是玄妙深奧之言。玄奧的言論就是不懂得道的人所說的。不能理解領(lǐng)會玄奧的言論,并不妨礙其成為圣人。
【原文】
君子之于事也,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
君 子言也,語乎其所不得不語,默乎其所不得不默。
尤悔慮幾寡矣。
【譯文】君子對于要作的事情,在不得不去做時才去做,在不得不終 止時才終止;對于要說的話,直到不得不說時才說,不得不沉默 時才保持沉默。這樣做,因而就很少有后悔的時候。
【原文】
才有一分自滿之心,面上便帶自滿之色,口中便出自滿之 聲,此有道之所恥也。
見得大時世間再無可滿之事,吾分再無能滿之時,何可滿之有?故盛德容貌者愚。
【譯文】剛有一份自滿之心,臉上就表露出自滿的神情,口中就發(fā)出 自滿的聲音,這是得道的人認(rèn)為十分可恥的事。見識廣大以后, 人就再也不覺得世界有可以自滿的事。其本性中再也沒有自滿的 時候,哪還有什么值得滿足呢?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往往表現(xiàn)出大 智若愚。
【原文】
誠與才合,皆竟是兩個,原無此理。蓋才自誠出,才不出于 誠不得個才,誠了自然有才。今人不患無才,只討一誠字不得。
【譯文】誠實與才華相統(tǒng)一,但二者畢竟是兩種東西,最初并沒有這樣的理論。才華是從誠實中產(chǎn)生的,不是出于誠實的才能不能算 是才能;誠實就自然有才能。當(dāng)今的人并不缺乏才能,而是很難做到誠實。
【原文】
斷則心無累。
或日:“斷用在何處?”
日:“謀后當(dāng)斷,行后當(dāng)斷?!?br>
【譯文】 辦事果斷,心中就無所牽掛勞累。也許有人問:“在什么時 候決斷呢?”答案是:“謀劃之后要當(dāng)機立斷,行動之后要當(dāng)機 立斷?!?/span>
【原文】
道盡于一,二則贅。體道者不出一,二則支。
天無二氣,物無一本;心無二理,世無二權(quán)。
一則萬,二則不萬,道也,二乎哉?
故執(zhí)一者得萬,求萬者失一,水雍萬川未必能塞,木滋萬葉 未必能榮,失一故也。
【譯文】道歸納為一元,二就是多余的。認(rèn)識道的人不能超出“一” 的范疇,二就會支流迭生。天沒有二氣共存,物沒有二個本質(zhì);心中沒有兩種道德觀念,世上沒有兩個王權(quán)。持一就能得貫通萬事之理,持二就不能得到貫通萬物之理,道,怎么能有兩種呢?所以堅持一元就會得以認(rèn)識萬事的發(fā)展規(guī)律,而紛求萬理就會失 去對事物的最根本的認(rèn)識,這就像流水未必能阻塞河川,樹根滋養(yǎng)枝葉未必茂盛,這都是失掉一的緣故。
【原文】
道有一真,而意見常千百也,故言多而道愈漓;
事有一是, 而意見常千百也,故議多而事債。
【譯文】 道只有一個真諦,而人們的見解卻有成百上千,所以解釋道的言論越多離道的本質(zhì)就愈遠;事理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而對其 見解卻成千上萬,所以議論越多就越與事理相悖。
說自然是第一等話,無所為而為。說當(dāng)然是第二等話,性分 之所當(dāng)盡,職分之所當(dāng)為。說不可不然是第三等話,是非毀譽是 也。說不敢不然是第四等話,利害禍福是已。
遵循自然規(guī)律是最好的方法,表面無為實際上大有作為。遵 循大趨勢也是很好的,是人的本性應(yīng)當(dāng)做的或本職范圍內(nèi)應(yīng)盡的 義務(wù);不得不遵守倫理道德的行為就一般了,注重是非得失的人 就是這樣。至于不敢不遵守公共道德就是最差的,以自己的利害 禍福作為行事的標(biāo)準(zhǔn)。
