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思想概述
Ⅰ.概述:17、18 世紀歐洲出現(xiàn)很多哲學上的創(chuàng)新。尤其是理性主義學派和經(jīng)驗主義學派的主張和辯護。
Ⅱ.各自的看法主要是知識論的,但帶有本體論的意涵。
Ⅲ.大陸理性主義者們,勒內·笛卡爾、巴魯赫·斯賓諾莎和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及其追隨者們主張知識的基礎是理性:
ⅰ.心靈在數(shù)學和邏輯學的天賦觀念上進行的活動。
ⅱ.因此,最主要的知識是先天的。
ⅲ.一個神圣的存在,每一人類心靈都內在地具有關于這個存在的觀念,這個存在在理性主義哲學里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勒內·笛卡爾
Ⅰ.尋找絕對確定知識的基礎。
Ⅱ.方法:徹底懷疑(深挖)。
?。畬Ω杏X的懷疑主義;睡夢問題;“邪惡精靈”問題。
ⅱ.確定性的發(fā)現(xiàn):“我思,故我在。”
ⅲ.解決(對知識基礎的發(fā)現(xiàn)):意識、自我、靈魂的確定性。
Ⅳ.知識之屋的建設(逐步建立):
?。系鄞嬖诘模ū倔w論)證明。
ⅱ.恢復數(shù)學。
ⅲ.物質世界存在的證明。
Ⅴ.只有數(shù)學科學,而不是感覺,能解釋物質世界的性質。
Ⅵ.為新科學(如伽利略的科學)辯護。
Ⅶ.但科學無法解釋意識和自我的性質。
Ⅷ.為新科學辯護,使之免受宗教上的干擾。
Ⅸ.為意識(靈魂)辯護,避免科學上的還原主義。
Ⅹ.笛卡爾的遺產(chǎn):一種無法成立的極端二元論。
巴魯赫·斯賓諾莎
Ⅰ.在笛卡爾那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邏輯錯誤,一旦糾正這個錯誤,就能解決二元論問題,代之以某種形式的泛神論。
Ⅱ.笛卡爾的錯誤:將實體界定為“絕對獨立的”,并主張存在兩個實體。
Ⅲ.斯賓諾莎的糾正:只有一個實體即上帝(等于自然,等于泛神論)。
Ⅳ.斯賓諾莎的解決幾乎沒有為他贏得朋友,但給他帶來了很多古人曾經(jīng)尋求的那種寧靜的極樂。
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
Ⅰ.和斯賓諾莎一樣,萊布尼茨批評笛卡爾的二元論,他運用三個邏輯原理來進行。
Ⅱ.同一律(A=A)
?。總€命題,不論分析的還是綜合的,最終(即從上帝的角度看)都是“A=A”的一種形式。
ⅱ.因此,每個真命題都是先天的,必然為真。
ⅲ.因此,每個事實都是必然地與其他每個事實相聯(lián)系的,并且每一件發(fā)生的事情都是必然地如此發(fā)生的。
ⅳ.繼而,實在必定是由作為絕對實體的單子所組成的,單子的內部包含其過去與未來的所有狀態(tài)。
Ⅲ.充足理由律:每一個存在的事物,都有這一事物何以存在以及為何如此存在的理由。
?。绻覀儐枴盀槭裁从幸粋€宇宙”,唯一可能的理由將會是:一個全知全能的存在者創(chuàng)造了這個宇宙。
ⅱ.因此上帝存在。
1.預定和諧原理:
2.如果有這樣一個上帝,那么他必定是全善的。
3.這樣一個神圣的造物者必定創(chuàng)造了最好的可能宇宙。
4.因此,我們的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
5.這似乎留給我們一種無視自由意志的決定論。
這一時期的不列顛諸島的哲學由笛卡爾的同時代人托馬斯·霍布斯所代表,在他之后的代表是經(jīng)驗主義者們:約翰·洛克、喬治·貝克萊以及大衛(wèi)·休謨。
托馬斯·霍布斯
Ⅰ.霍布斯的哲學既不是理性主義,也不是經(jīng)驗主義,但比起前者來說更接近于后者。
Ⅱ.用一元論代替笛卡爾的二元論:既是一種深受理想主義者厭惡的徹底的唯物主義,又是一種甚至比萊布尼茨的更為嚴格的“溫和決定論”。
Ⅲ.道德理論:心理自我主義(利己主義)是所有個別行為的動機。
Ⅳ.政治理論:還是假定心理自我主義是唯一的政治動機。
?。畬ⅰ白匀粻顟B(tài)”與公民社會相比較。
ⅱ.在自然狀態(tài)中,生活是“孤獨的、貧苦的、艱險的、野獸般的、短暫的”。
ⅲ.任何形式的公民社會都要比“自然狀態(tài)”好。
ⅳ.一個人通過“社會契約”來擺脫“自然狀態(tài)”。
ⅴ.每個公民都同意放棄其自我保護的“自然權利”(使用暴力的權利),如果所有其他人也同意。
