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打動如意人生 |
□ 徐 達 崔國強 |
智慧的祖先對美的創(chuàng)造和追求,凝聚、傳承下來,成為一項項寶貴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其中相當一部分仍然與現(xiàn)代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讓我們用時代的眼光重新打量非遺,看看我們在生活與審美之間走過了一條怎樣的和諧之路。
去年12月4日,從遙遠的阿塞拜疆首府巴庫傳來了一個令人興奮的好消息——通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審議,珠算正式被列入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從生活中消失許久的珠算,又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中來。
一波三折的申遺
2013年12月4日下午,按原定順序,中國珠算排在第八個。這時出現(xiàn)了一個小插曲,玻利維亞的申遺項目中途撤回,中國珠算改為第七個進行評審。這讓工作組成員喜出望外。
在中國珠算心算協(xié)會,曾全程參與過珠算申遺的劉琴英副秘書長熱情接待了我。她一邊向我展示申遺現(xiàn)場照片,一邊饒有興致地娓娓道來,“說起珠算申遺的過程,還真有點一波三折?!?/p>
劉琴英說,珠算申報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過程相對順利,而申報“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卻歷經(jīng)了5年的漫長過程。2008年,珠算按“急需保護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即瀕危項目進行申報。在文化和申遺專家的指導下,2010年起轉(zhuǎn)而申報“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項目。2011年,中國珠算的申報材料經(jīng)文化部報送到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遺秘書處,附屬機構同意送第六屆保護非遺政府間委員會審議,卻因申報文本中的一個技術問題未通過?!吧赀z要求必須在國家項目基礎上進行申請。雖然珠算實際上已是國家項目,但相關材料不完備,要求我們補充材料。這次工作組同仁的努力因技術細節(jié)泡湯,大家不免有些沮喪。”劉琴英回憶道。
2012年,文化部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報送了另一優(yōu)秀實踐項目——“福建木偶戲”,珠算的機緣再次錯失。到2013年,中國珠算才又按“代表作名錄”報送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劉琴英說,“這次兩年后失而復得的機會,我們格外珍惜。申報材料更完備,與其他成員國的交流也更充分。”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委員會第八屆會議于2013年12月2日至7日在巴庫召開,珠算申遺的這次“巴庫之旅”同樣充滿未知。參與角逐的還有日本料理“和食”、韓國泡菜腌制技藝、阿爾及利亞民間樂器“伊姆雜德”和朝拜活動“拉克布”等競爭力很強的項目。到了審議代表作名錄的12月4日下午,按原定順序,中國珠算排在第八個。這時出現(xiàn)了一個小插曲,玻利維亞的申遺項目中途撤回,中國珠算改為第七個進行評審。這讓工作組成員喜出望外?!拔耶敃r還真有點緊張,但過程卻出乎意料地順利:17時10分左右開始,到17時23分,僅用了10多分鐘,《中國珠算》就通過了評審,成為我國第30個列入世界級非遺名錄的項目。評審通過時,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眲⑶儆⑴d奮地說。
在會場外,中國珠算的現(xiàn)場展示活動同樣熱鬧非凡:有的代表在現(xiàn)場出加減和乘法題,讓展示人員用算盤實際操作運算;也有代表新奇地自己動手操作算盤。劉琴英說,“來我們展臺的人們都感覺,中國算盤的五升十進制不僅示數(shù)清晰,而且計算簡捷。特別是非洲朋友,說他們國家沒有珠算,歡迎我們到他們國家去教中國珠算。”
