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點: 揚州何園
在東關街吃完飯,也沒打算回去取車,反正附近公交車比較多,直接乘坐公交車前往何園,觀光巴士坐到底就是何園了。
何園又名寄嘯山莊,始建于清代中葉,被譽為晚清第一園,園主人是何芷舠。忍不住要吐槽一下?lián)P州的人名啊,為什么都取一點生僻字呢,這個舠我就打不出來,又要手工造字,欺負我沒有文化嗎?
走到大門,就看到墻上寫著“晚清第一園”五個五字,非常的醒目。再回想在個園的正門也看到四大名園,揚州人似乎有點太高調了吧?其實四大名園之一向來眾說紛紜,個園能不能列入中國四大名園還是兩說,晚清第一園的名頭又是誰封的呢?
瘦西湖和個園我都不是第一次游,何園倒還真是第一次來,尤其是據(jù)說何園里的片石山房,還是石濤大師的作品。
不過揚州人把何園封為晚清第一園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有很多名人都在何園寓居過,其中著名的國畫大師黃賓虹,六度赴揚就寓居在何園的騎馬樓東一樓。作家朱千華寓居何園五年有余,在騎馬樓的東二樓,所以何園雖然建園比較晚,也留下了不少名人的手跡。
與個園黃氏家族沒落而園林轉手不同,何芷舠本人官至道臺,又暗地經(jīng)營鹽業(yè),可謂是腳踏官商兩界,不僅手里有巨額的財富,家族也與李鴻章等人有著姻親關系,何氏家族也人才輩出,因此即使在文革中也沒有遭到太大的破壞,依然可以保持原貌,從這個意義上來,稱為晚清第一園,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后來查到這個第一園,是文物保護專家羅哲文題寫的,他同時還提出了何園的四個天下第一,分別是天下第一廊復道回廊,天下第一窗花窗,天下第一亭水心亭,天下第一山片石山房,這個評價不可謂不高,難怪何園要把這個晚清第一園五個大字,寫得比何園還要大得多了。
先說這個第一廊,何氏的復道回廊是何園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建筑,被稱為現(xiàn)代立交橋的雛形。而我知道何園,也是從這座復道回廊開始的。
何園占地并不大,其中建筑面積達一半以上,可以說建筑的密度相當大了??墒亲咴诤螆@里,卻不會覺得局促,而覺得很軒敞,這是因為何園的復道回廊,把中國園林藝術的移步換景之美,發(fā)揮到了極致的地步。園里大部分的建筑都是上下兩層,這些建筑之間用四通八達的回廊全部連接起來,可以說這條回廊貫穿全園,全長竟然達到1500多米,比北京的頤和園長廊還要長一倍有余。
雙面回廊的中間夾一道墻形成復道,交叉口一邊通向蝴蝶廊,另一邊通向讀書樓。回廊,揚州人俗稱串樓,分兩層,把住宅院落都串連在一起,墻上還有洞窗和漏窗。站在樓上的長廊里看風景,回環(huán)往復,能把整個何園都看全了。
天下第一窗也與復道回廊有關,指的就是回廊里的花窗和漏窗,取材大多是青瓦,顏色很素雅,又讓人覺得十分別致,做工自然也極盡精致之能事。還有玉繡樓周圍三面的山墻上,也有一排排的巨型花窗,因這些花窗,使主人坐在玉繡樓里,便能看滿園美景,并且聆聽從水心亭那里傳來的唱戲和音樂,這位何大人真正是個會享受的人哪。
順便說一下何園的主建筑玉繡樓,這是園主居住的地方,除了花窗藝術外,當然還有其他為人稱道的地方。玉繡樓是前后兩座磚木結構的兩層樓,前后兩棟樓并列,統(tǒng)稱玉繡樓,而其得名,緣自于院中所栽的廣玉蘭和繡球。
這座樓融會貫通了中西方的建筑理念,主重要的建筑特色是中國的串樓,四周的廊道連接成一個環(huán)形,從任何一個門出入,都可以沿著走廊回到原地。除了中式為主,還采納了法式的百葉門窗、壁爐、鐵藝床和日式的拉門等等,不知道何氏是否留學國外過。不過何芷舠少年成名,官運亨通,應該沒有出國留學的機會和必要,可能是何氏的后人有類似的經(jīng)歷吧,當然這是我的猜測。
第一亭指的是水心亭,有人認為這是何園最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這是西園的主建筑。水心亭位于池塘中心,有石橋相通。有人說這座四方的敞亭是水上戲亭,當年何氏請戲班來園中唱堂會,就是在這里。我們走進來的時候,沒有聽到堂會,卻看到有人拿著魚網(wǎng)俯身在水里撈著什么。走近一問,原來是在打撈手機。該游客大概是被美景所迷,拍照的時候不小心就把手機丟水里了,現(xiàn)在一群人圍擁著用魚網(wǎng)撈。還別說,這個辦法還真管用,手機真被撈上來了,就是不知道防不防水,還能不能用,暫時自然不能為主人提供拍照功能了。
這里風景確實很美,布局精致而巧妙,據(jù)說《紅樓夢》、《還珠格格》、《青青河邊草》等一百多部影視劇都曾經(jīng)在這里取景。
池塘西面有一組假山,周圍栽有青松異草,后有掛花廳。小院的一角,有一幢三間的兩層小樓。
第一山是片石山房的太湖石假山,這是明末清初的畫壇巨匠石濤親手構建,被稱為人間孤本,天下無兩。假山依墻而壘,奇峰飛瀑,山石環(huán)水,而兩間石室,更可以在盛夏時消暑納涼,同時又不妨礙觀賞園景。池邊有石濤的書屋,陳設簡單,一桌一柜。屋外建有琴棋書畫亭,蹭了旁邊一個旅行團導游的介紹,才知道這琴并非真的坐于亭中撫琴,而是石桌旁的一眼泉水。棋一目了解,棋譜就刻在石桌上。書是半壁書屋,畫則是墻上的漏窗,從窗口看出去,可不是一幅天然山水畫么?
