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是“小家”的節(jié)日,清明卻屬于“大家”。
小家是現(xiàn)在的,大家是曾經(jīng)、現(xiàn)在還有不可預(yù)知的將來。這是我對于清明節(jié)的理解,大楷也是小城人們?nèi)绱苏J(rèn)真于這個節(jié)日的原因之一吧。
小城的人們上墳是要宴請好友親朋的,吃吃喝喝有說有笑。即笑給過去看,也笑給現(xiàn)在看、當(dāng)然還有不知道何時終止的屬于自己的那個將來。
逝者長眠于荒野,離開了曾經(jīng)的家,入了另一個時間空間,化作另一種奇妙的存在(或在心里、或在嘴里)。我不知道那個世界里的“他們”是否還對這個世界有所留戀,只知道這個世界的人們需要有那么一個地方用來擺放思念和言語被太陽擁抱著、也承受著許多快樂或者不快樂的今天。
不管你愿不愿,生命總有這樣一個節(jié)點(diǎn);活著,就珍惜今天。墓冢提醒著我們,那里停留了一個久遠(yuǎn)、截留了一份本以為會更遠(yuǎn)些的永遠(yuǎn),只是在那一天,他被時間留了下來,從此不再思考也不再離開。
掃墓是為了不忘記,無論是好或者壞,來過就會被時間記住。路過世間的人總會被記得點(diǎn)滴,實(shí)在沒有被記住,好歹留了個墓冢。
以前我不明白那些在異鄉(xiāng)扎了根的人們,為什么不選擇春節(jié)回家而是一定要在清明時回來掃墓祭祖?而今在上下山的路上與哥們胡亂推敲倒得個不太有趣的結(jié)論——與逝者打交道要比活人簡單許多。
還有就是——我可不想花那么些精力和時間來盡些諸如孝之類的“道”,倒不如百年之后燒些香紙求其保佑。哄人很麻煩,得用心、得花時間、金錢······,而哄鬼卻只需要自己騙自己再磕幾個頭許些自己喜歡的愿就好了。
怪不得我覺得又許多人在這個節(jié)氣了顯得非??尚δ?。我并不是說逝者可笑,而是那些戴上了面具的“孝子賢孫”,每當(dāng)這樣的時候他們總是一臉無辜百幫赤忱,又是燒紙、又是磕頭的;恨不能將尸骨刨出來在“孝順”一遍,又是回憶曾經(jīng)、又是·······
然后才是一堆的重點(diǎn):“保佑我·······發(fā)財”、“保佑我······升官”、“保佑我······”
結(jié)果卻是:越不在乎墓冢里沉睡靈魂的人越希望得到這樣的保佑,而這種祭奠也無非是為了得到這些,與誠心無關(guān)、于真情無關(guān)、于曾經(jīng)無關(guān)、只與自己期許卻懶得去努力的將來有關(guān)。
而在乎的也會低聲的言語幾句:“在天之靈,保佑家人健康、平安·····”之類的愿望。他們會始終保持著微笑、或者干脆大笑——此時此刻只想在這里,只想用這種方式告訴那在意的曾經(jīng)“我們,一切都好?!?/p>
人生終有終點(diǎn),終會有那么一天,會躺在地下迎來那些或自己在意、或自己不在意、或在意自己、或不在意自己的人嘀咕、許愿。而你卻聽不到也看不到,只是漸漸的化作了泥土、青煙······
離開了也就帶走了一切的恩怨糾葛、也帶走了所有的情與愛;縱然還留了百幫不舍也毫無辦法的被安放在某個山崗悄然長眠。
磕頭也好,抱怨也罷,都笑笑散了吧!回去擺一桌邀親朋、再擺一桌請好友、還要一桌給路人、也獻(xiàn)一桌給那些因?yàn)槟:嗣婺慷x擇了面具的人——你們辛苦了。
我們要吃要笑、要打要鬧、要磕頭燒紙、要放一串驚魂炮,喚你來收留這些責(zé)備和埋怨,也順便告訴遠(yuǎn)去的“你們”——后人還是沒有將來過的“你們”忘掉。
若已長眠,就請忘記;忘記,方得安然。
若不能忘,就請笑對;笑對,便是安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