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出南國,灼灼芙蓉姿。
皓齒終不發(fā),芳心空自持。
由來紫宮女,共妒青蛾眉。
歸去瀟湘沚,沉吟何足悲。
注:
“美人”二句:化用曹植《雜詩七首》其四:“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之意。
灼灼:鮮明美好的樣子。《詩經(jīng)·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皓齒:潔白的牙齒。
自持:自矜,控制自己。
紫宮:皇帝的住所。
紫宮女:比喻在位的大臣。
青蛾眉:容貌較好的女子,喻指賢才之人。
沚:水中的小島。
解讀:
李白少負(fù)不羈之才,志在濟(jì)蒼生、安社稷。他曾初入長安,即作《玉真仙人詞》以此干謁玉真公主,企圖陳詩帝王,然而卻遭到公主侄女婿張垍冷遇,詩人自傷其才,回想曹子建才高而命蹇、借美人遲暮以自悼,遂用子建《雜詩》之意,寫下了這首詩。
先將《玉真仙人詞》摘錄如下:
玉真之仙人,時(shí)往太華峰。
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
弄電不輟手,行云本無蹤。
幾時(shí)入少室,王母應(yīng)相逢。
曹植之《雜詩》: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瀟湘沚。
時(shí)俗薄朱顏,誰為發(fā)皓齒?
俯仰歲將暮,榮耀難久恃。
子建的《雜詩》以佳人自比,表面寫佳人艷若桃李,實(shí)則寫自己空有滿腹才華,卻不得呈獻(xiàn)于君王之前,如今歲月蹉跎已成白首,仍然事無所成。李白的這首《古風(fēng)》全用其意,只是感情基調(diào)更為沉痛。
中國詩歌中有著香草美人的托喻傳統(tǒng),太白與子建的二首均運(yùn)用了比興寄托手法,借寫美人表現(xiàn)了自身遭際,抒發(fā)了胸中憤懣。曹植寫美人,恰是寫自己的凄慘遭遇與憤懣不平。而李白的《美人出南國》,亦是有著此種寄托意味。其中“由來紫宮女,共妒青蛾眉”讓人聯(lián)想到屈原的《離騷》中的句子:“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鼻讯昝甲鳛槊琅拇恚匀硕识昝甲鳛樾∪思蒂t妒能,戕害忠良的象征。李白于此亦有此意,正如蕭士赟所言:“李白遭讒擯除之詩也?!崩畎自谠娭忻鑼懨廊艘蛟舛始啥鴼w去瀟湘的經(jīng)歷和心理,正是自己現(xiàn)實(shí)中政治失意,自我放逐,而又廓落放懷的心境的寫照。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排行十二,隴西成紀(jì)(今甘肅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竄于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龍?jiān)?,公?/span>705年,隨家遷居綿州昌隆縣(四川江油)。陳寅恪先生曾認(rèn)為李白其先為西域胡人,隴西李氏乃偽托。其出生地亦多異說,或謂生于條支(今阿富汗加茲尼),或謂生于焉耆碎葉(今新疆庫爾勒與焉耆回族自治縣),或謂武后神功年間遷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稱“李翰林”。賀知章譽(yù)為“天上謫仙人”,后世稱“李謫仙”。在蜀中度過青少年時(shí)代,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隱居安陸(今屬湖北)和徂徠山(在今山東)。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詔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權(quán)貴,三年后,即744年賜金還山。此后漫游梁宋、齊魯,南游吳越,北上幽燕。天寶末期,安史亂起,李白應(yīng)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內(nèi)訌,李璘兵敗被殺,李白受累入獄,獲釋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聞李光弼出鎮(zhèn)臨淮,時(shí)已屆暮年,仍欲從軍,半道病還,次年卒于當(dāng)涂(今安徽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遺召,然李白已經(jīng)去世。舊《唐書》有本傳。李白一生以大鵬自喻,以“安社稷”“濟(jì)蒼生”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從科舉入仕,然始終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度圃姟反嬖?/span>25卷,《全唐詩外編》《全唐詩續(xù)拾》補(bǔ)詩36首、斷句10。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