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酷也算是看過很多樂高MOC作品了,但當(dāng)看到這個作品的時候,卻只能用目瞪口呆來形容了。
大家先深呼吸。
1。
2。
3。
來,看。
點擊可看大圖
樂。高。紫。禁。城。(故宮)
顆粒數(shù):約84000個
比例:1:650
尺寸:143cm x 183cm
設(shè)計周期:400+小時(43天內(nèi))
拼搭周期:300+小時(34天內(nèi))
紅色的城墻,黃色的琉璃瓦,壯觀極了。
這個紫禁城(故宮)模型是來自美國的知名AFOL Rocco Buttliere在今年完成的作品。他對中國文化很熱愛,尤其是對“仁、義、禮、智、信”這些中國傳統(tǒng)道德準(zhǔn)則很認(rèn)可。
而今年又正好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前幾天12月8日紫禁城剛剛過完600歲生日)。所以Rocco在去年年底就開始籌劃這個模型,在今年3月份完成了初步構(gòu)想開始拼搭,年中的時候拼搭完成。
他自己說因為老子的名言“千里之行, 始於足下(A 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begins with a single step)”才讓他堅持下來,完成了這個龐大的作品,在此之前他拼過的最大MOC模型也不過是20000顆粒。
而在還原紫禁城細節(jié)的時候,作者也盡量去保留歷史的痕跡。之前作者拼搭的更多是現(xiàn)代風(fēng)格的作品,在用樂高去拼建筑模型的時候,很容易產(chǎn)生現(xiàn)代與歷史風(fēng)格之間的沖突,尤其是樂高顆粒會更多的體現(xiàn)藝術(shù)性,而不是歷史厚重感,如何達到兩者之間的平衡很關(guān)鍵。但這個紫禁城給人感覺很好,Rocco在模型中還原了建筑的風(fēng)化等歷史痕跡細節(jié),甚至樂高顆粒相同顏色顆粒之間的色差反而讓建筑看起來更真實了。
Rocco在自己的作品下還對紫禁城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為了方便不了解其歷史背景的國外網(wǎng)友。對于我們來說,紫禁城則并不陌生,當(dāng)看到這樂高拼出的龐大宮殿群,還是會不禁感嘆:宏偉壯觀!尤其是在看到這連成片的金黃色琉璃瓦和深紅色城墻時。
在拼搭技巧上Rocco很巧妙的運用了各種樂高元素,尤其是五花八門的彎曲元素和小零件,比如還原出來的屋頂就非常精致漂亮。
下面就讓我們來仔細欣賞下這個作品,跟著它再次走進古老的紫禁城吧!
故宮紫禁城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間。
紫禁城的“紫”并不是顏色的意思。中國古代講究“天人合一”的規(guī)劃理念,用天上的星辰與都城規(guī)劃相對應(yīng),以突出政權(quán)的合法性和皇權(quán)的至高性。天帝居住在紫微宮,而人間皇帝自詡為受命于天的“天子”,其居所應(yīng)象征紫微宮以與天帝對應(yīng),《后漢書》載“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宮,象而為之”。紫微、紫垣、紫宮等便成了帝王宮殿的代稱。由于封建皇宮在古代屬于禁地,常人不能進入,故稱為“紫禁”。明朝初期同外禁垣一起統(tǒng)稱“皇城”,大約明朝中晚期,與外禁垣區(qū)分開來,即宮城叫“紫禁城”,外禁垣為“皇城”。
中軸
紫禁城很多宮殿的規(guī)劃上都體現(xiàn)出了坐北朝南、中心明確的建筑特征。如《易經(jīng)·說卦傳》載有“圣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由此可知,位于南北方向的正中位置即中軸線位置的建筑群,為中國古人最為重視,是宮殿建造的最核心區(qū)域;紫禁城中軸線建筑群在紫禁城總體規(guī)劃中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紫禁城從南到北的中軸線建筑依次為午門、太和門、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門、內(nèi)廷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坤寧門、御花園、神武門。
