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巫劍 聲音:理想
人生就是一場冒險,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和物,會有諸多的不確定。
每個人都會有迷茫、掙扎、受挫的時候,在時間的流逝中感到無措,跳不出困境。
阿德勒說:“所有的人類都是活在主觀之中,只要改變自己的看法,世界就會改變,從那一瞬間開始,人就能獲得重生?!?/strong>
只要我們愿意改變自己,通過改變獲得重生,我們就能重新領(lǐng)略到生命的寬度和厚度。
2023年,人民日報推薦從3個維度重塑自己,帶你走出困境,開啟嶄新的人生。
重塑習慣
莎士比亞說:“習慣雖然是使一個人失去羞辱的魔鬼,但它也可以做一個天使。”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把你推向成功的頂峰,也可以把你推向失敗的深淵。
《習慣:改變你命運的基礎(chǔ)》中講了一個笑話:
一個小伙子學習理發(fā),為練習好剃刀的基本功,在條件受限的情況下,他想出了一個辦法,在冬瓜上練習刀功。雖然進步很快,但是卻留下了一個習慣,每次練習之后習慣性把剃刀插在冬瓜上。
練好刀功后,他正式上崗。有一次,他正在為一個客人剃頭,忽然師傅在外面叫他過去幫忙。小伙子一著急,直接把剃刀“插”在客人頭上,聽見客人“哇”的一聲慘叫時,他才意識到:這不是冬瓜,而是客人的頭。所幸,腦袋比冬瓜硬多了。
一個小小的習慣差點鬧出了人命。正所謂“天是習慣蓋,地是習慣底,不把心突破,困在習慣里”。
一個良好的習慣比你掌握一個技巧更有價值。
杜克大學2006年發(fā)布的研究報告表明,人每天有40%的行為并不是真正由決定促成的,而是出于習慣。
試想,一個不愛學習、不喜歡讀書的人,他會有見識嗎?
一個條理凌亂、思維混亂的人,他有能力去和別人合作、溝通嗎?
一個不愛獨立思考、人云亦云的人,他又能有多大的智慧和判斷能力呢?
一個又一個習慣的積累,構(gòu)成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包括起床、洗澡、刷牙、穿衣、吃飯、上班等。想要改變?nèi)松?,就先重塑自己的習慣吧。
堅持做讓自己變好的事情,比如讀書、早起、鍛煉……重塑的過程可能會讓你不舒服,但只要你愿努力、肯堅持,就有可能破繭成蝶。當優(yōu)秀成為一種習慣時,成功便自然而然地來了。
正如《習慣的力量》中說:“某些或某個習慣,一旦將其改變,就會引發(fā)連鎖反應(yīng),進而重塑生活、學習方式。核心習慣將啟動一個進程,久而久之將改變一切。”
重塑能力
羅曼·羅蘭說:“我們常覺得準備的階段是在浪費時間,只有當真正機會來臨,而自己沒有能力把握的時候,才能覺悟自己平時沒有準備才是浪費了時間?!?/span>
《底層能力》中講了一位實習小妹妹的故事:
她在公司實習半年后,發(fā)現(xiàn)同事都不太喜歡她,眼看著正式轉(zhuǎn)正沒有希望了,才開始著急起來,去請教一個有經(jīng)驗的前輩。
前輩跟她說,她現(xiàn)在的問題不是因為技能不行,而是底層能力太薄弱:
她時常情緒化,說話也很沖,同事自然不愿意搭理你;
情商不夠,說話不考慮別人的感受,總是得罪人,客戶也都因此直接拉黑你;
缺乏條理性,做事丟三落四、粗心大意,連消息都會發(fā)錯對象,惹得對方不滿意;
缺乏上進心,精神狀態(tài)慵懶,業(yè)余時間從不學習,多半是躺在沙發(fā)上看電視。
基于以上原因,同事自然不喜歡她。哪個公司會愿意留下一個這樣的人呢?