回顧5年的漫漫申遺路,劉琴英不無感慨,“珠算是中國古代的重大發(fā)明,向世界提供了另一種知識體系,應該說列入非遺名錄是沒有爭議的。申遺過程中的一些波折,主要因為文化與認知差異、社區(qū)認同以及技術細節(jié)等與國際對接方面的問題。一般而言,申遺項目涉及層面越小、關注點越集中,就越易操作。中國珠算是影響廣泛的大眾項目,故而申遺難度大些,但成功后其影響力也是其他項目不能比擬的?!?/p>
千年不衰的秘密
12世紀,中國珠算體系已相當完備,并在商界廣泛運用?!肚迕魃虾訄D》中“趙太丞藥店”柜臺上就放著一把算盤。
去年底一個旭日初升的早晨,冬日溫煦的暖陽伴著清新的空氣擁窗而入。打開手機,父親的一條信息映入眼簾,“‘最古老的計算機’——珠算昨天申遺成功了,還記得咱家那把老算盤嗎?”父親的話一下子把我拉回到20年前,那時小學算術課學習珠算,年幼的我每天背一把算盤去上課,“三下五去二”、“二一添作五”等口訣常在耳邊響起。
事實上,中國珠算近年來的境遇頗有些“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的味道。不久前,美國《大西洋月刊》邀請專家團評選世界最偉大的50個發(fā)明,珠算與印刷術、蒸汽機、電話等一同位列其中。
西北大學數(shù)學史教授李培業(yè)曾說過,“世界上曾在許多國家出現(xiàn)過形式不同的算盤。其他國家的算盤,都先后消亡,唯中國算盤巍然獨存,至今盛行不衰。其中道理,實難尋味,我們從歷史發(fā)展中探討之,或許得到一定解答?!?/p>
我們不妨循著李培業(yè)教授的敘述,追隨璀璨歷史文化長河中珠算斑斕的足跡,尋拾其中一個個趣味盎然的故事。
算盤的胚胎期遠在萬年前上古時期,比中國文字產(chǎn)生還早。民間至今流傳著隸首發(fā)明算盤的故事。而珠算起源于約公元2世紀,記載珠算者,以東漢徐岳為最早。東漢末年徐岳遍訪名山,在泰山遇到博聞強識、對計算工具很有研究的劉洪,拜他為師。求學期間徐岳問劉洪,“數(shù)有窮盡嗎?”劉洪答,“我在天目山游玩時,遇一位號天目先生的隱者,曾以同樣的意思問他。”天目先生與劉洪的對話中,不僅談到“大數(shù)記法”和“小數(shù)記法”,還講述了包括“積算”(籌算)和“珠算”在內(nèi)的13種計算工具和心算方法,這便是徐岳《數(shù)術記遺》中記載的“控帶四時,經(jīng)緯三才”之“珠算”的來歷。
到8世紀,中國算盤的規(guī)格逐步確定下來。12世紀,中國珠算體系已相當完備,并在商界廣泛運用?!肚迕魃虾訄D》中“趙太丞藥店”柜臺上就放著一把算盤。到明代,商業(yè)發(fā)展迅速,對外貿(mào)易漸趨繁榮,促進了珠算的普及推廣,中國的算盤還傳入朝鮮、日本和東南亞一帶,開始走向世界。
直到電算普及之前,珠算一直是中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計算工具。大到新中國研制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小到普通百姓日常購物、計算穿衣吃飯的賬目,都少不了一把算盤。位于北京市懷柔區(qū)的神墨珠算博物館,就匯集了古今中外、形態(tài)各異、材質(zhì)多樣的算盤,從日常的木、銅到金、銀、玉石、瑪瑙、陶瓷、景泰藍等,有數(shù)十種之多,其中最長的6米,最小的只有10毫米,僅能用針尖撥動。算盤戒指、算盤帽徽、算盤如意……這些老祖宗的生活用品顯示出珠算文化曾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館長姜吉祥說,“珠算申遺成功后認可度大大增加,借助這一有力推動,我們準備再完成幾件大事:一是在全球籌建100家珠算博物館,二是推動對‘異型算盤’等不同算盤形態(tài)的保護傳承。”
無框算盤的奧妙
有的地方,小孩“抓周”時如果抓到算盤,就預示著他將來長大善于理財,必成“陶朱之業(yè)”。
你知道藥鋪的算盤為什么這么長嗎?這是因為藥店店員在計價時,需要把每味藥的單價與重量用乘法算出來,再隨手加在算盤上,累計成總價。北京六七十歲的老人都應記得這個場景:在同仁堂藥店10多米長的柜臺上,從中間到兩端滿滿固定鑲嵌著一架大算盤。一列排開的營業(yè)員,每人左手拿處方,右手撥算珠,那場面著實令人驚奇。
