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時間:2017年12月16日(周六) ~ 3月25日(周日)
本展將用來自中國甘肅省慶城縣博物館的大約60件作品,展示和介紹唐代胡人俑的魅力。這些胡人俑出土于2001年在甘肅省慶城縣發(fā)現(xiàn)的唐代(618-907)穆泰墓(開元十八年/730年),是首次在日本亮相。作為唐代絲綢之路文化的一個象征,胡人俑是用作陪葬的陶俑,表現(xiàn)的“胡人”多指中亞地區(qū)的粟特等民族,異國風情濃郁,文化特征突出。穆泰墓出土的胡人俑尤其特別的,就是至今仍然鮮艷的顏色和極為寫實的造型,將胡人的姿容情態(tài)表現(xiàn)得栩栩如生,堪稱唐代胡人俑之代表作品。這批展品將以其嶄新的藝術魅力詮釋唐代胡人俑最高杰作的內涵,重現(xiàn)那些在絲綢之路上往返于東西文化之間的胡人身姿。而與之穿越時光而形成對話的,是國立國際美術館帶來的9件現(xiàn)代人物雕刻作品,也就是在本館舉辦的展覽“表現(xiàn)當下的人像”,特集展“中國陶俑的魅力”也將作為補充同時舉辦。
加彩胡人俑
甘肅省慶城縣唐開元十八年(730)穆泰墓出土
高54.0cm
慶城縣博物館藏
在中國語境里,“胡人”泛指非華夏漢民族的其他民族。在國際文化交流頻繁的唐代,胡人主要指以中亞地區(qū)為據(jù)點活躍的粟特人為主的西方異族。他們在絲綢之路沿線積極從事商業(yè)活動,對中國文化也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別具風情的異域文化也以唐都長安(今陜西西安)為中心一度十分流行。在唐代墓葬里作為陪葬品的陶俑中就有不少表現(xiàn)胡人形象的,非常豐富。這尊胡人俑出自2001年甘肅省慶城縣的唐開元十八年(730)墓,墓主人穆泰官至游擊將軍。胡人頭戴后方高高突起的帽子,身著圓領黃色胡服,衣襟處有色彩艷麗的寬緣裝飾帶,足登黑色長靴。右手戴護腕,握拳,表現(xiàn)的可能是牽引馬匹或者駱駝的姿勢,而這也是當時胡人的慣常之事。人物高鼻深目,胡須濃密,是典型的胡人相貌,右眼眇而左眼圓睜,口唇涂朱而微張露出牙齒,表情非常生動而獨特,別具一種魄力。穆泰墓出土了不少胡人陶俑,塑造和刻畫都十分之精彩,堪稱唐代胡人俑之代表杰作。
甘肅省慶城縣唐開元十八年(730)穆泰墓出土
高54.0cm
慶城縣博物館藏
這尊胡人俑的人物表現(xiàn)非常夸張,極具感染力。大眼珠、深眼窩、翹鼻頭、高鼻梁、大鼻子、修剪成鏟形的濃密的連鬢胡須,相貌之種種,都是胡人的典型特征,令觀者印象深刻。而更引人觀止的是人物大敞胡服、袒胸露腹的衣著形態(tài)。這種表現(xiàn)在唐代胡人俑作品里面雖然不是孤例,但這一件算是出類拔萃。另外,作品的細部刻畫生動入微,須發(fā)自不用說,胸部和腹部的體毛也以纖細的墨線加以描繪,與寫實度極高的膚色配合,讓人物更加地栩栩如生。胡人雙手斂入袖中放在腰后,面部肌肉略顯緊張,耷拉眼皮,雙目微睜,而視線匯聚一處,穩(wěn)穩(wěn)站立的姿態(tài)宛如演員的舞臺亮相一般。這樣的面部表現(xiàn)與日本正倉院和法隆寺等地傳世至今的飛鳥奈良時代的伎樂面具頗有共通之處。
甘肅省慶城縣唐開元十八年(730)穆泰墓出土
高50.0cm
慶城縣博物館藏
這尊胡人俑的膚色為深褐色,大眼、闊口、高鼻,面部輪廓深刻而鮮明,耳垂尤其長大,唇部涂朱,下唇略厚。其下頜胡須用圓形凸起和墨線表現(xiàn)。頭發(fā)全部梳理到腦后,在后面編結,以額頭所纏發(fā)帶的裝扮推測可能是印度系胡人。他身著圓領白色胡服,系黑色腰帶,穿豹紋長褲,雙手握拳,兩臂高舉,臉向右上方微微仰起,順胯扭腰,作虛步站立的姿態(tài)。這一優(yōu)美的動態(tài)令人印象深刻,當初曾一度被認為是舞蹈俑人,但還有可能是在戲劇性地表現(xiàn)牽馬或駱駝時一瞬間的姿態(tài),可謂唐代胡人俑當中獨一無二的杰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