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阿呆爸第406篇原創(chuàng)
大家好,這里是阿呆爸育兒。
孩子偷拿父母的錢,應(yīng)該被送去派出所嗎?
最近,江蘇南通就有這么一對夫妻,拉著十歲的兒子去了派出所,要求警察把兒子抓起來。
虎毒還不食子,這父母怎么能這樣對孩子呢?
民警細問才得知,原來男孩為了去同學(xué)家玩,偷拿了父母放在抽屜的100元錢,父母一氣之下,這才把孩子揪到了派出所。
父母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教訓(xùn)孩子,讓孩子長記性,不再犯這樣的錯。
男孩在民警的開導(dǎo)之下,承認了錯誤,也把花剩下的50元錢歸還給了父母。
但是,民警還是希望父母不要一遇見什么事,就告訴孩子——讓警察來抓你,這種極端的教育方式并不可取。
久而久之,這會讓孩子對警察叔叔有一種恐懼,看似震懾住了孩子,實際上卻在無形中埋下隱患。
更何況,孩子犯錯,實屬成長路上一件正常的事兒。
孩子因年齡小,認知受限,犯錯是在所難免的。
而很多父母,卻把孩子的錯誤,當(dāng)成洪水猛獸,無法接受孩子的任何錯誤。
孩子一犯錯,父母便崩潰。
有一次,朋友的兒子在院子里玩,不小心打破了一個花盆,朋友當(dāng)場就爆發(fā)了,把兒子一頓吼,外加一頓揍,還不解氣,又罰孩子去寫作業(yè)。
看著他兒子垂頭喪氣,又很委屈的模樣,很難不讓人心疼。
更關(guān)鍵的是,花盆并不是小朋友故意打碎的。
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花盆破得很有境界,看上去像是故意為之,很漂亮。指給朋友看,她也覺得不錯,但是,提及兒子犯錯的事兒,她還是無法忍受。
世上沒有不犯錯的孩子。
通過錯誤,父母其實可以發(fā)現(xiàn)孩子的問題,從而指導(dǎo)孩子,讓孩子改進,讓錯誤成為孩子成長的墊腳石。
姚明是籃球高手,拿下了很多獎牌。可就是這樣優(yōu)秀的一個人,也是踩著錯誤和失誤,慢慢成長起來的。
在一次采訪中,姚明對記者說:“我NBA總共出手了6408次,投進了3362個球,失手了3046次。另外我還有1304次的失誤。如果沒有這4000多次的錯誤,我也成不了今天的我?!?/span>
經(jīng)濟學(xué)家蒂姆·哈福德在《試錯力:創(chuàng)新如何從無到有》這本書中提到:“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人類的發(fā)展就像生物進化一樣,是在不斷適應(yīng)、試錯的過程中緩慢前進的?!?/span>
每一次的犯錯,都是孩子提升的機會。
犯了錯,孩子才會明白,原來這樣是不對和行不通的,下次就會注意避開,并且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改正問題。
慢慢地,孩子積累了經(jīng)驗,自我效能感也不斷增加,自信心也隨著提高,關(guān)鍵還會在錯誤中發(fā)現(xiàn)正確的方向。
錯誤,是孩子內(nèi)心的鏡子。
去年,廣東佛山有一個7歲的女孩,在商場偷拿了店里的扭扭蛋。被店員抓了現(xiàn)行,不論媽媽和店員如何盤問,女孩就是不肯承認。
后來,女孩的媽媽直接報了警,因為覺得女孩“偷竊”的行為很嚴重。
警察來了,對女孩進行問話,言語中夾雜的詞語是“坐牢”、“犯罪”,女孩也開始變得恐懼,此時周圍還有很多人圍觀。
孩子偷東西肯定是不對的,但是,這位媽媽的做法更是錯的離譜。
孩子為什么偷扭扭蛋?她應(yīng)該比任何人都清楚的。
偷東西這個錯誤,是孩子內(nèi)心的鏡子,照出了她真實的想法,像是她心底的吶喊——我很喜歡扭扭蛋。
可是,為什么選擇偷,因為她的媽媽總是拒絕她買扭扭蛋的要求,于是忍不住就拿了幾個。
孩子犯了錯,重要的不是錯,而是父母的處理方式。
孩子一旦犯錯,很多父母選擇的方式,是居高臨下的指責(zé),甚至為了維護自己的權(quán)威而發(fā)脾氣、打罵、懲罰孩子。
這種簡單粗暴的方法,不僅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反而會損害親子關(guān)系,讓孩子和父母的距離越來越遠。
不能打不能罵,可孩子犯錯,又不能不教育。
俗話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
孩子犯了錯,父母到底該如何去教育孩子呢?
千萬不要著急懲罰孩子。
懲罰孩子,是為了讓孩子長記性,而懲罰的方式,往往選擇的是孩子特別在意的事。
這種苛刻的行為,可能會讓孩子在當(dāng)時認錯,道歉,卻可能埋下“禍根”。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害怕錯誤,更害怕犯錯后,父母懲罰和打罵自己,為了逃避掩蓋錯誤,逃避責(zé)任,甚至不惜說謊。
雖然謊言并不高明,可人性是“趨利避害”的,當(dāng)時孩子只想到保護自己。
如果父母在發(fā)現(xiàn)孩子說謊時,仍舊采取蠻橫的方式,可能會讓孩子的謊言說得越來越天衣無縫。
在《正面管教》一書中,作者指出懲罰會導(dǎo)致4個后果:憤恨、報復(fù)、反叛和退縮。
憤恨,是因為懲罰讓孩子覺得不公平,認為父母不愛自己。
報復(fù),雖然這一次犯錯被懲罰了,但下一次我一定還要做。
反叛,即使父母說不對,可我就要和他們對著干。
退縮,就是將錯誤犯得更高級一點,一定不要被抓到。
父母用懲罰的方式教育孩子,不是愛孩子,而是和錯誤站在一起,傷害了孩子。
正確的做法應(yīng)該是:理解、包容孩子,和孩子一起承擔(dān)后果。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犯錯是難免的,但不論是什么錯誤,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理解和包容他們,一起承擔(dān)后果。
去年,重慶一名男孩,被奧迪車主指責(zé)說劃了他的車,要求賠償兩千元。男孩哭著矢口否認,站在一旁的爸爸沒有立馬大罵、指責(zé)孩子,而是選擇相信自己的兒子。
動圖來源:梨視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