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作為常見病、多發(fā)病,病因、病機復(fù)雜,病情易反復(fù)。
李東垣在《內(nèi)經(jīng)》:“人以胃氣為本”“五臟六腑皆稟氣于胃”的理論基礎(chǔ)上,總結(jié)前賢經(jīng)驗,并通過臨床實踐提出“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故前人有“四時百病,胃氣為本”“百病不已,宜從中治”之論。尚品潔教授,系全國第四批名老中醫(yī)師承學(xué)術(shù)繼承人指導(dǎo)老師,從醫(yī)以來,堅持“讀經(jīng)典、做臨床”,在醫(yī)理和應(yīng)用脾胃學(xué)說方面頗有心得。筆者有幸跟師近2年,初探如下。
擅用陽之品,首先提升脾陽
脾與胃同為中焦,為后天之源,二者互為表里,《脾胃論》:“胃為脾之剛,脾為胃之柔,表里之謂也?!惫δ苌掀倥K,胃屬腑,脾氣主運化、升清,胃主受納宜降濁。脾胃為病主因,脾不能升清,脾陽不升,濁陰不降,治療中注意升舉脾陽,主用黃芪、太子參、防風、升麻、葛根、柴胡等,且重用黃芪30~50g,太子參、防風20g,升麻、柴胡常溫之品用量宜輕。
典型案例 患者,男,57歲,工人,2010年3月20日初診。
患者腹瀉2個月余,曾用中西醫(yī)治療,仍腹瀉不止??滔拢焊篂a稀水便,每天5~6次,無里急后重感,有腸鳴、腹脹,瀉后即安,乏力,口干,口腔潰瘍,小便調(diào),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弦細滑。
診斷:泄瀉,證屬脾陽不振,治療以益氣溫陽、止瀉。方用:黃芪30 g,山藥30 g,仙靈脾20 g,桔梗3 g,炒檳榔6g,廣木香30g,焦術(shù)10g,烏賊骨30g,防風15 g,五倍子3 g,仙鶴草30g,炒山楂10 g,烏梅炭6 g,車前子15 g,升麻10g,7劑。2010年3月27日復(fù)診,服藥后腹瀉減輕,每天2~3次,大便不成形,腸鳴,腹脹,氣短,口腔潰瘍已愈合,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弦滑。治則同前,方用:黃芪30 g,太子參30 g,升麻10g,桔梗3g,廣木香6g,仙鶴草20g,焦術(shù)10g,白芍10g,徐長卿log,淮山藥30g,芡實30g,蒼術(shù)10g,檳榔6g,5劑而愈。
宜燥濕祛濕,以利運化
脾胃特性,脾喜燥惡濕,胃喜潤惡燥,二者燥濕相濟,共同維護中焦生理功能,但脾胃因功能主運化水濕,無論外感內(nèi)傷,脾胃受損則易致濕濁內(nèi)阻,又易感外濕。尚老在治療中注意燥濕、祛濕以運脾,多用蒼術(shù)20~30 g,白術(shù)或焦術(shù),二者相須而用;藿香、芳香化濕;茯苓健脾利濕。
清濕熱“瀉陰火”
《脾胃論》中提出“今飲食損脾,勞倦傷脾,脾胃虛則火邪乘之,而生大熱”。如脾為勞倦所傷,勞則氣耗,而心火熾動,血脈沸騰則血病,而陽氣不治,陰火乃能獨炎上,脾胃論的陰火主要為心火。尚老認為脾胃為濕所困,日久化熱而出現(xiàn)熱象,應(yīng)以濕熱為主,兼有腸道實熱,治療上應(yīng)清熱利濕,主用蒲公英、仙鶴草、半枝蓮、蛇舌草。當然甘溫建中益氣升陽為治“陰火”之主導(dǎo),苦寒降火,甘寒瀉熱,無非針對它臟之火而從權(quán)用之。
典型案例 患者,男,45歲,2009年3月28日初診。
患者腹瀉稀水便3個月余,每天大便4~5次,伴腹痛,里急,小便調(diào),納呆,口干,口苦,舌質(zhì)淡,苔薄黃微膩,脈細弦。結(jié)腸鏡檢查:結(jié)腸炎。
診斷:泄瀉,證屬腸道濕熱,治療宜清熱利濕健脾止瀉。方用:太子參30 g,荊芥炭15g,黃芩10g,白頭翁20g,槐花15 g,仙鶴草30 g,白術(shù)10 g,枳殼10g,葛根30g,桔梗3g,蒼術(shù)10g,側(cè)柏炭10 g,黃連5 g,廣木香10 g,烏梅炭6g,薏苡仁30g。麥芽20g,7劑。.