【原文】
天下之事,真知再沒個不行;真行再沒個不誠,故誠之行再 沒個不自然底。
自然之行不至其極不止,不死不止,故日明則誠矣。
【譯文】 天下的事情,真正了解了就沒有不去做的;真正的行動不會 沒有不誠摯的,所以誠摯的行為就沒有不自然的。自然的行動不達到終點就不會停止,不到死亡不會停止。所以明白事理之后就會誠摯。
【原文】
到至誠地位,誠固誠,偽亦誠;未到至誠地位,偽固偽,誠亦偽。
【譯文】到了至誠的地步,誠摯當(dāng)然還是誠摯,虛偽也會變得誠摯;沒有達到至誠地步,偽善當(dāng)然還是偽善,就連誠摯也變得虛偽了。
【原文】
事有豫而立,立有豫而廢者。吾曾豫以有待,臨事鑿構(gòu)不成, 竟成棄擲者。
所謂權(quán)不可豫設(shè),變不可先圖,又難執(zhí)一論也。
【譯文】有的事情因為事先謀劃而取得成功,也有的因事先的謀劃而 失敗的。我曾經(jīng)通過事先的謀劃對待要辦的事,但遇到事情時卻 沒有成功,終究不得不將事先的設(shè)想放棄。所以說權(quán)變不能預(yù)先設(shè)定,變化也不能首先圖謀,這又不能一概而論。
【原文】
威儀養(yǎng)得定了,才有脫略,便害羞赧;
放肆慣得久了,才人禮群,便害拘束。習(xí)不可不慎也。
【譯文】 要保持莊重威嚴(yán)的儀表不變,剛剛有一點放任,就會感到羞 澀;長時間放蕩無羈,一旦進入文明的場所,就會感到拘束難 受。因此說習(xí)慣是不可不慎重對待的事。
【原文】
內(nèi)外本末交相培養(yǎng),此語余所未喻。
只有內(nèi)與本,那外與末 張主得甚?
【譯文】內(nèi)外本末互為依存,互為條件,這句話我沒有說過。只有內(nèi)與本,那外與末能有什么作用呢?
【原文】
冷淡中有無限受用處。都戀戀炎熱,抵死不悟,既悟不知回 頭,既回頭卻又羨慕,此是一種依膻附腥底人,切莫與之談?wù)嫖丁?/span>
【譯文】心境常處于冷漠清淡,將會大有裨益。假如過分熱衷于權(quán)勢名 利,到死還不悔悟,或即使悔悟了又不懂得回頭,或即使回頭又羨慕 過去,這種人是些追腥逐臭之徒,千萬不能同他們談?wù)撊松恼嬷B。
【原文】
處明燭幽,未能見物,而物先見乏矣。處幽燭明,是謂神 照。是故不言者非暗,不視者非盲,不聽者非聾。
【譯文】 處在明亮的地方燭光就顯得幽暗,還沒有照見物體,而物體就已經(jīng)能看得見。處在幽暗的地方燭光就很明亮,因此稱作神 照。所以說不說話的人并不是啞巴,不東張西望的人并不是盲 人,不輕信別人的人并不是聾子。
【原文】
世之治亂,國之存亡,民之死生,只是個我心作用,只無我 了,便是天清地寧,民安物阜的世界。
【譯文】 世界的大治或混亂,國家的生存與滅亡,百姓是生是死,都 只是一個“我心”在發(fā)揮作用,只要能大公無私,達到“無我” 的境界,那么整個世界就會太平無事,物阜民豐了。
【原文】
損之而不見其少者,必贅物也,益之而不見其多者,必缺之也。惟分定者,加一亳不得,減一毫不得。
【譯文】 減損后卻不見短少的東西,一定是多余的東西;增加后不見多出的東西,一定有所欠缺。惟獨真實完美的東西,增加一毫不行,減少一毫也不行。
【原文】
覓物者,苦求而不得。
或視之而不見,他日無事于覓也,乃得之。
非物有趨避,目眩于急求也。天下之事,各得于從容,而失之急遽。
【譯文】尋找東西的時候,苦苦尋覓都不能得到。也許有的東西看見了但沒有在意,后來漫不經(jīng)心的時候,卻又突然得到了。這并不 是東西在躲避人,而是由于尋求心切而有所迷惑。天下的事情也如此,從容不迫就能得到,匆匆忙忙就會失去。
【原文】