宮墻
故宮南北長約960米,東西寬約750米,面積72萬多平方米,現(xiàn)存房屋8000多間。故宮宮城周圍環(huán)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墻,形式為一長方形城池,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huán)繞,形成一個森嚴(yán)壁壘的城堡。
午門
午門是北京故宮紫禁城的正門,平面呈“凹”字形,其形制與南京故宮午門一致,位于紫禁城南北軸線,通高37.95米,始建于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朝順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朝嘉慶六年(1801年)再修。午門居中向陽,位當(dāng)子午,故名午門。
這里也是作者最先開始拼搭的地方。
金水河
金水河,俗稱筒子河或護城河,分為內(nèi)金水河和外金水河。流經(jīng)故宮內(nèi)太和門前的是內(nèi)金水河,流經(jīng)天安門前的金水為外金水河。據(jù)《元史·河渠志》記載,其源出于京西宛平縣玉泉山,流至義和門南水門入京城,故得金水之名。
河上并排橫跨五座單孔石橋。這就是所謂的"內(nèi)金水橋"。這是紫禁城內(nèi)最大,也是最壯觀,最華美的一組石橋。這五橋隨著彎曲如弓的金水河河道也成弧形排列。橋的規(guī)格制式和外金水橋相同。正中的一座是御路橋,橋長23.15米,寬6米,漢白玉望柱上雕刻蟠龍祥云;御路橋東西兩側(cè)為王公橋,長21米,寬5.4米;再兩側(cè)為品級橋,長19.5米,寬4.8米。
在這里作者用樂高科技系列的胎面鏈條來表現(xiàn)欄桿,彎曲而整齊,效果非常的好!
太和門
太和門是紫禁城內(nèi)最大的宮門,也是外朝宮殿的正門。太和門建成于明永樂十八年,當(dāng)時稱奉天門。清光緒十四年被焚毀,次年重建。太和門面闊9間,進深4間,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上覆重檐歇山頂,下為漢白玉基座,梁枋等構(gòu)件施以和璽彩畫。太和門前列銅獅一對,銅鼎四只,為明代鑄造。太和門在明代是“御門聽政”之處,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 ,頒發(fā)詔令,處理政事。
這屋頂?shù)谋憩F(xiàn)力很強,尤其是兩側(cè)的黃色小匕首,太巧妙了。
太和殿前廣場
位于太和門北面,面積達3萬平方米。廣場地面鋪的磚橫七豎八,共15層。地面砌嵌兩行白石塊,北窄南寬,呈八字形,共約200塊,每隔3尺左右砌嵌1尺見方的白石1塊,叫儀仗墩?;实叟e行大典時,儀仗隊伍站班在儀仗墩上,手執(zhí)旌、旗、傘、蓋、斧、鉞、戟等,高級的文武官員跪在丹墀(亦稱丹陛)下御路兩旁,在中和韶樂聲中向皇帝行禮參拜。
太和殿廣場中的橫七豎八和無樹無花都是為了防止刺客。除了橫七豎八和無樹無花以外,廣場中還有大缸,這些缸是用來存水的,北京的冬天干燥,加上故宮是木制結(jié)構(gòu),很容易起火,這些缸就起了很大作用,在大缸底下有一個石基座,一邊開小孔,到了大風(fēng)降溫的時候,上面蓋蓋兒,并加蓋棉被保暖,下面用文火加熱,這樣水不冷不熱,既不會因為太熱兒蒸發(fā),又不會因太冷而凍冰,于是這些大缸就成為宮中最好的消防器材了。廣場東、西兩側(cè)各有房33間,用作倉庫,主要存放皇室的皮革、瓷器、金銀、茶葉和衣服等。
須彌座
須彌座,又名“金剛座”、“須彌壇”,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后來代指建筑裝飾的底座,比如影壁底座等。須彌即指須彌山,在印度古代傳說中,須彌山是世界的中心。另一說指喜馬拉雅山(又名大雪山)。用須彌山做底,以顯示佛的神圣偉大。其側(cè)面上下凸出,中間凹入,正是由佛座逐漸演變而來。