二診:服藥后腹瀉已停止,大便每天1次,基本成形,無腹痛、里急,但腹脹,舌質(zhì)淡,苔薄黃,脈弦細,上方去太子參、白術(shù)、蒼術(shù),加炒檳榔6g,甘草5g,5劑病愈。
按:患者病程日久,使脾胃受損,腸道濕熱所致。治療上既要清利濕熱,又要顧護脾(胃)氣以達到止瀉的目的。久病入絡(luò),兼以活血化瘀
脾胃病多因勞倦飲食所傷,病易反復(fù),纏綿不愈,久病人絡(luò),往往常有血瘀。治療上,往往佐以活血化瘀之品如丹參、莪術(shù)、蒲黃、五靈脂等以祛瘀生新,對于慢性萎縮性胃炎,腹脹滿者,尚老用佛手配莪術(shù)、太子參,療效甚佳。
典型案例 患者,男,46歲,2008年12月5日初診。
患者上腹部脹痛,反復(fù)發(fā)作6年,加劇1個月,稍進食生硬食物即腹脹,痞滿、呃逆,飲食一般,二便調(diào),舌質(zhì)暗,苔薄白,脈弦細。纖維胃鏡及病理檢查:慢性萎縮性胃炎。
診斷:胃痛,證屬脾虛氣滯,挾瘀,治療宜健脾理氣。方用:黃芪30 g,太子參15g,佛手10g,烏藥10g,莪術(shù)10g,厚樸10g,白及10g,柴胡6g,蘇梗10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20g,百合30 g,炒谷麥芽各30 g,蛇舌草20 g,甘草5g。
上方隨癥加減,堅持半年,癥狀消失。
按:患者病程長,以腹瀉為主,脾胃虛弱、氣滯所致,所以用健脾理氣法;舌質(zhì)暗,考慮久病入絡(luò),加莪術(shù)活血祛瘀.為照顧脾胃與其他臟腑的關(guān)系,用柴胡疏肝理氣,百合照顧胃陰,全面權(quán)衡。
重視脾胃與其他臟腑的關(guān)系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與其他臟腑關(guān)系亦是密不可分。內(nèi)傷脾胃,百病由生。它臟之病亦可累及脾胃,脾胃之病亦可累及它臟。
與肝的關(guān)系,木克土,這種五行的相克關(guān)系,決定了肝脾之間的關(guān)系密切。《金匱要略》就有“見肝之病,知其傳脾,當先實脾”,肝木旺則胸脅痛,口苦口干,寒熱往來,易怒,四肢滿悶。
與肺的關(guān)系,土生金,脾與肺乃母子關(guān)系,母病可以及子,脾胃氣虛,肺病可以子盜母氣,誠如《脾胃論》所載,肺金受邪,由脾胃虛弱不能生肺,乃其所生受病也,故咳嗽氣短氣上。
與心的關(guān)系,心為火,火與元氣不能兩立,元氣不足,脾胃內(nèi)傷,則心與小腸乘脾胃,心主火,小腸主熱,火熱來乘土位,故脾胃內(nèi)傷的患者反而出現(xiàn)四肢發(fā)熱、口干咽干等熱象。此即用甘溫除熱的理論依據(jù),常用補中益氣健脾,兼以苦寒之者為仗。尚老常用補中益氣湯或清暑益氣湯治之。
與腎的關(guān)系,土之與水,是所勝也,然而脾胃內(nèi)傷,土不能制水,反被水侮,《脾胃論》所說“所不勝乘之者,水乘木之妄行而反來侮土,病人多見流涎及清涕,唾多,溺多,而惡寒者是也”。總之,治療脾胃病時,根據(jù)臨床所見,常需配伍疏肝、宣肺、清心火、瀉陰火、溫陽利水之品,則更有利于脾胃功能的恢復(fù)。
重視飲食的調(diào)理
脾胃病既可因情志所傷,亦可因飲食勞倦所害,所以應(yīng)調(diào)情志,飲食宜清淡,忌辛辣、生冷、油膩之物,常以淮山、薏米、大棗以補中健脾,神曲、麥芽、雞內(nèi)金以消食理氣。
李東垣重申:“脾胃有傷,則中氣不足,中氣不足,則六腑陽氣皆絕于外,故營衛(wèi)失守,諸病生焉?!惫饰釒熥衿⑽笇W(xué)說,不唯中焦痞、滿、呃、逆,而是治療各種病證都著重在恢復(fù)本身元氣,使中氣充足,氣血升降通暢,以達到愈病的目的。(本文通訊作者:黎春輝)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