知是一雙眼,行是一雙腳。
不知而行,前有淵谷而不得, 傍有狼虎而不聞,如中州之人適燕而南,之粵擊北也,雖乘千里之馬,愈疾愈遠。
知而不行,如痿痹之人數(shù)路程,畫山水,行更無多說,只用得一“篤”字。
如底功夫千頭萬緒,所謂“匪茍知之,亦允蹈之”;
“知至至之,知終終之”;
“窮神知化”, “窮理盡性”, “幾深研極”, “探賾索隱”, “多聞多見”。
知也者, 知所行也;
行也者,行所知也。
知也者,知此也;
行也者,行此也。
原不是兩個。
世俗知行不分,真與千古圣人駁難,以為行即是知,余以為能行方算得知,徒知難算得行。
【譯文】 認(rèn)識是一雙眼睛,行動是一雙腳。沒有認(rèn)識而采取行動,就像 前面有深淵狹谷而不見,狼虎在身旁嚎叫都聽不見一樣;如同中州 的人前往燕國卻向南行,往粵地去卻向北行,即使乘坐的是千里 良駒,也只能是越跑越遠。認(rèn)識后而不去行動,僅僅有點篤實而 已。認(rèn)識的方法千頭萬緒,所以說沒有認(rèn)識的艱難,只有行動的 艱難;沒有認(rèn)識,也就無法行動;認(rèn)識是沒有窮盡的,應(yīng)該不斷 地探索,多見多聞才有長進。所謂知,就是知道怎樣行動,所謂行,就是實踐所認(rèn)識的事物。認(rèn)識,也就是認(rèn)識這一點,行動, 也就是實踐這些。它們二者本來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世俗之人認(rèn)為知行不分,非要辯駁刁難千古圣人,認(rèn)為行動就是認(rèn)識, 我認(rèn)為能有行動才能算是有了認(rèn)識,光有認(rèn)識難得算有行動。
【原文】
公生明,誠生明,從容生明。
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
誠生 明者,清虛所通也。
從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舍此無以為道矣。
【譯文】 公正能使人變得聰明,誠摯也使人變得聰明,從容也使人變 得聰明。公正產(chǎn)生聰明,是因為不被私心貪欲所遮蔽。誠摯產(chǎn)生聰明,是因為內(nèi)心清靜虛無。從容產(chǎn)生聰明,是因為不會由于情感的波動導(dǎo)致事理的混淆。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聰明的辦法。
【原文】
“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自有《中庸》來,無人看破止I 一語。此吾道與佛、老異處,最不可忽。
【譯文】“喜怒哀樂四種感情沒有迸發(fā),就叫作中?!弊詮摹吨杏埂芬?書問世以來,沒有人真正理解了這句話的內(nèi)涵。這是儒家和佛 教、道教所不同的地方,最不應(yīng)該忽略。
【原文】
良知之說,亦是致曲擴端學(xué)問,只是作用大端費力。
作圣工夫當(dāng)從天下做,培樹工夫當(dāng)從土上做。
射之道,中者矢也,矢由弦,弦由手,手由心,用工當(dāng)在心,不在矢;
御之道,用者銜也,銜由轡,轡由手,手由心,用工當(dāng)在心,不在銜。
【譯文】 所說的良知,也是相當(dāng)深奧的學(xué)問,只是在行動方面要大費 力氣。做圣人的應(yīng)該努力順乎自然規(guī)律,培植樹木當(dāng)從土壤里做 文章。射箭的道理是,中靶子的是箭,而箭是由弦控制的,弦又是由手掌握,手又是由心來支配的,所以應(yīng)該在心上努力,而不是在箭上用心;駕御馬車的道理是,起作用的是銜口,銜口是轡頭控制,轡頭通過韁繩由手控制,手又是由心支配,所以應(yīng)當(dāng)在 心上努力,而不是在銜口上下工夫。