太和殿月臺上陳設(shè)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18座。龜、鶴為長壽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嘉量是古代的標(biāo)準(zhǔn)量器,二者都是皇權(quán)的象征。殿下為高8.13m的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huán)以欄桿。欄桿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螭首 ),每逢雨季,可呈現(xiàn)千龍吐水的奇觀。其建筑規(guī)制之高,裝飾手法之精,堪列中國古代建筑之首。
太和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明清北京紫禁城宮殿建筑,東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木結(jié)構(gòu)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宮奉天殿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太和殿建成后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上承重檐廡殿頂,下坐3層漢白玉臺階,采用金龍和璽彩畫,屋頂仙人走獸多達11件,開間11間,均采用最高形制。長64.24米,寬37米,建筑面積2377平方米,高26.92米,連同臺基通高35.05米,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木構(gòu)架建筑之一,太和殿匾額“建極綏猷”匾,為乾隆皇帝的御筆,現(xiàn)存的牌匾為復(fù)制品。原件在袁世凱稱帝時被換下,已佚。
Rocco在設(shè)計太和殿的時候,用了簡單而清晰的設(shè)計方法,讓這個紫禁城800多座建筑中最壯觀的建筑在俯瞰時非常醒目,和其它宮殿的對比很明顯,成為了視覺焦點。
中和殿
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后,高2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闊、進深各為3間,四面出廊,建筑面積580平方米。黃琉璃瓦單檐四角攢尖頂,正中有鎏金寶頂。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xí)禮儀的地方?;实墼谌ヌ偷钪跋仍诖松宰魍A簦邮軆?nèi)閣大臣和禮部官員行禮,然后進太和殿舉行儀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廟之前,也要先在這里審閱一下寫有祭文的“祝版”;在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這里審視一下耕具。
保和殿
保和殿(謹(jǐn)身殿、建極殿)也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保和殿高29米,平面呈長方形,面闊9間,進深5間,建筑面積1240平方米。黃琉璃瓦重檐歇山式屋頂。屋頂正中有一條正脊,前后各有2條垂脊,在各條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條岔脊,連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條,建筑術(shù)語上叫歇山式。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保和殿也是科舉考試舉行殿試的地方。
乾清門
乾清門為紫禁城內(nèi)廷的正宮門。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乾清門面闊5間,進深3間,高約16米,單檐歇山屋頂,座落在高1.5米的漢白玉石須彌座上,周圍環(huán)以雕石欄桿。門前三出三階,中為御路石,兩側(cè)列銅鎏金獅子一對,中開三門。乾清門東為內(nèi)左門及九卿值房,西邊內(nèi)右門及軍機處。門前廣場東西兩端為景運門、隆宗門。乾清門是連接內(nèi)廷與外朝往來的重要通道,在清代又兼為處理政務(wù)的場所,清代的“御門聽政”、齋戒、請寶接寶等典禮儀式都在乾清門舉行。
