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培養(yǎng)一個有主見的孩子,于是我們會刻意問孩子關(guān)于一件事的建議和想法,刻意讓孩子自己選擇,小到晚上吃什么,大到未來想做什么……
但 不少孩子好 像越長大,越?jīng)]有了自己的想法,為什么呢? 臺灣教育學(xué)者李崇建曾在TED演講上提到,自己作為老師,當(dāng)和孩子談到關(guān)于“選擇”的問題時,最常聽到這么幾句話:
“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我不知道自己選擇什么?”
他甚至感覺,這些孩子們在談他們自己的時候,好像在談?wù)撘粋€他們不認(rèn)識的人,很遙遠的人……
為什么我們用盡了力氣,孩子反而越來越?jīng)]主見,不會選擇了呢?
果仁媽今天的文章,就來聊聊: 一個本來有主見的孩子,是如何一步一步變得沒主見的。
“沒主見”的孩子,
到底缺失了什么?
“有主見”,這是一個非常中國化、口語化的描述。 在心理學(xué)上,有一個很相似的名詞,叫 “ 自我決定 ” 。
“自我決定”由美國心理學(xué)德西·愛德華和瑞恩·理查德提出,是指 一個人可以管理好自己、做出自信選擇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1] 。這正是我們希望孩子有的“有主見”。
他們提出了關(guān)于人類自我決定行為動機過程的 “自我決定理論” (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SDT) 。
圖源@Edi Libedinsky,Unsplash
人在一生中,需要持續(xù)滿足3個基本的心理需求:
自主需求 ——可以自主選擇、自己行動的需求;
勝任需求 ——完成困難和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wù),以獲得所期望結(jié)果的需求;
歸屬需求 ——與他人建立相互尊重和聯(lián)系的需求。
這3個心理需求的滿足,可以幫助人們獲得高水平的自我決定和自我激勵,體驗個人的成長與幸福感 [2] 。
當(dāng)我們說一個孩子“沒主見”的時候,其實說的就是他缺失了對自主感、勝任感和歸屬感的心理需求。
那么,這三種心理需求在生活中的表現(xiàn)是什么?孩子的這些心理需求又是如何被“偷走”的呢?
被偷走的自主感——
我們真的支持孩子有主見嗎?
在兒童發(fā)展心理學(xué)上, 孩子獲得自主感的道路,有兩個組成部分,也是兩道至關(guān)重要的關(guān)卡—— 情感要素和行為要素 [3] :
在情感上,孩子會有自己的情緒感受,并且慢慢地在情感方面會依賴自己多于依賴父母;
在行為上,孩子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判斷來做決定。
圖源@Devon Divine,Unsplash
如果問家長們:“你愿意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在生活中自己做主嗎?”
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愿意呀!”
可是,我們真的能做到嗎?
在情感上,我們真的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緒嗎?
孩子在生氣、發(fā)脾氣時,大人總是會習(xí)慣性地告訴他們:“不要再耍脾氣了”“你再鬧脾氣,我就要生氣了”“生氣不好”……
在行為上,我們真的允許孩子有不同的意見嗎?
很多時候,我們會有意識地讓孩子自己做出選擇,可當(dāng)他們的選擇,和大人心中的設(shè)想不一樣時,我們又會讓孩子換一個選擇,或者說:這個不好,還是聽我的吧……
孩子獲取自主感所需的情感發(fā)展和行為發(fā)展的需求,往往被忽略了。
TED演講中就描述了在生活中很真實的一幕:
有一對母女,媽媽問小女孩中午想吃什么?
孩子下意識回答說:“不知道,隨便?!?/p>
媽媽說:“不要不知道,你說了媽媽就帶你去吃,什么都可以。”
小女孩非常開心,還和媽媽確認(rèn):“媽媽,什么都可以嗎?”
媽媽說:“都可以?!?/p>
于是孩子開始努力思考,嗯……嗯……想了好久。
媽媽在旁邊催促說:“叫你自己想就想不到了,趕快呀!”
