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阿呆爸第787篇原創(chuàng)
阿呆爸育兒特約作者:及人
前陣子,有人在社交平臺曬出了自己新家的書房裝修。
幾張圖片乍一看,就讓人覺得哪里不太對勁。
窄小的書房里擺著一張狹長的書桌,正對面是透明的玻璃墻,墻外就是亮堂的客廳。
書房中人無論在干什么,客廳里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單是想象一下,阿呆爸都有種被監(jiān)視的不自在感。
評論區(qū)的吐槽一針見血:這是書房,還是審訊間?
還有網(wǎng)友直言道:孩子要是在里面學習,會抑郁的吧。
這種擔憂并不是空穴來風。
近些年,以“透明書房”為代表的“雞娃風裝修”越來越常見,其背后隱藏的,是存在已久的親子矛盾。
01.
雞娃風裝修
“雞娃風裝修”有一個典型代表,就是電視劇《小舍得》中田雨嵐的家。
田雨嵐是一個掌控欲大到可怕的媽媽,在督促兒子顏子悠學習這件事上用盡了所有心思。
全天候報滿補習班,制定時間表擠壓碎片化學習時間,阻止孩子養(yǎng)小動物、踢足球……
為了全方位監(jiān)督孩子學習,田雨嵐甚至在客廳的沙發(fā)背后用玻璃墻隔出了一個全透明書房,要求子悠一定要在這里寫作業(yè)。
如此一來,媽媽即便在廚房做飯,也能一眼看到兒子的一舉一動,完全省下了去房門口旁敲側(cè)擊的麻煩。
一天24小時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顏子悠,沒有一丁點喘息的空間,就連在書桌上擺弄一會兒玩具,都會被媽媽無情沒收。
陷入雞娃焦慮的田雨嵐不知道,子悠坐在這個透明書房里學習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承受著如芒在背的壓力。
后來,精神崩潰的子悠曾聲嘶力竭地發(fā)出控訴:
“每次看見我沒有讀書寫作業(yè)你就難受,每次看到我閑一小會兒,你就想讓我多背幾個單詞,多寫一張卷子?!?/span>
在這種密不透風的監(jiān)控背后,母子二人都筋疲力盡,結(jié)局只能是慘淡的兩敗俱傷。
而可怕的是,影視劇的描繪不是夸大其詞,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雞娃裝修并不鮮見。
節(jié)目《少年煩惱研究所》中,一位嘉賓老師分享道,自己有一位學生,他媽媽給他的房間裝上了玻璃門,美其名曰“采光好”,實際上就是為了監(jiān)視他。
隨后節(jié)目組借此話題詢問場上的小嘉賓:“父母允許你們鎖門嗎?”
14歲的姜淶無奈開口:“我長這么大,就從來沒有成功鎖過門?!?/span>
如果在家中和父母鬧了矛盾,自己想回屋鎖門冷靜一下,下一秒父親就會用鑰匙開門,并發(fā)出連珠炮一樣的質(zhì)問:
“你這是什么態(tài)度?”
“鎖門是什么意思?”
更可怕的是,姜淶的臥室、書房都被父母以保護為名裝上了攝像頭,她自己拆過一次,可隔天父母就又買了一個新的裝上。
其實,在“雞娃式裝修”出現(xiàn)以前,那些父母監(jiān)視孩子的手段我們都不陌生——
不允許上鎖的抽屜,被任意翻開的日記本,被卸掉鎖孔的房門……
仿佛在父母面前,孩子不需要隱私,也不允許有秘密。
殊不知,這種嚴絲合縫的愛,會讓孩子喘不過氣來。
02.
被高壓管制摧毀的一代
在紀錄片《不好說,特想聽》里有這么一對母子,兒子小天是一名時尚公關,媽媽雖然幾乎對兒子的工作一無所知,卻堅信他是一塊能承受任何東西的“完美金子”。
可是只有小天自己知道,所謂“完美”不過是保護色,他說:“爺爺奶奶去世以后,我的家就沒了?!?/span>
原來,從離開爺爺奶奶家,被接到父母身邊的那一刻起,小天就活在了母親的高壓管控之下。
房門的鎖孔被卸掉,房間里裝著24小時監(jiān)控,手機、信件、日記,所有密碼都被輕而易舉地破譯,小天的隱私在媽媽面前仿若透明。
但自以為對兒子關心得無微不至的媽媽,卻從未送兒子上過學,家長會也是常年缺席,甚至為了管控兒子的消費,把零花錢都定義成家庭中的“借貸關系”。
在這種模式下長大的小天,工作以后和家里的關系越來越疏遠,甚至在酒局上喝到胃出血,也不愿向父母吐露分毫。
當媽媽在鏡頭前痛心地問兒子:“你覺得我愛你嗎?”
小天難堪地回答:“我不想說。因為你所謂的愛,讓我感覺是道德綁架。
你們從來不考慮我的感受,我從小就要偽裝成你們喜歡的模樣。”
有多少父母都是這樣,用一句“為你好”死死拴住了孩子,卻忽略了這可能是孩子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
之前看過一個新聞,南京一位父親因為兒子沉迷游戲,在他的房間裝上了監(jiān)控,誰知兒子轉(zhuǎn)頭就報了警。
面對前來調(diào)解的警察,兒子表示父親的行為侵犯了自己的隱私權,但父親卻言之鑿鑿:
“我監(jiān)視你什么了?你有多少隱私?”