后三宮
后三宮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三宮及其相關(guān)區(qū)域的總稱,包括南起乾清門前的廣場,北至坤寧門,以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為主的位于中軸線上的大宮殿院落。這里座落著紫禁城的主人——皇帝和皇后的正寢宮殿。后三宮位于前三殿后中軸線上,是內(nèi)廷中心建筑。以門廡相圍,平面呈矩形,南北長約220m,東西寬約120m,占地面積26000㎡,房屋420余間。
坤寧宮
坤寧宮是內(nèi)廷后三宮之一,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沿明制于順治二年(1645年)重修,順治十二年(1655年)仿沈陽盛京清寧宮再次重修。坤寧宮座北面南,面闊連廊9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明代是皇后的寢宮。清順治十二年改建后,為薩滿教祭神的主要場所。改原明間開門為東次間開門,門的西側(cè)四間設(shè)南、北、西三面炕,作為祭神的場所。清康熙、同治、光緒皇帝在此大婚,溥儀結(jié)婚也都是在坤寧宮舉行?,F(xiàn)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
御花園
御花園位于紫禁城中軸線上,坤寧宮后方,明代稱為“宮后苑”,清代稱御花園。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現(xiàn)仍保留初建時的基本格局。全園南北縱80米,東西寬140米,占地面積12000㎡。園內(nèi)主體建筑欽安殿為重檐盝頂式,坐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軸線上,以其為中心,向前方及兩側(cè)鋪展亭臺樓閣。園內(nèi)的松、柏、竹與山石,形成四季長青的園林景觀。
神武門
神武門在明朝時為“玄武門”,玄武為古代四神獸之一,從方位上講,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宮殿的北宮門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間因避諱改稱“神武門”。神武門也是一座城門樓形式,用的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式屋頂,但它的大殿只有五開間加圍廊,沒有左右向前伸展的兩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門低一個等級。神武門是宮內(nèi)日常出入的門禁?,F(xiàn)神武門為故宮博物院正門。
角樓
這里應(yīng)該是最近故宮拍照打卡最多的地方了吧。
紫禁城角樓位于北京市,是一座四面凸字形平面組合的多角建筑,屋頂有三層,上層是縱橫搭交的歇山頂,由兩坡流水的懸山頂與四面坡的廡殿組合而成,因這種屋頂上有九條主要屋脊,所以稱做九脊殿。中層采用勾連搭的做法,用四面抱廈的歇山頂環(huán)拱中心的屋頂,猶如眾星拱月。下層檐為一環(huán)半坡頂?shù)难?,使上兩層?個屋頂形成一個復(fù)合式的整體。集精巧的建筑結(jié)構(gòu)和精湛的建筑藝術(shù)于一身,由于角樓的各部分比例諧調(diào),檐角秀麗,造型玲瓏別致,成為紫禁城的標(biāo)志,使人驚奇,贊嘆與敬仰。
垂柳
Rocco真的很懂中國文化,還知道柳語的普通話是“柳”,與“留”是同一個詞,將柳枝送給另一個人是表達對那個人留下的渴望的一種方式。所以用樂高重新設(shè)計了環(huán)繞紫禁城的柳樹。這些柳樹元素是最后添加的,Rocco說加上它們之后整個作品馬上變得不一樣了,充滿了生機。
文華殿/文淵閣
文華殿,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的宮殿建筑。位于外朝午門以東,與武英殿東西遙對。文華殿明代是皇太子的觀政之處,清代為舉行經(jīng)筵的地方。文華殿后面是主敬殿。