技能固然重要,但除了技能之外,底層能力才是最需要精進的。
很多人不想升級自己的能力,喜歡躺在自己的舒適區(qū)。但是如果放任自己長久地沉溺于此,就會固步自封,失去自我價值感。
很多人都喜歡做簡單的事情,但一直做簡單的事情,就會容易讓我們逐漸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
我們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很大一部分是由我們自身的能力決定的。
當一個人具有學習的能力,他的知識儲備就會越豐富、見識就會越廣,就不會陷入局部,更能從全局和系統(tǒng)的角度去思考。
當一個人具有深度思考的能力,他就能把握事物整體、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能力。
當一個人具有可遷移的底層能力,他就擁有了比學歷、技能更重要的市場競爭力。
這個時代的變化遠比我們想象的快,我們只有不斷重塑自己的能力,才能在面對變化時游刃有余。
正如蘇童說:“一個人幸運的前提,其實是他有能力改變自己。”
重塑心態(tài)
林語堂說:“ 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度日,并從中發(fā)現(xiàn)生活的詩意。”
蘇東坡45歲時,因反對新法深陷“烏臺詩案”。幾經(jīng)折磨,他被貶到黃州的一個偏僻之地,他的政治生涯也隨之到了低谷,他從朝堂大夫變成一介農(nóng)夫,窮困潦倒。
貶謫黃州的蘇東坡沒有頹廢,沒有消沉,更沒有在黑暗的角落里咬牙切齒。
他白手起家,修房蓋屋,耕田種地,著書立說,交游鄉(xiāng)里,扶危救急。
他耿直率性,交友廣泛,入鄉(xiāng)隨俗,與當?shù)厝讼嗵幦谇ⅰ?/span>
他在黃州待了四年兩個月,留下的文字足以照耀千古。
無聊度日時,他細品“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苦雨來襲時,他揮灑的《寒食帖》,被后人譽為“天下第三行書”;
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豪放詞的代表作,前后《赤壁賦》成為宋代文賦的巔峰之作。
繼黃州之后,他又被流放過惠州、儋州,其生活條件極其艱苦。但他總能充分理解并適應(yīng)現(xiàn)實的處境,努力尋找并創(chuàng)造生活的樂趣,積極探索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命運雖給他以悲苦,他卻賦予自己隨遇而安的樂觀,飽經(jīng)折磨的流放之路,更顯他的才情和曠達。
面對逆境,既然無法改變,那就釋然以待,然后重新出發(fā)。風雨過后,陽光總會如約而至。
生活中,我們改變不了環(huán)境,但我們可以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不管是逆境,還是順境,我們一樣都能坦然。
《心態(tài)》中講了一個故事:
有個男孩子總是向父親抱怨生活中總有處理不完的問題,一個解決了,另一個更復雜的就跟著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讓他疲憊不堪。
父親把孩子帶到他工作的廚房。他給三個鍋里都倒了水,煮沸后,分別放了胡蘿卜、雞蛋和碾成粉狀的咖啡豆。
大約煮了20分鐘后,這位父親認真地跟男孩子說,你看,面對的環(huán)境都是煮沸的開水,但是這三類東西結(jié)果卻是不同:
胡蘿卜入鍋之前是結(jié)實強壯,但是被開水煮后,它變軟了;
雞蛋原來是容易破碎的,可是經(jīng)過開水的洗禮,它的心變得堅強了;
咖啡經(jīng)過了開水,散發(fā)了更為迷人的氣味,口感也變得更為香濃。
其實,這就好比我們每個人面對生活的態(tài)度,每個人看上去都是普普通通,但是經(jīng)歷讓我們變得與眾不同,并不是環(huán)境不同,不同的是我們面對自己的心。
心態(tài)能解決人生80%的問題;心態(tài)好了,你就贏了。
所以,無論今天遇到什么難題,都別讓自己太難過、太焦慮。換一個心態(tài)積極地去面對吧,有什么樣的心態(tài),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
艾克哈特·托爾在《新世界》中說:“有的時候,放下一些事情比維護它或抓住它更有力量。”
寫在最后
奧黛麗·赫本曾說過:“人,最重要的是,有能力自我修復,自我復活,自我救贖。”
生活中,但凡事情能讓我們抓住一點積極意義的,那就要往那個意義上尋靠,往那個意義上努力,最終就是那一點積極想法和努力,改變了我們,給我們帶來了一村又一村的柳暗花明。
人生就像攀登一座山,我們就應(yīng)當在這過程中,不斷地重塑自己的習慣、能力、心態(tài),從荒蕪中找到生機,從山底走向頂峰。
專注和簡單一直是我的秘訣之一。簡單可能比復雜更難做到:你必須努力理清思路,從而使其變得簡單。但最終這是值得的,因為一旦你做到了,便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獑滩妓?/p>
*來源:夜讀(ID:yedu857) | 作者:巫劍 | 主播:理想,用聲音溫暖你的心。
聯(lián)系客服