“我是你什么人?我不可以監(jiān)控你?!”
這一串反問聽起來多么耳熟,又是多么窒息,好像親子之間沒有隱私,是習以為常的天經(jīng)地義。
更讓人無力的是,這位理不直氣也壯的父親不是孤例。
某寶購買攝像頭的搜索欄,是暴露家長控制欲的重災區(qū)。
隨便打開一個攝像頭的評論區(qū),就能看到家長滿意的發(fā)言:
“畫質(zhì)很清晰,能看清孩子作業(yè)本上的字?!?/span>
“能追蹤拍攝還能語音喊話,再也不怕孩子在家不寫作業(yè)了?!?/span>
說實話,這些云臺監(jiān)控,本來可以用作遠程陪伴成長、增進情感交流,可過度管制的行為,卻硬生生把本該溫情的親子時刻,推向冷漠的權利壓制。
如果任由這種控制欲發(fā)展,會給家庭帶來不可挽回的傷害。
03.
愛,需要透口氣
前段時間,在熱搜上看到過一個恐怖到有些匪夷所思的新聞:13歲兒子考差被父親誤殺。
是怎么回事呢?
四川綿陽,13歲的小智從小跟著單親爸爸生活,因為父子倆相依為命,爸爸從小就對兒子有著超乎尋常的嚴格要求。
這次,兒子的體育考試只考了18分,父親很不滿意,一氣之下拿出家里的武士刀刺向孩子,導致兒子失血過多身亡。
誤殺兒子以后,這位父親站在法庭上,仍然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他堅持辯白道:“我只是想嚇唬孩子,沒想真的刺傷他,都是意外?!边€大言不慚地說自己是“最好的心辦了最壞的事情”。
而倒在血泊里的孩子呢?
他離世前最后一句話還在卑微地跟父親解釋:“爸爸,我在好好學習?!?/span>
在這個悲劇里,強橫的父親和卑怯的孩子都是受害者,過度膨脹的控制欲,被“為你好”的強盜邏輯包裹著,最終化作刺向孩子的利刃。
可悲的是,這樣失衡的親子關系,是很多家庭的常態(tài)。
辯手席瑞曾在《荒野會談》分享過自己與父親和解的經(jīng)歷,在他看來,今天之所以能夠與父親握手言和,是因為自己“終于混得還可以”。
一直以來,父親都是家庭中高高在上的掌權者,他必須等到做出成績、出人頭地的那天,才能拿到一點話語權,換得一個與父親溝通的契機。
可惜,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熬過重壓之下的嚴冬,等來和解的春天。
美國作家愛德華曾說:“家庭關系緊張,父母專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講民主等因素,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與人生?!?/span>
深以為然。我們鼓勵孩子有進取心、努力學習的前提,不該是犧牲他們的幸福感。
真正尊重孩子的家長是什么樣?下面這位媽媽的做法堪稱教科書。
這位75后的媽媽在社交平臺發(fā)文說:“女兒,媽媽支持你高三不上晚自習?!?/span>
她的女兒在省重點高中就讀,每年出十幾個清北的教學成績背后,是學生們?yōu)榱松龑W廢寢忘食的日常。
對于女兒上晚自習這件事,媽媽開始的態(tài)度和孩子完全相左。
一來,學校規(guī)定,高三的學生無特殊理由必須參加晚自習,作為家長理應配合學校工作;
二來,他們是雙職工家庭,女兒如果不上晚自習,父母就要抽出更多的精力照顧女兒。
于情于理,女兒跟著學校的節(jié)奏參加晚自習,都是一個省事省心的“最優(yōu)解”。
可女兒說:“媽媽,你能想象我從早晨六點半坐地鐵去學校,晚上十點半地鐵回來的感覺嗎?
我感覺自己就是一個被放逐的人,就是一個人形機器。
高三的學生也是人啊……”
又委屈地跟媽媽傾訴:“我想晚上五點多就能見到你,和你聊天,吃你做的菜,這樣我一天的學習都有了奔頭,不好嗎?”
聽完女兒這番話后,媽媽當即“臨陣倒戈”。
她找到一位醫(yī)生朋友幫女兒開具醫(yī)學證明,讓女兒每天都能短暫“逃離”學校的高壓生活。
不上晚自習以后,女兒的精氣神都好轉(zhuǎn)了起來。
這位媽媽在最后對女兒說:前方也許是驚濤駭浪,但你身后,永遠是溫暖的港灣。
同樣是鼓勵孩子學習,這位媽媽往后退了小小一步,支持孩子做出的決定,就換來了一個雙贏的結(jié)果。
這多令人羨慕?
正如英國心理學家西爾維亞說的:“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span>
有時候,比監(jiān)管孩子更重要的態(tài)度是理解孩子,比控制孩子更有力的教育是支持孩子。
畢竟,孩子早晚都要獨立走向他的人生。
所以,請松開攥緊孩子的那雙手吧。
張開雙手的那一刻,你會發(fā)現(xiàn),你和孩子都能與更盛大、更燦爛的世界抱個滿懷。
點亮【贊】+【在看】,愿所有孩子,都能自由拔節(jié)、茁壯生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