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前,當老子來到函谷關,留下了五千字的《道德經(jīng)》。他沒有想到,區(qū)區(qū)五千字,后人將它視為哲學的寶典,宗教的圣典,并由此產生了道家、道教。
中原有著“中華戲曲之鄉(xiāng)”的美譽。
豫劇大師常香玉爐火純青的表演,塑造了一個質樸無華,“通俗”得讓全國億萬民眾、男女老少都喜歡的《花木蘭》。更為重要的是,豫劇由此家喻戶曉。
起源于明末清初的豫劇,距今不過二三百年的歷史。論古老,豫劇比不上昆曲;論功夫,豫劇比不上京?。徽搩?yōu)美,豫劇比不上越劇;論趣味,豫劇比不上川劇。然而,論觀眾人數(shù),豫劇卻占全國之冠。也許,豫劇重唱、善唱是其中的奧妙所在。
1982年上映的電影《少林寺》,在國內外掀起了一股少林功夫熱潮。于是一座擁有1500多年歷史、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國名寺因一部電影得以蜚聲中外,這其中的滋味誰能解得?
第十集 大河之南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河南,古稱豫州,地處九州之中,又稱中州、中原。
據(jù)西周青銅器“何尊”銘文記載,周武王在消滅了殷商之后,在洛邑嵩山告祭時說:“余其宅茲中國,自之乂民。”“中國”一詞即源于此。
夏、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五代、北宋等王朝,帝王的車輦一次又一次地駐足于河洛;鄭州、安陽、洛陽、開封、許昌等曾經(jīng)的國都,一次又一次地彰顯問鼎中原統(tǒng)攝華夏的至尊。
歷史上開封境內黃河大堤曾數(shù)次決口,其中7次水淹開封城。
破壞之后是重建,因此有了“開封城,城摞城”的奇觀。但是每一次破壞必然伴隨著文化的遷徙和破損。戰(zhàn)爭和洪患慢慢地侵蝕著中原大地的肌體,一次次的遷徙則將中原文化帶往異地他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