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牢騷滿腹的五律
在《唐詩三百首》中,有80首五律,而充滿牢騷氣息的,據(jù)我不完全統(tǒng)計,有13首,占16%。
下面我們就逐一欣賞下,看唐代詩人們是如何發(fā)牢騷的。
在獄詠蟬
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唉,我都白發(fā)蒼蒼了,還把我抓到獄里!我曾那么要求上進,曾那么激烈地表達我的觀點,可誰聽呢?根本就沒有人相信我崇高而無私的內(nèi)心啊。
雜詩
沈佺期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
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末句“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絕對是指出了“閨怨”的社會原因——國家沒有能征善戰(zhàn)的大將,讓我們老百姓處處遭殃、長期離居。
夜泊牛渚懷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第三聯(lián)是明擺著在發(fā)牢騷:老子能耐也很大呀,怎么就沒有人賞識提拔我呢?
天末懷李白
杜甫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yīng)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也是第三聯(lián),杜甫對李白說:老朋友啊,都怨我們文章寫得太好了,所以我們的命才會不好呀!那一幫小人呀,總是挑我們的毛病呀!
酬張少府
王維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guān)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王維晚年鐘情山林,大概是官場不得意,自己的政治主張得不到采納,從而心灰意冷,于是干脆說自己并沒有什么特殊才干(自顧無長策),什么事也不想摻和了(萬事不關(guān)心)。這是牢騷吧?
臨洞庭上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第三聯(lián)“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意思是說,在這政治清明的時代,我不想碌碌無為,我想施展自己的抱負,可惜沒有人給我提供平臺,誰能把我扶上馬送一程呢?
歲暮歸南山
孟浩然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王維曾邀孟浩然見唐玄宗。玄宗問其詩,孟即誦上詩,當讀到“不才明主棄”時,玄宗生氣了,質(zhì)問孟:“你不求當官,我也沒有放棄你,你為什么要誣賴我?”于是就把孟浩然打發(fā)回去了。
留別王維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yīng)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那些悲守窮廬不問世事的人,先是不容于當權(quán)派,有志不得伸,次后明哲保身,退隱山林。“當路誰相假”便是一個大大的牢騷。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yè)
劉長卿
流落征南將,曾驅(qū)十萬師。
罷歸無舊業(yè),老去戀明時。
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
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
詩中塑造了一個“鳥獸盡,良弓藏;狡兔死,狐狗烹”的末路英雄形象,明是為人打抱不平,暗難道不是在發(fā)牢騷嗎?
新年作
劉長卿
鄉(xiāng)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詩中借西漢賈誼被大臣所忌貶為長沙王太傅的事,抒發(fā)自己淹留外地多年不得歸鄉(xiāng)的牢騷之情。
蟬
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詩人聽到那漸鳴漸弱的秋蟬聲,聯(lián)想到自己貧病的宦游生活,不禁發(fā)出了“我亦舉家清”的深深悲嘆!
風雨
李商隱
凄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
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
心斷新豐酒,銷愁又幾千。
“新豐酒”是一個典故,是說馬周在未遇時,宿新豐旅店,要了一斗八升酒悠然獨酌。后遇唐太宗召與語,授監(jiān)察御史之職。李商隱借用本典故說,我就是喝它幾千斗新豐酒,也沒有人來給我官做!
灞上秋居
馬戴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落葉他鄉(xiāng)樹,寒燈獨夜人。
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
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最后一句明白地發(fā)出了牢騷:哪一年我才能當上大官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