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傳世的詩文不多,但后人的人們都知道,她是東漢末年公認(rèn)的才女。
其實,她的名字并不叫蔡文姬。蔡文姬本名蔡琰,字昭姬,只是晉朝為了避司馬昭的名諱,將其稱為文姬,這個本來不屬于她的名字也就流傳至今。
在蔡文姬十六歲那年的春天,她嫁給了衛(wèi)仲道。對她來說,這一段生活平靜富足,但卻很短暫。沒過多久,蔡文姬的父親蔡邕只因為聽到董卓被殺,發(fā)出一聲嘆息,就被王允收押治罪,最終死在了監(jiān)獄里。
幾乎就在同一年,蔡文姬的丈夫也短命棄她而去。史書中記載:"夫亡無子,歸寧于家。"
一個沒有孩子的女人,在夫家無疑會被視為拖油瓶一樣的存在。于是蔡文姬便回到了自己家中。此時父親蔡邕已死,這段時光是如何度過的,我們無從而知。蔡琰再次出現(xiàn)在歷史的記錄中,已經(jīng)是在蔡邕去世的三年之后。
這個年輕的女子,博學(xué)多才,擅長文學(xué)、音樂、書法,在才情方面,當(dāng)時大概沒有其他女子能出其右。在匈奴十二年,蔡文姬生下了兩個孩子。
在這十二年中,曹操已經(jīng)基本掃平北方群雄,把漢獻帝由長安迎到許昌,后來又遷到洛陽。曹操當(dāng)上宰相,想到老師蔡邕對他的教導(dǎo),想到蔡邕一生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被擄到了匈奴,不由得善心大發(fā),花重金把蔡琰從匈奴贖了回來。
眼看著即將就要歸鄉(xiāng),但又想到兩個尚且年幼的兒子此生注定要與自己天各一方,在回到中原故土的途中,蔡琰寫下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
日東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隨兮空斷腸。"
然而,坎坷的命運似乎緊跟著這個可憐的孤女,毫不放松。就在她婚后的第二年,她的丈夫又犯罪當(dāng)死,她顧不得嫌隙,蓬首跳足地來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曹操正在大宴賓客,曹操聽說蔡文姬求見,對在座的公卿說:"蔡伯偕之女在外,諸君諒皆風(fēng)聞她的才名,今為諸君見之!"
蔡琰披散著頭發(fā)光著腳,叩頭請罪,說話條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曹操于是贈給蔡琰頭巾鞋子襪子,并赦免了董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