其實,珠算自古就與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天運人功理不窮,有功無運也難逢。因何鎮(zhèn)日紛紛亂,只為陰陽數(shù)不同?!薄都t樓夢》里賈迎春做的一首燈謎詩,謎底就是“算盤”。這首詩隱喻了迎春命運多舛,也昭示了賈府最后的衰敗。但是用“算盤”來做燈謎,也說明它當時已是人們?nèi)粘I钪袝r時接觸、不可缺少的物件。
在電子計算器普及之前,只要有現(xiàn)金交易的地方就有算盤。在經(jīng)濟條件相對落后的年代,算盤在一個家庭中不僅是比較金貴的物件,也代表了家庭的財政大權。一把算盤由祖輩傳給父母,再從父母傳承到子女手中,代代相傳的古老算盤也在傳承著一個個家庭的希望。有的地方,小孩“抓周”時如果抓到算盤,就預示著他將來長大善于理財,必成“陶朱之業(yè)”。算盤,不僅是老百姓的日常計算工具,更凝聚著他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古老的珠算傳承千余年,與之相應的珠算文化也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珠算的諸多元素作為象征符號多出現(xiàn)在語言、文學、建筑、繪畫、雕刻等領域。人們常把精于算計的人稱為“鐵算盤”;一些地方在新嫁娘飾品上也嵌有算盤,希望新媳婦善于理財;而“如意算盤”更蘊藏著順心遂意的期許。
隨著電子計算技術的快速普及,珠算的計算功能退居次要地位,但其教育功能仍被不斷挖掘,文化價值得以接續(xù)。在珠算基礎上創(chuàng)新發(fā)展起的珠心算,有開發(fā)兒童智力的獨特作用,深受珠算愛好者的歡迎。
清華大學在讀博士吳宇恩說,珠心算是自己走上科研道路的“第一位導師”,受益終生。“我現(xiàn)在要做很多實驗,還會用到珠心算方法。高考時也是珠心算法幫我快速、準確運算。把在珠心算中學到的內(nèi)容‘遷移’到其他學科中去,收效也十分明顯?!?/p>
還有一位號稱“神算手”的朱慶瑛,一次在超市買東西,店主用電腦算出應付款額,這位“神算手”稍加思忖就發(fā)現(xiàn)有問題。后經(jīng)核算,的確是電腦故障。這是如何做到的?朱慶瑛憨憨一笑說,經(jīng)過珠心算訓練后,她的大腦里有一個無框的算盤,只需接收數(shù)字,便可立即運算。她還說,珠心算的訓練培養(yǎng)了她永不服輸?shù)膭蓬^,“借助珠心算教育,可以讓孩子從位數(shù)少的運算開始,不斷培養(yǎng)運算能力,開發(fā)智力和記憶力?!?/p>
有研究表明,經(jīng)常打算盤不僅可以提高手、肘等關節(jié)部位的靈活性,還可以使老年人的大腦功能退化得以延緩。因此不僅是孩子,許多老年人也加入到珠心算的行列中來。不少地方掀起了老年學珠算的熱潮,經(jīng)常開辦“老少同樂”珠算比賽。一把小小的算盤,拉近了代際間的距離,讓古老的中國文化生生不息、傳承不止。
珠算趣語
珠算口訣被廣泛應用于俗語、俚語、歇后語中,并早已經(jīng)深入到中國人的精神生活,豐富了多姿多彩的中華民族語言文化;不僅如此,算盤的實際應用還在人們的生活世界中形成了與珠算有關的文化價值觀。
三下五除二
這是珠算中最基本的加法口訣之一,本意是指加三,撥下上珠五,撥去下珠二。借助這句簡單、易記的口訣,可在算盤上進行一系列運算,因而“三下五除二”衍生出“迅速、便捷”的意思。老舍在《趙子曰·第三》中有描述:“他一鼓作氣地坐起來,三下五除二地穿上衣褲?!?/p>
二一添作五
這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訣,借指雙方平分。老舍在《神拳·第四幕》里有言:“你們好好地把我送出城去,咱們二一添作五,你們一半,我一半,好不好?”
一退六二五
這本是一句珠算斤兩法口訣,是古人為了在累計加、減計算時方便,創(chuàng)造發(fā)明了十六兩為一斤的秤在換算成十兩為一斤秤的珠算口訣。十六除一是0.0625,“退”是“推”的諧音,演變成俚語意指不負責任。歐陽山在《三家巷》中說,“陳家的老的、小的,只是個一退六二五,說他們做買賣的人素來不結交官府,推得干干凈凈!”
九九歸一
這是珠算一句乘法口訣,引申為繞了不少圈子,最后還了原,但卻不是原地輪回,而是螺旋式前進和發(fā)展的運動過程,體現(xiàn)人類對事物發(fā)展認識的辯證唯物論的哲學思想。吳承恩《西游記》有云:“九九歸真道行難,堅持篤志立玄關?!?/p>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