ⅵ.每個公民都同意將其使用暴力的權利讓渡給“主權者”(君主或議會)。
ⅶ.主權者建立警力/軍隊來執(zhí)行社會契約。
ⅷ.主權者很有可能濫用其權力,但即便存在這種權力濫用,契約約束下的社會依然要比“自然狀態(tài)”好。
英國經(jīng)驗主義者們:他們“利用奧卡姆剃刀”,拒絕理性主義的天賦觀念及其籠統(tǒng)的形而上學思辨,將經(jīng)驗(對感覺材料的接收)設定為知識的基礎。
約翰·洛克
Ⅰ.知識論(表象實在論):用第一性的質(例如大小、形狀、位置)和第二性的質(由第一性的質的影響而在心靈里產(chǎn)生的感覺,例如黃色、硬的、甜的)來解釋知識。
Ⅱ.本體論:第二性的質只存在于心靈之中,而第一性的質則是物質實體的實在的特征。(在洛克哲學中“實體”最后成了一個神秘的概念。)
Ⅲ.政治理論:和霍布斯一樣,建立在“自然狀態(tài)”基礎上的一種政治哲學。
?。突舨妓沟摹耙磺腥藢σ磺腥说膽?zhàn)爭”不同,洛克的“自然狀態(tài)”是一個道德狀態(tài),其中有上帝賦予的對于“生命、自由和財產(chǎn)”的自然權利。
ⅱ.美國的《獨立宣言》和《憲法》以洛克哲學為模型,但將“生命、自由和財產(chǎn)”改作“生命、自由和追求幸?!薄?/span>
喬治·貝克萊
Ⅰ.用奧卡姆剃刀消除了洛克的物質實體觀念。
Ⅱ.用感覺材料和語言結構解釋全部的人類知識,用感覺材料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代替“物質實體”(奧卡姆剃刀)。
Ⅲ.所謂物質對象就是“觀念的集合”。
Ⅳ.只有上帝超出感覺材料:其存在不是被知覺。
大衛(wèi)·休謨
Ⅰ.在其經(jīng)驗主義原理(關于心靈的白板理論、唯名論、應用奧卡姆剃刀,以及將感覺材料作為所有知識的基礎)之外,休謨加上了萊布尼茨在分析命題和綜合命題之間作出的區(qū)分。
Ⅱ.和萊布尼茨不同(萊布尼茨認為先天分析命題提供了最主要的真理),休謨認為分析命題是真的但又是重言式的。
Ⅲ.僅當它們能直接或間接地從感覺材料導源而出,綜合命題才是有意義的。
所有其他命題都是無意義的。
Ⅳ.諸如上帝、靈魂和不朽之類的概念是無意義的,而自我、因果性(“必然聯(lián)系”)、時間、空間之類的概念也是無意義的。
Ⅴ.不僅宗教信仰失去了基礎,而且我們對于科學和常識的信念也失去了基礎。
Ⅵ.休謨的徹底經(jīng)驗主義幾乎沒有留給我們任何可以稱為確定知識的東西。
伊曼努爾·康德
Ⅰ.對理性主義和經(jīng)驗主義的一種德國式綜合?
Ⅱ.知識論:
?。档峦ㄟ^閱讀休謨而“從他的獨斷論迷夢中驚醒”,他試圖保留經(jīng)驗主義和理性主義各自最好的東西。
ⅱ.關鍵:證明“先天綜合真理”(即并不來自感覺材料的關于實在的真理)。
ⅲ.先天綜合真理是人類心靈的普遍的結構性組成部分。
ⅳ.時間和空間是所有知覺的先天綜合基礎(所有知覺都以時間和空間為基礎)。
ⅴ.因果性是知性的先天綜合基礎(所有對于事件和行動的理解依據(jù)的都是因果性)。
Ⅲ.由此康德恢復了常識和科學的基礎。
Ⅳ.但他承認上帝、靈魂和不朽之類的概念沒有先天綜合基礎。
Ⅴ.然而,以靈魂健康和道德健康之名,個體有權利設定這些概念作為信念的對象。
Ⅵ.本體論:
?。档碌慕鉀Q之道為我們留下了兩個世界:
1.現(xiàn)象世界:人類心靈認識的世界;
2.本體世界:人類心靈無法洞悉的世界。
Ⅶ.如果存在上帝、自由、不朽靈魂,以及永恒正義,這些必定存在于本體世界,不可能在今生被認識,而只能被設定為可能的,只能作為信念的對象,而不能成為認識的對象。
Ⅷ.倫理學:
?。挥邪讶祟愖杂杉俣榫拖袼_實是一個先天綜合真理,康德才能發(fā)展出一個復雜的建立在——“絕對命令”基礎上的倫理學體系。
ⅱ.康德從人類尊嚴這個概念的邏輯意涵出發(fā),推導出每一個真正的人類行為應該由可普遍化原理所驅動,即“絕對命令”:“這樣行動,以便你能夠意愿你的行為準則成為一個普遍法則?!?/span>
ⅲ.一個行為是可普遍化的,如果在一個想象的世界中所有人類都采取這樣一種行為,而并不導致邏輯上的矛盾,也不導致物質上的矛盾。
ⅳ.這個思想實驗從哲學上為我們對諸如撒謊、偷竊和故意殺人之類的傳統(tǒng)惡行的譴責提供了論證。
ⅴ.然而康德理論加于我們的那種絕對主義看起來像是道德極端主義,比如當他告訴我們即便為了拯救一個人的性命也不能撒謊的時候。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