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在洪武28年,被朱元璋立為燕王世子。從此以后,朱高熾就確定了自己為朱棣的繼承人。
但是朱高熾雖然受到朱元璋的喜歡但是朱棣卻沒有想要讓他繼承大統(tǒng)的意思。他先是按時自己的兒子朱高煦"吾病矣,汝努力,世子(朱高熾)多疾。"然后又在自己登基之后尋求文武百官的意思,其實就是他自己想要換掉太子,但是文武百官卻都希望他遵循朱元璋的愿望。
無奈之下,朱高熾就被封為太子。朱棣的算盤卻是冊立朱高熾為太子,在他處理一些日常政務(wù)——朱高熾處理日常政務(wù)時難免會犯錯——等待朱高熾犯錯后,朱棣就能廢除朱高熾的太子之位。
能按照這個邏輯廢除朱高熾的太子之位后,朱棣就不用擔心有人攻擊他違背太祖遺愿。
但是在楊士奇等大臣的拼死相護之下,朱高熾的太子之位,牢不可破。
之后朱棣經(jīng)過北征、下西洋、平定交趾、并且認識的編纂《永樂大典》已經(jīng)使大明的國力損耗十分嚴重,自己的繼承人在登基后必須養(yǎng)生息恢復(fù)國力,所以,由文官集團支持的朱高熾就是最佳的人選。
無奈之下朱高熾就即位了,他繼位之后之前被朱棣關(guān)進監(jiān)獄的朝臣和屬官全部被釋放并得到重用。因此就算朱高熾再怎樣平庸,這些為朱高熾而是放的文官一定會給他一個極高的評價。
但是好景不長,朱高熾僅僅登基一年就死了。
但是歷史上對他評價很高,認為他基本上是一個開明的儒家君主,他努力地像古代圣王那樣,堅持簡樸、仁愛和誠摯的治國理想。大力加強鞏固國家政權(quán)、堅決糾正永樂時期的嚴法酷政和不得人心的經(jīng)濟計劃,使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養(yǎng)生息,也使當時的生產(chǎn)力得到了空前發(fā)展,為"仁宣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也開創(chuàng)了大明王朝百年穩(wěn)定、強盛的好局面。
至于朱高熾為何而死,大多數(shù)人把他的死因歸結(jié)于勞累過度。因為史書上并沒有記錄關(guān)于朱高熾的惡習(xí),他并不貪戀女色,也與自己的張皇后相敬如賓,夫妻感情十分和睦。
可見這位胖皇帝,雖然當皇帝的時間短,但是短也有短的好處,人們紛紛贊揚他這一年來做的功績并且無限夸大??赡苓@里也有和他站在一邊的文官的功勞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