文淵閣是文華殿后的藏書樓,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仿浙江藏書名樓“天一閣”建造。閣分上下兩層,黑色琉璃瓦覆頂,綠色琉璃瓦剪邊,色調(diào)深沉雅致,又寓含五行中黑色主水,以水克火的用意。閣內(nèi)藏《四庫全書》與《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清代乾隆朝以后,除了皇帝來這里讀書外,也允許臣工和學(xué)士們來此查閱圖書。
Rocco在設(shè)計這一區(qū)域時,采用了和太和殿廣場不同的設(shè)計思路,沒有先設(shè)計建筑,而是先設(shè)計了穿過庭院的流水,用胎面鏈條和金色顆粒很好的刻畫了流水和小徑,把園林風(fēng)格表現(xiàn)的很好。
東華門
東華門門樓自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始用于安放閱兵時所用的棉甲,每隔一年抖晾一次。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三月,下旨在東華門外護城河邊空閑圍房中選用70間,設(shè)立倉廒,用于存貯太監(jiān)應(yīng)領(lǐng)米石,賜名“恩豐倉”。與其它三門不同的是,東華門靠近太子宮,是專供太子出入紫禁城的,所以東華門上只有8排門釘。清初,東華門只準(zhǔn)內(nèi)閣官員出入,乾隆朝中期,特許年事已高的一、二品大員出入。清代大行皇帝、皇后、皇太后的梓宮皆由東華門出,民間俗稱“鬼門”、“陰門”。紫禁城的四個城門中,午門、神武門、西華門的門釘均為縱九橫九,只有東邊的東華門門釘為縱九橫八,內(nèi)含陰數(shù),相傳也與此有關(guān)。
箭亭
箭亭是清代皇帝及其子孫練習(xí)騎馬射箭的地方。箭亭名為“亭”,實際上是一座獨立的大殿。其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四面出廊。殿內(nèi)20根朱漆大柱直接承托梁架,減少了斗拱層疊的層次,是宮殿建筑大式做法中比較少見的。箭亭東西兩側(cè)山墻磨磚對縫,不開窗;南北兩面各辟菱花 扇門,南5北3共8扇。
殿當(dāng)中設(shè)寶座,寶座之東有臥碣1座,刊刻乾隆十七年(1752年)上諭,其內(nèi)容為要求滿清貴族「衣服語言,悉遵舊制」,「操演技勇,時時練習(xí)騎射」,并告誡子孫要「永垂法守」。并鐫刻于碑石之上,置于箭亭內(nèi)寶座東側(cè),以使子孫后代時刻銘記。箭亭前寬敞開闊,為殿試武進士閱技勇之處,屆時需考試馬步、射弓、刀石。
武英殿/寶蘊樓
武英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熙和門以西。正殿武英殿南向,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東西配殿分別是凝道殿、煥章殿,左右共有廊房63間。院落東北有恒壽齋,西北為浴德堂。明初帝王齋居、召見大臣皆于武英殿,后移至文華殿。清兵入關(guān)之初,攝政王多爾袞先行抵京,以武英殿作為理事之所。
在傳統(tǒng)中國古建筑群里,寶蘊樓獨樹一幟,是按照西洋建筑的式樣設(shè)計建造的,總建筑面積為1646.9平方米。
西華門
西華門,是北京故宮建筑,紫禁城的西門,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西華門西向,與東華門遙相對應(yīng),門外設(shè)有下馬碑石。西華門與東華門形制基本相同,平面矩形,紅色城臺,漢白玉須彌座,城臺當(dāng)中辟3座券門,券洞外方內(nèi)圓,門釘為縱九橫九。城臺上建有城樓,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基座圍以漢白玉欄桿。城樓面闊5間,進深3間,四周出廊,梁枋繪墨線大點金旋子彩畫。門樓用于安放閱兵所用棉甲及錠釘盔甲。西面檐下“西華門”匾額原為滿、蒙、漢三種文字,后減為滿、漢兩種,辛亥革命后只余銅質(zhì)漢字。
慈寧宮
