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歐洲后花園”的突尼斯地處北非最北端,扼地中海東西航運要沖,是一個典型的地中海國家。突尼斯是世界上少數(shù)幾個集中了海灘、沙漠、山林和古文明的國家之一,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和人文遺產(chǎn),迷人的地中海、神秘的撒哈拉沙漠以及古老的迦太基遺址,使其成為游客喜愛的旅游勝地之一。
突尼斯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從柏柏爾人到迦太基人,從古羅馬文化、拜占庭文化,到現(xiàn)代阿拉伯文化以及法國文化,突尼斯融合了多元文化,被譽為“地中海明珠”。正因為突尼斯擁有悠久的歷史文明,這里每年都會舉辦許多高級別的文化交流活動,其中以在迦太基舉辦的國際電影節(jié)和在杜茲舉辦的撒哈拉節(jié)最為聞名,“突尼斯(迦太基)國際電影節(jié)”是非洲三大電影節(jié)之一,每年12月舉辦的“撒哈拉節(jié)”更是撒哈拉地區(qū)最為重要的節(jié)慶之一。
著名的迦太基古城遺址位于突尼斯城東北17公里處,1979年被聯(lián)合國科技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chǎn)。迦太基在腓尼基語中意為“新的城市”。據(jù)羅馬史詩《伊利亞特》描述:“為躲避兄弟的仇視,腓尼基的狄多女王逃離了泰爾王國,來此領(lǐng)導(dǎo)著這個欣欣向榮的國家?!蹦抢镌?jīng)繁花似錦,流光溢彩,如今已是殘垣斷壁、雜草叢生。迦太基人精于航海,近來來在迦太基古城又發(fā)現(xiàn)了兩個迦太基時期的軍港,其中一個建有大船塢,能容納200多艘船只。
迦太基古城最古老的部分位于緊靠海岸的比爾薩山下,是迦太基城的中心。比爾薩山曾建有堅固的防御工事,城墻長達34公里,高13米,寬8米,每隔60米就設(shè)有一座瞭望塔。古城除宮殿、住宅等古建筑依稀可辨,還發(fā)現(xiàn)了一批石棺、隨葬品以及拜占庭時代的宮殿遺址。迦太基古城羅馬時代的遺跡殘存較多,羅馬人在比爾薩山上建有大神廟,露天柱廊上則保存有羅馬在迦太基最杰出的勝利神和豐收神的雕像。著名的公共浴場在羅馬皇帝安東尼時期(公元145年~公元162年)建成,是古羅馬的第四大浴場。從基部殘存的柱石、斷墻、拱門可隱約看出兩邊對稱排列的一間間浴室,浴室有更衣室、冷水室、溫水室、蒸汽浴室、按摩室以及健身房等。浴場用水從遠處的山泉通過60公里長的引水渡槽引來,至今仍遺存數(shù)段渡槽和支架。
在迦太基的住宅區(qū),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石柱,上面飾有人像、獅頭、馬身等,雕刻非常精美。在許多庭院的地面上,有2000多年前用各種顏色小石塊拼成的鑲嵌畫,殘存部分的色澤依然絢麗華美。畫面的內(nèi)容有馬、鹿等動物,以及少年捕鴨等生動的圖案,這些都顯示了羅馬時期迦太基鑲嵌畫的成就。
突尼斯海灣有一座被譽為“小圣托里尼”的藍白小鎮(zhèn),這個坐落在地中海海邊峭壁上的小鎮(zhèn),所有的房屋只有兩種顏色:白色的墻和藍色的門窗。如此單純,卻如此美麗。整個小鎮(zhèn)沿山勢蜿蜒而上,布局簡單。一條鵝卵石鋪就的街道,兩邊是在陽光下閃閃發(fā)亮的白色房屋。房屋只有二三層高,白色的墻上鑲嵌著藍色的鐵窗和藍色的木門,讓人感覺仿佛置身于童話世界。鐵窗窗欞上有阿拉伯式的蔓藤渦卷,對稱而奇妙。木門上半部的穹頂代表著清真寺的建筑,門上的藍色銅釘拼合出星星和月亮,還有弓箭、花卉等圖案,華麗精美。
在迦太基,“沙漠玫瑰”已成為一個特色文化符號。“沙漠玫瑰”是細沙在幾千年的風雨雕塑中風化而成的,上面一些零星的細沙鑲嵌在石質(zhì)“花瓣”的中間。它沒有玫瑰花的葉和刺,只有花朵,默默地開放在戈壁灘中,永遠不會枯萎凋謝,在當?shù)乇徽J為是“永恒愛情”的象征。實際上,沙漠玫瑰石是生長于沙漠低洼處石膏的結(jié)晶體,其主要成分為含水硫酸鈣,即石膏,由板狀結(jié)晶交叉成玫瑰花狀,多發(fā)生在沙漠地區(qū)的土壤里。其燕尾雙晶復(fù)方晶體結(jié)構(gòu),使其形狀酷似玫瑰,因而得名“沙漠玫瑰”。
(文章來源:中國海洋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