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一杯酒,綠楊三月時。
春風余幾日,兩鬢各成絲。
秉燭唯須飲,投竿也未遲。
如逢渭川獵,猶可帝王師。
注:
征君:指曾被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職的隱士。
秉燭:《古詩十九首》:“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投竿:言臨水而釣,指隱居。
帝王師:謂姜子牙。
解讀:
李白從年輕時立下“輔弼天下”的志向,但一直不得志的他把時代給予的榮光當作真實的感覺,并認為在這種環(huán)境中他可以去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所以他的作品大多在寫酒時,或言志,或道壯志未酬的感慨、消沉、失落與苦惱。
這首詩應(yīng)該是詩人晚年的作品。詩題中提到錢少陽其時已經(jīng)八十有余,詩人曾在他的另一首詩中《贈潘侍御論錢少陽》中說錢少陽是“眉如松雪齊四皓”。
“春風余幾日,兩鬢各成絲”此句語意雙關(guān),既說春光將盡,又暗含彼此年紀已經(jīng)老,頭發(fā)都白了,余日無多。這是詩人抒發(fā)由暮春和暮年觸發(fā)的無限感慨,詩人一生自比姜太公,只可惜自己等得太久也未見如周文王這樣的賢君的到來,愿為帝王師這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追求的終極目標,這不僅包括了傳統(tǒng)“學而優(yōu)則仕”的人生理想,更是對自身價值、尊嚴的高度認同。
“秉燭唯須飲,投竿也未遲”近承頷聯(lián),遠接首句,從古詩“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演化而來,帶有詩人無可奈何、不得已飲酒的味道,這是一種欲揚先抑的寫法,為后面錢的抱負作了鋪墊。更重要的寫后邊水邊釣魚,牽引出姜太公的典故。
“如逢渭川獵,猶可帝王師”,如果錢少陽能夠像呂尚那樣,在渭水河畔碰到求賢若渴的明君,或許他可以一代帝師,輔助國政,建立功勛。這當然是一種設(shè)想有望,是虛寫,但唯其虛寫,方能符合錢少陽的身份,又表現(xiàn)出詩人對其頌揚之宗旨,背后也隱藏著詩人晚年還未泯滅的雄心壯志。李白的一生是不平的一生,也是到處碰壁的一生,同時也是不停地追求理想,百折不撓的一生,這種濟天下的理想至老未能消減。
這首五律,不拘格律,頷聯(lián)不對,首聯(lián)卻對仗。李白是不愿讓自己豪放不羈的情思為嚴密的格律所束縛。對仗句,首聯(lián)卻用了對仗句。對仗句的數(shù)量沒變,位置卻變了。除了全句的移位,還有部分的移位。如毛澤東的一首七律: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jié)讀華章。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這首詩對仗句的數(shù)量仍是二聯(lián)。不過,作者把頷聯(lián)的上半句移到首聯(lián)了,也就是首聯(lián)的上半句用對仗,頷聯(lián)的上半句不用對仗,首聯(lián)的下半句不對仗,頷聯(lián)的下半句則仍用了工整的對仗。清人趙翼曾在其《甌北詩話》中指出李白寫的五律,“蓋才氣豪邁,全以神運,自不屑束縛于格律對偶,與雕繪者爭長。然有對偶處,仍自工麗;且工麗中別有一種英爽之氣,溢出行墨之外”,這一評語,道出了李白律詩在對偶上藝術(shù)特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