慈寧宮始建于明代嘉靖十五年(1536年),明朝慈寧宮為前代皇貴妃所居。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是慈寧宮的興盛時期,當(dāng)時的孝莊文皇后、孝圣憲皇后也在這里居住過。順治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三帝以孝出名,慈寧宮經(jīng)常舉行為皇太后慶壽的大典。慈寧宮門前有一東西向狹長的廣場,兩端分別是永康左門、永康右門,南側(cè)為長信門。慈寧門位于廣場北側(cè),內(nèi)有高臺甬道與正殿慈寧宮相通。院內(nèi)東西兩側(cè)為廊廡,折向南與慈寧門相接,北向直抵后寢殿(即大佛堂)之東西耳房。前院東西廡正中各開一門,東曰徽音左門,西曰徽音右門。
東西六宮
故宮內(nèi)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tǒng)稱后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其后為御花園。后三宮兩側(cè)排列著東、西六宮,是后妃們居住休息的地方。東六宮指景仁宮、承乾宮、鐘粹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西六宮指永壽宮、翊坤宮、儲秀宮、咸福宮、長春宮、啟祥宮(太極殿)。而東、西六宮(有時又被稱做東西十二宮),又像兩腋般夾挾著中央的后三宮,因而與古代所謂的掖廷相對應(yīng)。
雨花閣
雨花閣是一座藏傳佛教的密宗佛堂,是宮中數(shù)十座佛堂中最大的一座。清乾隆十四年(1749),乾隆皇帝采納蒙古三世章嘉國師胡土克圖的建議,仿照西藏阿里古格的托林寺壇城殿,在原有明代建筑的基礎(chǔ)上改建成雨花閣,于其中供奉西天梵像,雨花閣是一座藏傳佛教的密宗佛堂。雨花閣為樓閣式建筑,外觀三層,一、二層之間靠北部設(shè)有暗層,為“明三暗四”的格局。底層面闊、進深各3間,四周出廊,乾隆三十二年(1767)添建前檐抱廈3間;南面明間開門,次間開雙交四椀菱花槅扇檻窗4扇;屋頂南北為卷棚頂,東西為歇山頂,屋面覆綠琉璃瓦,屋脊和屋面剪邊為黃琉璃;檐下采用白瑪曲孜、獸面梁頭等裝飾,屋內(nèi)天花裝飾為六字真言及法器圖案。二層面闊、進深各3間,東、西、南三面出平座;南面明間開門,次間安檻窗,黃琉璃瓦藍剪邊卷棚歇山頂。頂層面闊、進深各1間,正面開4扇槅扇門,兩側(cè)為槅扇窗;四面出平座,環(huán)以琉璃掛檐板;四角攢尖頂,屋面滿覆鎏金銅瓦,四條脊上各立一條銅鎏金行龍,寶頂處安鎏金銅塔。龍和塔共用銅近一千斤,乾隆四十四年(1779)曾重造。建筑形制獨特,具有濃郁的藏式佛教建筑風(fēng)格。
建福宮花園
建福宮西花園是古代漢族園林建筑之精華。建于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位于故宮內(nèi)廷西六宮的西北側(cè),東為重華宮,南為建福宮,西、北兩面鄰接宮墻,其原址為明代的乾西四所、五所。因其主體建筑為建福宮,故稱其為建福宮花園。又因該花園地處內(nèi)廷西側(cè),亦稱西花園,為帝后休憩、娛樂的場所。建福宮西花園的建筑形式,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愛,不僅為其作了大量詩賦,并將眾多自己喜愛的珍寶玩物存放此處,后來在決定興建乾隆花園時,還下令以建福宮花園作為藍本加以仿制。可惜在宣統(tǒng)皇帝溥儀搬出紫禁城的前夕,花園遭焚,僅剩下了蕙風(fēng)亭和一片山石瓦礫。在1998年時,國務(wù)院通過了復(fù)建建福宮花園的決定。在2004年時,建福宮花園復(fù)建完成,現(xiàn)不開放,用做接待外賓和舉辦文化沙龍所用。
奉先殿
奉先殿,位于紫禁城內(nèi)廷東側(cè),為明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廟,始建于明初。清沿明制,于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重建,后又多次修繕。奉先殿建筑面積1225.00㎡。黃色琉璃瓦重檐廡殿頂,檐下彩繪金線大點金旋子彩畫。按清制,凡遇朔望、萬壽圣節(jié)、元旦及國家大慶等,大祭于前殿;遇列圣列后圣誕、忌辰及元宵、清明、中元、霜降、歲除等日,于后殿上香行禮;凡上徽號、冊立、冊封、御經(jīng)筵、耕耤、謁陵、巡狩、回鑾及諸慶典,均祗告于后殿。
永壽宮
