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經(jīng)》原文第三十三章里曾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句婦孺皆知﹑人們耳熟能詳?shù)脑?,包含著深刻的哲理。要理解這句話的表面含義很容易,但是要真正懂得這句話的深意并且能夠踐行于生活中并非易事。
我們先來看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字面意思。按照安倫教授撰寫的《老子指真》這本書的翻譯,即是:知曉別人算是有智慧,知曉自己才算高明。那么問題來了,老子為什么要這樣認為?下面我說說自己的理解(以下只是一家之言,并不代表對老子思想的真正闡釋)。
俗語說,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復小人心。自古以來,都是世事無常﹑人心難測。人作為復雜的綜合體,除了其本身的復雜外,隨著場景的遷移和境遇的改變,人心還將不斷變化甚至異化。若要真正看懂他人——尤其是看透他人的人心并非易事,若能看懂,就算是有智慧了。
看懂他人不易,而要看懂自己,更是難上加難。每個人都有自戀情結,源于對自己的肯定,以及“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局限性,大多人難以客觀和深入地評價自己,對自己缺乏真正的認知。所以,古語所說的“人貴有自知之明”,真正的知曉自己才能算“明”。因自知而生的“明”顯得尤為可貴。但遺憾的是,大多人并不“明”,無“明”的后果必然是昏昧的人生,就如蘇格拉底所說的,未經(jīng)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而審視人生的前提,是先審視自己,審視自己是否擁有自知之“明”。
事實上,人并非如孟子所說的“人之初,性本善”,人心必然有善有惡,就如商業(yè)評論家吳伯凡所說的,“每個人都是輪值的自我”。即每個人的內心有多個自我,在不同場景中將呈現(xiàn)不同的自我——人人如此,沒有例外。在不同場景的激發(fā)下,有時候自己都會被自己嚇一跳:原來我是這樣的人!事實上,大部分人很悲哀的既不了解他人,也不了解自己。
從古至今,關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例子或者反例不勝枚舉。
以漢高祖為例,劉邦打下天下靠的是知人善任。在他看來,“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strong>從劉邦的話中,可以看出他不僅“知人”,還能“自知”,他很清楚張良、蕭何、韓信的優(yōu)勢,同時對自己的不足也有客觀的認識。善任的前提是“知人”,正因為這點,出身并不高貴的劉邦通過對各方能人志士的協(xié)同努力,最終贏得了天下,成就了霸業(yè)。
在“知人”方面,劉備也不遜色。劉備擁有關羽、張飛、趙云、馬超、黃忠“五虎將”,加上智囊諸葛亮,可謂“豪華團隊”,同時劉備很清楚他們的特點和優(yōu)勢,他們也為劉備出生入死打下了大片江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態(tài)勢。對于原本力量弱小﹑忍辱負重的劉備來說,可謂黃金時期。但最終劉備卻敗于對自己的不“自知”:在稱帝3個月后,立刻以替大將關羽報仇為由,不顧其最信任的諸葛亮趙云等舊臣的反對,揮兵東征,氣勢強勁,發(fā)動夷陵之戰(zhàn),他的“以怒興師,恃強冒進”,不僅犯了兵家之大忌,也源于對自己弱點無自知之明。也正因此,最終不得不面對嚴重的后果:接近10萬大軍兵力,卻大敗于東吳陸遜,不僅國力大損,淚灑駕崩于白帝城,同時把當年諸葛亮隆中對策時制定的宏偉戰(zhàn)略藍圖給毀滅殆盡,非??上?。可見,自知之明有多“貴”!
綜上所述,自知與知人很難做到,但是一旦能達成則所向披靡。如孫子在《孫子兵法》里所說的:“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一旦能夠做到知己知彼,猶如獲得了上帝般的全能視角,無論在戰(zhàn)場上或商場上都能掌握全面的信息,有利于做出正確的決策,猶如掌握了制勝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