【原文】
中,是千古道脈宗;
敬,是圣學(xué)一字訣。
【譯文】 中,是千古一脈相承的 的道家宗旨;敬,是圣人學(xué) 問的最基本訣竅。
【原文】
先天理而已矣,后天氣而已矣,天下勢而已矣,人情利而已矣。理一,而氣、勢、利三,勝負(fù)可知矣。
【譯文】 理只是先天存在的東西,氣是后天產(chǎn)生出來的東西;世界是由規(guī)律發(fā)生作用,人的感情以利為前提。理只有一個,而氣、勢、 利加起來是三個,它們之間較量的結(jié)果與勝負(fù)就一目了然了。
【原文】
天地間惟無無累,有即為累。
有身則身為我累,有物則物為 我累。
惟至人則有我而無我,有物而忘物,此身如在太虛中,何 累之有?
故能物我兩化,化則何有何無?何非有何非無?
故二氏逃有,圣人善處有。
【譯文】天地之間只有一無所有才會沒有任何牽累,有了什么就有了 牽累。有身體則身體就會成為自己的牽累,有財物則財物就會成 為自己的牽累。惟獨至上之人能做到既有自我而又沒有自我,既有財物卻又忘卻財物,他的身心如同太虛之境,還有什么牽累呢?所以如能使有我化為無我,有物化為無物,又怎能區(qū)分有和無?區(qū)分不是“有”和不是“無”呢?因此道家、佛門都逃避 “有”這個概念,而圣人卻善于處理“有”這個概念。
【原文】
知費之為省,善省者也;
而以省為省者愚,其費必倍。
知勞之為逸者,善逸者也;
而以逸為逸者昏,其勞必多。
知苦之為樂者,善樂者也,而以樂為樂癡,一苦不返。
知通之為塞者,善塞者也;
而以塞為塞者拙,一通必竭。
【譯文】 懂得如何消費而節(jié)省,是善于節(jié)儉的人;但是為了節(jié)省而節(jié)省的就太愚蠢了,結(jié)果浪費的一定超過數(shù)倍。懂得以勞動作為安逸的人,是善于安逸的人;但是以求得眼前安逸作為安逸的人是昏庸,其結(jié)果勞累一定更多。懂得以苦作樂的人,是善于尋找快樂的人;而認(rèn)為眼前的享樂就是享樂的人最癡呆,一旦清苦就沒 有恢復(fù)的可能。知道通達是為了堵塞的人,是善于堵塞的人,而用堵塞的辦法去堵塞的人拙笨,一旦通達必然會枯竭。
【原文】
理會得簡之一字,百家身心,天地萬物,天下萬事盡之矣。
一粒金丹,不載多藥;
一分銀魂,不攜錢幣。
【譯文】如果能侈深刻領(lǐng)會“簡”字的內(nèi)涵,那么眾人的身家性命, 天地萬物,天下萬事都已經(jīng)足夠了。就像有了一粒金丹,就不用 帶多余的藥品;有了一份銀票,就不用帶更多的銅幣。
【原文】
一、中、平、常、白、淡、無,謂之七無對。
一不對萬。
萬者,一之分也。
太過不及對,中者,太過不及之君也。
高下對, 平者,高下之準(zhǔn)也。
吉兇、禍福、貧富、貴賤對,常者,不增不減之物也。
青黃、碧紫、赤黑對,白者,青、黃、碧、紫、赤之質(zhì)也。
酸、咸、甘、苦、辛對,淡者,受和五味之主也。
有不與無對,無者,萬有之母也。
【譯文】 一、中、平、常、白、淡、無,是被稱為沒有對立面的七個 概念。一對萬,而萬是由一分出來的。太過與不及相對,而中卻是太過和不及的統(tǒng)率者。高與下相對應(yīng),而平卻是衡量高下的標(biāo)準(zhǔn)。吉兇、禍福、貴賤一一相對應(yīng),而常就是既不增加也不減少 而已。青與黃,碧與紫,赤與黑相對應(yīng),而白色是青、黃、碧、 紫、赤的本原。酸、咸、甘、苦、辛相對應(yīng),而淡就是調(diào)和五味 的主宰。有不能與無相對,所謂無,即是各種有的本原。