永壽宮為內(nèi)廷西六宮之一。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長樂宮。永壽宮為兩進院,前院正殿永壽宮面闊5間,黃琉璃瓦歇山頂。殿內(nèi)高懸乾隆皇帝御筆匾額“令德淑儀”,東壁懸乾隆《圣制班姬辭輦贊》,西壁懸《班姬辭輦圖》。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皇帝下令,內(nèi)廷東西十一宮的匾額“俱照永壽宮式樣制造”,自掛起之后,不許擅動或更換。
九龍壁
九龍壁,是影壁的一種,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用于遮擋視線的墻壁。位于紫禁城寧壽宮區(qū)皇極門外南三宮后。九龍壁,壁長29.47m,高3.59m,厚0.459m,重達300多噸。是一座背倚宮墻而建的單面琉璃影壁,為乾隆三十七年(1770年)改建寧壽宮時燒造。九龍壁,壁上部為黃琉璃瓦廡殿式頂,檐下為仿木結(jié)構(gòu)的椽、檁、斗栱。壁面以云水為底紋,分飾藍、綠兩色,烘托出水天相連的磅礴氣勢。下部為漢白玉石須彌座,端莊凝重。九龍壁九龍壁(8張)壁上9龍以高浮雕手法制成,最高部位高出壁面20cm,形成很強的立體感??v貫壁心的山崖奇石將9條蟠龍分隔于5個空間。
哈哈,這里Rocco拼搭的非常有趣,花瓣的顏色和形狀用來代表不同的龍,中間黃龍兩邊的花瓣是2000年以后就停產(chǎn)的紫羅蘭花瓣。
皇極殿
為寧壽宮區(qū)的主體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名寧壽宮。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寧壽宮一區(qū)建筑時,將寧壽宮改稱為皇極殿,作為乾隆皇帝當(dāng)太上皇后居住和臨朝受賀之所?;蕵O殿位于寧壽宮區(qū)中軸線前部,主建筑寧壽宮建于單層石臺基之上,與皇極殿相接。殿坐北朝南,面闊9間,進深5間,取帝尊九五之制。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前檐出廊,枋下渾金雕龍雀替。明間,左、右次間設(shè)殿門,余各次間下砌檻墻。后檐明、次間辟為殿后門,可達寧壽宮,余各間砌墻。殿中四根瀝粉貼金蟠龍柱,頂置八角渾金蟠龍藻井,下設(shè)寶座,品級僅次于太和殿。殿內(nèi)左置銅壺滴漏,右置大自鳴鐘,制作考究。
寧壽宮花園
寧壽宮花園是乾隆皇帝改建寧壽宮時所建的花園,后來也稱乾隆花園,是學(xué)者公認(rèn)的“宮中苑”或“內(nèi)廷園林”的精品。位于中國北京故宮寧壽宮區(qū)的西北角,建于乾隆三十六年到四十一年(公元1771—1776年),共用六年時間才完成?;▓@南北長160米,東西寬37米,占地面積5920平方米,建筑布局精巧,組合得體,是宮廷花園的典范之作?;▓@分為四進院落,結(jié)構(gòu)緊湊、靈活,空間轉(zhuǎn)換,曲直相間,氣氛各異。花園中的主要建筑物有古華軒、旭輝亭、抑齋、遂初堂、竹香館、萃賞樓、延趣樓、三友軒、聳秀亭、碧螺亭、符望閣、玉粹軒、倦勤齋等。
故宮,600歲了!
紫禁城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木結(jié)構(gòu)宮殿建筑群,也是全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堪稱是厚重又博大的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承載者,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匯聚地。作為一座博物院,這里珍藏著186萬余件(套)文物,具有豐富的歷史價值、藝術(shù)價值和科學(xué)價值,是中國文化遺產(chǎn)的守護者與傳承者,也是中國文化對外交往的一張亮麗名片。
非常感謝Rocco Buttliere拼出的樂高紫禁城,讓故宮以不同的面貌展現(xiàn)在世界面前,也讓更多的全球樂高玩家了解中國的歷史,這也就是樂高的魅力所在吧。
祝故宮600歲生日快樂!
以上便是小酷帶來的Rocco Buttliere MOC作品紫禁城的分享。關(guān)于他的更多作品小酷后續(xù)也會陸續(xù)介紹,感興趣的可以關(guān)注酷玩潮公眾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