這樣的奇思妙想,除了石濤這樣的大家,還真是別無分家,難怪竟成孤例。
整理完了何園的四個“天下第一”,再看一下何園的其他建筑,也極盡精美,何氏的文化修養(yǎng)顯然要比個園的黃氏更高得多。何園大致可以分為東園、西園和建筑三個部分。門票背后有地圖,雖然小了點,幸好還能勉強看個大概,所以基本上還是按照地圖上的順序游覽的,可沒有刻意先把四個天下第一給游完。
從東大門進去,當然是先游覽東園了。東園的主要建筑是四面廳,這是一個船廳,歇山式建筑,帶有回廊。地面以鵝卵石和瓦片鋪就,水波狀花紋。楹聯(lián)挺有意思:月做主人梅做客,花為四壁船為家。其實這艘船,哪是一般的船??!
往西走就到了水心亭,天下第一亭嘛,前面已經(jīng)詳細做過介紹了。
過去就是屬于西園的范圍了,西園的布置更疏朗一些,建筑環(huán)池而建。池塘的北樓蝴蝶廳寬七楹,屋頂高低錯落,中樓的三間稍稍突出,屋角微翹,形似蝴蝶,因而得名。樓旁與復道回廊相連,與假山貫串,廊壁之間鑲著漏窗,兩面的景色可以互見。
旁邊是掛花廳,不過現(xiàn)在是何園的餐廳,可供游人用餐。其實何園游覽半天也足夠了,大可不必在園內(nèi)用餐,倒覺得可以品一杯香茗,也算沾沾何園的書香氣。
一路往南可以抵達賞月樓,又叫怡宣樓,這是園主為母親建造的,老人喜賞月,因而建此樓,廊道兩旁的欄桿是鐵藝,從外國進口。中國古代講究孝道,連從關外坐鎮(zhèn)中原的清朝皇帝們,也一個個都宣揚以孝治國,可見孝道在漢民族中的重要性。
與歸堂,是揚州迄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楠木廳,這里是主人會客的地方。大門的兩側,運用了整塊面積四平方米,厚9毫米的玻璃,有很好的采光效果,據(jù)說也是從歐洲進口來的。其中有一塊玻璃已經(jīng)破裂,被保護起來,不能觸摸。之所以稱其為清楠木廳,是因為何園還有一座歷史更悠久的明楠木廳,前面加上朝代以示區(qū)分。
玉繡樓是何園的主建筑,從這里開始游覽何園的建筑群,完全以復道連通,這里有天下第一窗嘛,前面說過了。
玉繡樓前面的騎馬樓形似馬鞍,分為東西兩幢樓,都是兩層,前后相連,上下相通。它是何園的客房,寓居何園的大師文人們大多就居住在這里。反正沿著復道回廊,走得頭暈眼花,繞了兩個來回,才算把東二樓東三樓給找齊全了。
其實從東大門進來就看到寄嘯山莊的圓洞門,只不過嚴格按照地圖路線走,所以就進來探了個頭。這兒就是牡丹廳,山墻上嵌有鳳吹牡丹的磚雕,因此得名。不知道花壇里栽培的大片植物,是不是牡丹,因為不是花季,只看其葉不看花,我還真不敢確定,看樣子有點像。
從牡丹廳出來往北,是讀書樓,這里是何家大公子讀書的地方。何家自何芷舠的父親起就在官場上混,直到何芷舠在官場也走得順風順水,不過這人知道急流勇退,風光之際卻選擇隱居揚州。而何大公子年少時科考高中,祖孫翰林成為一代佳話。何家的后代并不僅僅在科考上有成就,到了新中國還出了兩個中科院的院士的,所以又稱為姐弟院士。
出讀書樓,走不遠是石濤書屋,在假山旁邊,小而精致,前面已經(jīng)說過。
著名的片石山房就座落在這里,是石濤的疊石孤本,1989年修復,門楣上的“片石山房”四個字,是移用的石濤墨跡,算是真跡拓本吧。
水中月在山房假山那里,因為疊石后的墻上有一個月形的孔隙,所以白天的池中會映出一輪明月,而隨著視角的不同,明月也會呈現(xiàn)出陰晴圓缺的變化,設計十分巧妙。
走過假山是楠木廳,這是何園保存年代最久的一幢建筑,又稱明楠木廳,距今有300多年歷史。廳西有一只不系舟,靜臥一角,仿佛從外面航行歸來。
何家祠堂在靠近南門的地方,由東向西形成了大小祠堂,陳設是真跡復制品,展出何芷舠及其祖輩五代的肖像。
同仁館是為了紀念何園創(chuàng)辦的一所同仁中學取的名字,這所中學的學生并不多,校史也不長,但頗出了幾個名人,所以還有復原的必要。
因為離南大門比較近,所以我們就從南門出來了,不過還是回東門去坐公交車。
游覽路線:東大門——船廳——水心亭——蝴蝶廳——掛花廳——賞月樓——清楠木廳——玉繡樓——騎馬樓——牡丹廳——讀書樓——石濤書屋——片石山房——明楠木廳——石濤疊石——水中月——何家祠堂——南。
基本上的路線就是繞著何園走了一圈,再游覽中間。如果走亂了也沒有關系,因為何園并不大,再回過去找景點也不費事。
疊嶂峰巒復道回,銜山抱水月魂來。
鳥棲亭樹聲聲脆,客走樓臺默默徊。
——七絕
自駕游:揚州何園
8月盛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