【經(jīng)典評析】 頭痛醫(yī)頭,腳病醫(yī)腳,這既是中醫(yī)學(xué)所禁忌的誤區(qū),也是辯論哲學(xué)的一個否命題。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xué)講究辨證醫(yī)治,對癥下藥,治病治本,在認(rèn)識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上,亦如此古人就十分注重這個問題, 《淮南子·繆稱》有:“根本不美,枝葉茂者,未之聞也?!痹凇墩劦勒隆分校瑓卫だ^承和闡發(fā)了前人的這一辯證思想。呂坤提出“千萬病痛只有一個根本,治千萬病痛只治一個根本?!彼倪@一主張,是針對已經(jīng)病入膏肓的晚明社會而發(fā)的。那么社會的種種病痛的癥結(jié)是什么呢?呂坤總結(jié)為 一個字,即“欲”字,而治療這一痼疾的良方又是什么呢?呂坤認(rèn)為有二點,一是中庸之道,一是天理。呂坤將天下的萬事萬物都看作是道的呈現(xiàn),把“中”看作是道的主宰, 仁、義、禮、智、信都是臣屬于中,圣人執(zhí)“中”來確立天下萬物的位置, “中”加上“庸”,構(gòu)成的中庸之道是天下最偉大的真理。呂坤之所以大談特談中庸理論,目的只是在于使萬事萬物各安其分,各得其所。因此,他指出“惟分定者,加一毫不得,減一毫不得”。這就是所謂的“中”,以此來衡量人們的行為,就是要人們安于名分,謹(jǐn)言慎行,該說 的說,不該說的不說,該做的做,不該做的不做,一切遵循 中庸之道,做到恰如其分。這樣,天下自煞而然能達到大治。
呂坤發(fā)展了董仲舒的“存天理”的思想。所謂天理,呂坤認(rèn)為是發(fā)自于自然而先天存在的東西。理路是條康莊大道,而欲路是一條歧路,要求人們必須制欲,淡無世好,讓身心進入太虛境地。不為自己的身體所累,不為財物所累, 不為名譽所累,有我而無我,有物而忘物,物我兩化。這就是最高境界的道德修養(yǎng)。被名韁利鎖所束縛的精神領(lǐng)域就能 徹底得到解放和自由,生活也就輕松自然了。呂坤的這些觀點,對于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人來說,要徹底抵制外來的聲色誘惑,完善自己的人格,都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知與行是我國古典哲學(xué)的一個重要命題:呂坤認(rèn)為,有了知還得有行, “能行方算得知,徒知難算得行”。這種把認(rèn)識和實踐看做互為關(guān)聯(lián)、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的辯證觀點,是十分難能可貴的。認(rèn)識從實踐中來,實踐活動力認(rèn)識的不斷完善提供材料和依據(jù),而認(rèn)識的目的最終是為實踐服務(wù)的。沒有認(rèn)識或認(rèn)識不足就盲目地采取行動,往往是徒勞無益的,甚至?xí)霈F(xiàn)南轅北轍的結(jié)果。人類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就經(jīng)歷著由實踐到認(rèn)識,由認(rèn)識到實踐的不斷反復(fù)過程,而后一過程總比前一過程在水平上有所提高:這種知與行的辯證關(guān)系,對于我們認(rèn)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具有重要的指導(dǎo)意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