李崇建不禁感嘆:“一只雞在籠子里關(guān)很久,被放出來后就不太會走路了。同樣,一個孩子常常被規(guī)定著要這樣要那樣,有一天你給了他自由,他也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了。”
圖源@Kelly Sikkema,Unsplash
瑞士著名兒童教育學(xué)家皮亞杰認(rèn)為: 自主感來源于“自由的決定” 。這種自由是一種持續(xù)的、穩(wěn)定的自由狀態(tài),而不是我們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給孩子偶爾而短暫的自由。
后來,女孩終于有了答案:“我想到了,我想吃鹽酥雞”。
媽媽眉頭皺起來:“寶貝,媽媽跟你說很多次了,鹽酥雞很油,不健康,換一個?!?/p>
女孩聽話了,又開始想啊想,想了很久以后說:“我想吃布丁。”
然后媽媽就火了,說:“中午吃布丁,沒告訴你中午要吃正餐嗎!”
最終,孩子自己的意見根本沒有被采納。 所以,家長想聽的,到底是孩子的真實想法?還是想聽孩子說出大人自己心里的想法呢?
事實上,孩子做選擇、做主,這樣決策行為的產(chǎn)生,和家庭支持程度息息相關(guān)。
一項對于中國192名高中生的調(diào)研結(jié)果顯示:控制欲越強的父母往往都會自己做決定;而對于父母支持度高的家庭,孩子們表現(xiàn)出來的決策行為也會更多 [4] 。
圖源:參考文獻4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沒有主見,而是我們忽略了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需要家長的“支持”來滿足自主感的發(fā)展 ,無論是情感上,還是行為上。
被偷走的勝任感——
我們真的放心孩子有主見嗎?
孩子相較于大人,年齡小、經(jīng)驗少、能力弱。
“讓孩子來做主,做決策,走歪了怎么辦?不如我們直接幫孩子做出最好的、最合理的選擇?!狈攀肿尯⒆訂未颡毝?,很多家長都表示,不放心。并想著,再等孩子長大一點,自然就會放手讓他們自己決定,獨當(dāng)一面了。
但是,孩子從小在保護和安排中長大,等家長真要放手的時候,他們根本沒辦法很好地自我管理,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太多見了。
所以, 培養(yǎng)一個“有主見”的孩子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jié)果。
圖源@Vidar Nordli-Mathisen,Unsplash
培養(yǎng)“主見”,要從娃娃抓起 ,應(yīng)該從小讓孩子在生活中體會自己選擇和決策的能力。
發(fā)展心理學(xué)家埃里克森認(rèn)為, 孩子在1-3歲這個階段,正是發(fā)展自主感的關(guān)鍵期 。能夠順利、出色地度過這個階段的孩子,會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
對于孩子來說,這是一個里程碑:
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可以做一些事情,并且態(tài)度堅定(對家長來說,正是和“可怕的兩歲”做斗爭的時候);
他們會開始擁有自己的喜好和偏愛,有自己喜歡的顏色、喜歡的形象、喜歡的食物;
他們會在做選擇的時候考慮社交因素,會因為父母或者好朋友的原因做出選擇。比如,選擇玩積木可能是因為自己的朋友也在玩... ...
圖源@Ash Gerlach,Unsplash
在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時,父母給出的“反饋”很重要 ,給孩子提供足夠的支持和幫助,那么小朋友也會覺得他可以、有能力去做決策,獲得勝任感的心理需求。
被偷走的歸屬感——
我們真的重視孩子的主見嗎?
如何定義“自我決定理論”中的歸屬感,心理學(xué)科普網(wǎng)站SIMPLE PSYCHOLOGY上有這樣一段描述:
當(dāng)孩子在一個包容性的環(huán)境里,受到關(guān)心和尊重,感知到他人在傾聽和回應(yīng)的時候,他們就能體驗到歸屬感 [5] 。
孩子們其實是很敏感的,他們總是能及時又精準(zhǔn)地捕捉到我們的態(tài)度。而我們的態(tài)度,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一些孩子甚至?xí)艞壸约旱母惺?,來討好爸爸媽媽?/p>
“你真的確定這樣嗎?”
“你覺得這樣可以嗎?”
這樣的反問,絕不是一種正向的引導(dǎo)。
如果一個孩子在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后,收到的是這樣回應(yīng),那他們大概率會收起自己的主見,而是去迎合大人的想法。
隱藏自己的想法后,他們就變成了我們口中“沒主見”的孩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