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情感工作這么多年,看了不少網友的故事,聽了不少的吐槽。見得最多的就是,女人一旦跟丈夫吵架,在婚姻中受了委屈,就跑回娘家,將娘家當成避風港。然而,在娘家待不了幾天,覺得受氣,于是又灰溜溜跑回婆家,繼續(xù)受委屈,矛盾沒有完全解決,下一輪新的矛盾又開始。
女人結了婚以后,才發(fā)現,自己在婆家和娘家都不受待見,活得很不痛快,歸根結底,還是自己不夠硬氣。
我常勸女人們,別動不動就回娘家,除非你是獨生女,爸媽將你寵上天,那就無所謂,如果家里還有哥嫂,弟弟弟媳,嫂子或者弟媳又不是個省油的燈,那么,你回娘家,不僅無法排解自己的煩惱,反而雪上加霜,煩上加煩。
最近在追陳數主演的電視劇《傾城之戀》,感觸很深。陳數演的白流蘇,那簡直是小媳婦和受氣包的代表,盡管白流蘇已經聰明過人,但依舊拗不過婆家和娘家的排擠,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無奈。
白流蘇嫁給暴發(fā)戶唐一元,完全是因為白家看上了唐家的錢,不然,放在清朝時,白家是名門望族,別說下嫁給唐家,就連看都不會看一眼。
后來白家衰敗了,沒錢了,而唐家又憑借著生意發(fā)了財,雙方結成親家,各有目的,一個貪圖富,一個貪圖貴。
這種完全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就像一場交易,每待在婆家一日,就覺得壓抑一天。
白流蘇幾乎每天都要受公公和小姨娘的氣,哪怕自己做的事情一片好心,為了唐家,為了丈夫唐一元,但從小姨娘的嘴里說出來,白的就變成黑的,流蘇的內心,別提多難受。
融不進的婆家,讓流蘇感到很憋屈,于是回娘家躲避幾日。可是回去才發(fā)現,娘家也是個火坑,讓自己不得安生。
白老太年事已高,無法管家,管賬的大權就交給了三少奶奶。這個三嫂不得了,精打細算,雞蛋里挑骨頭,每花一分錢都要算得清清楚楚,甚至拐著彎向流蘇要伙食費,不給就攆她走。
氣得流蘇和三嫂吵了起來,姑嫂關系,極度惡劣。
流蘇以為,自己在婚姻中受了傷,回娘家能療傷,卻萬萬沒想到,娘家讓她更受傷,這種傷,很尷尬,很壓抑,就連十幾歲的侄女都會指著你的鼻子罵:姑姑,你一個外人,管得真寬。
那個年代的女性,很無奈,不像現代的女性,有更多的選擇,可以工作,可以旅游,甚至出國,讓自己開心的方式多種多樣。
但選擇這些方式的前提,只有一點,那就是有錢。有錢好辦事,去哪都行,就是千萬別動不動就回娘家。
你的痛苦,娘家人無法感同身受,也就除了你的老母親能夠心疼,其余人,都恨不得,離你遠一點。
我常勸女人們,別總是將別人當成依靠,這個年頭,誰都靠不住,只有靠你自己,能讓你真正開心的,也只有自己。
我以前一個同事的經歷,現在還記憶猶新,她說:“女人最傻的就是夫妻一吵架就回娘家告狀,以為誰都會安慰你,其實別人在心里罵你'活該,自找’的。”
同事在家排行最小,上面有一個哥一個姐,所以從小到大,父母都比較偏愛一些,也就養(yǎng)成了有點小公主的脾性。在父母眼里,小女兒鬧鬧脾氣,沒什么,哄一哄就好了。
同事結婚后依然沒有從小公主轉變成妻子的角色,在婚姻中與老公鬧了矛盾,一言不合就跑回了娘家,哭哭啼啼地在娘家人面前數落丈夫,傾訴自己的委屈。
剛開始,媽媽還會哄著,做一些好吃的來安慰她,自己的女兒,媽媽到底還是會心疼。
但后來次數多了,媽媽也就習慣了,安慰兩句就不說了,反倒是嫂子開始說話夾槍帶棒,指桑罵槐了:“喲,又回來了,看來小公主還沒當夠,干脆別嫁,搬回來接著當算了,省得三天兩頭跑回來,男人不來接,自己又灰溜溜回去,丟不丟人。”
同事氣得說不上話,心里堵得足足一個禮拜才消了氣,從此跟嫂子的關系徹底惡化了。
她說:“你以為你是小太陽,誰都會圍著你轉,但其實,不知多少人,恨不得你走開?!?/span>
從那以后,同事就很少回娘家了,除了逢年過節(jié)回去看望父母外,平時跟老公吵架吵得再兇都不會回去。
心情要是實在不好了,就拎著行李外出旅游幾天再回來,要是時間不夠,就在旅店住上一兩晚,等到氣消了,夫妻和好了再回去。
總之,不會再將娘家當成自己訴苦的垃圾桶,別人不僅不會體諒你,還會笑話你,轉身就將你的事情當成茶余飯后的談資說出去。
成年人,要有處理自己情緒的方式,要學著獨立面對婚姻中遇到的問題。當你結婚越久,就越會發(fā)現,真正能夠幫到你的人,除了自己,沒有其他人。
所以,從現在開始,學著獨立,學著讓自己強大。
我寫了幾篇關于白流蘇住娘家受氣的文章,很多人回復說,為什么不住外面。但那時候的她,根本沒有這種底氣,環(huán)境也不允許,或者,最真實的原因是,身上的錢不多,又不確定丈夫什么時候才會來接,賭不起。
但現代社會不一樣,女性有很多機會可以選擇,所以,女人要活得更好,更自由,更快樂。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